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元宵上元之日,元宵佳节说上元

元宵上元之日,元宵佳节说上元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这天,人们自然而然会怀念远方的亲人,同时寄托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愿。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均是对上元节之夜所见所感的生动描述。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上元节又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它给未婚男女的相识和交往提供了一个自然的、难逢的机会。在封建社会,平日里,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而上元节这天例外,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门观灯游玩,借此机会男女青年相亲,或者相爱的男女约会,所以有人说上元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杜书文

中国节令有“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这“三元”分别为天、地、水三官的圣诞日。道教《太上三官经》: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在正月十五,“中元”在七月十五,“下元”在农历十月十五。适逢元宵佳节,本文先说说上元节。

元宵上元之日,元宵佳节说上元(1)

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良宵之夜。人们狂欢庆祝,是新春佳节的延续。对于上元节,历朝历代都很重视。根据文献记载,它最早起源于南朝。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到民间,这一天人们都要张灯结彩,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财源茂盛、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庆祝场景蔚为壮观。隋炀帝时期,洛阳城皇城正门端门的灯火盛极一时,流光溢彩。《资治通鉴》载:大业六年(610年)元宵节,炀帝“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自此,端门灯火闻名中外,连许多外国使者都前来观赏。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唐代每年灯节这天晚上,洛阳城皇城前都是花灯竞放,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观灯者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的《灯影》,就是当时灯节盛状的写照:“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南宋的皇帝对上元灯会也非常支持,每年元宵节二鼓时分,皇帝就会坐着车,带领宫人到宣德门上观赏鳌山。鳌山是在灯市的中央位置扎盖起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上面悬挂有数百盏的花灯。其规模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有详细记载:“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大力提倡灯节,并将京师南京每年上元节的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秦淮灯会便在这一时期进入高潮。朱元璋每年都要花费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制作大量的彩灯,以吸引民众参加规模盛大的上元灯会。明洪武五年(1372)上元节,他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还是一位制作灯谜的高手,因此促进了元宵灯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明朝永乐七年(1409)初,明成祖朱棣“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三年后又下令在南京故宫午门外,组织各方的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扎制鳌山的“万岁”灯,官民同乐。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才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依然十分热闹。

陕西关中,在上元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点起彩灯万盏、尽情狂欢。首先是赏月,这晚的月亮格外大、圆、亮。人们在院中摆上香案,点燃蜡烛,摆放元宵和果品,祭拜月神,与此同时嘴里会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其次,燃放焰火,点燃万盏孔明灯在夜空飘游。孩子们更是欢喜异常,他们穿着新衣戴着新帽,手中提着各种各样的灯——走马灯、玉兔灯、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三战吕布灯、大闹天宫灯、白菜灯、葫芦灯、西瓜灯、辣子灯、猫儿灯、狗儿灯、羊羔灯、娃娃灯……这些灯个个生动传神、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匠心独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让人仿佛置身美妙的童话世界。正如一首古诗所云:“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不少地方从白天就开始“闹”元宵了,耍狮子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组织锣鼓比赛等等,直闹到深夜,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元宵。关中人叫“元宵”,有些地方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均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玫瑰、芝麻、核桃仁等,元宵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是个团圆的节日,这天,人们自然而然会怀念远方的亲人,同时寄托对新年生活的美好祝愿。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均是对上元节之夜所见所感的生动描述。

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

上元节又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它给未婚男女的相识和交往提供了一个自然的、难逢的机会。在封建社会,平日里,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而上元节这天例外,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门观灯游玩,借此机会男女青年相亲,或者相爱的男女约会,所以有人说上元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