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五代十国全文:十国偏安-----中原逐鹿五十年

五代十国全文:十国偏安-----中原逐鹿五十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故事,都要从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1年)说起。这年的正月间,猝不及防的唐僖宗,仅带着五百神策军仓皇离开长安城,学着唐玄宗的模样,狼狈的向成都方向逃亡。与此同时,农民起义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长安,坐上金銮殿,号称大齐皇帝。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日到谁家?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的年代:道德沦丧、纲常没落,军阀混战,天下大乱。鲜卑、契丹等北方民族从旁窥视,乘着混乱进来蹂躏一场。导致中华地区四分五裂,政权林立,几十年来充斥着无尽的阴谋、算计和杀戮,数不清的背叛、互残乃至无休止的战争……原本人口稠密、生活稳定的中原大地,遭遇生灵荼毒,荒田千里,饿殍遍野。据《资治通鉴》记载:“北至卫、滑,西及关辅,东尽青、齐、南出江、淮,州镇存者仅保一城,极目干里,无复烟火。”

聊到历史,很多人会脱口而出: 唐宋元明清。但是,唐宋之间有个五代十国,有些人就不清楚了。甚至会问: 何为五代?十国又是那些国家?

其实,自唐朝灭亡到宋朝崛起,中间只有短短的五十三年。北方政权历经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差不多十年换一代王朝。同时,在中国其它地方还存在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十个国家:吴、楚、闽、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吴越、荆南等等。闹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台,这五代短命王朝加上十个独立王国,有一个基本特征:大多两世而亡。

五代,包括十国的开国君主,多是当世之枭雄,或出身于草莽,或混迹于市井,或投身于流寇;他们在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高级将领,由于风云际会,乘乱登基。

人算不如天算,出来混终归要还的。这些帝王的继承人大部分都是绣花枕头,纨绔弱智,能力太差,在那虎狼环视的乱世中,常常是金銮殿尚未坐稳便又失去。

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日到谁家?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的年代:道德沦丧、纲常没落,军阀混战,天下大乱。鲜卑、契丹等北方民族从旁窥视,乘着混乱进来蹂躏一场。导致中华地区四分五裂,政权林立,几十年来充斥着无尽的阴谋、算计和杀戮,数不清的背叛、互残乃至无休止的战争……

原本人口稠密、生活稳定的中原大地,遭遇生灵荼毒,荒田千里,饿殍遍野。据《资治通鉴》记载:“北至卫、滑,西及关辅,东尽青、齐、南出江、淮,州镇存者仅保一城,极目干里,无复烟火。”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故事,都要从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1年)说起。这年的正月间,猝不及防的唐僖宗,仅带着五百神策军仓皇离开长安城,学着唐玄宗的模样,狼狈的向成都方向逃亡。与此同时,农民起义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长安,坐上金銮殿,号称大齐皇帝。

第一章, 时势造英雄,私盐贩子揭竿而起,动摇大唐帝国的根本。

大唐盛世,谱写了中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艳丽华章,是中国封建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朝代。大唐天子成为“天可汗”,大唐帝国成为东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公元669年,唐朝的版图在高宗时期为最大,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

五代十国全文:十国偏安-----中原逐鹿五十年(1)

万邦来仪,四方朝贡。

长安的富足、安逸和奢靡,让开创“开元盛世”、将唐朝的统治力推上顶峰的唐玄宗李隆基却渐渐耽于享乐,沉溺于女色,陶醉于梨园。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因为一个杨贵妃,唐玄宗差点葬送掉一个盛世王朝。

安史之乱,如同一把巨锤狠狠砸向李唐王朝的胸口,虽不致立时毙命,但也砸得唐玄宗七荤八素,被迫让位于太子,自已沦为太上皇,也令大唐王国失去鼎盛时期的绚丽光彩。

成也玄宗,败也玄宗。

安史之乱以后,朝廷渐渐的被朋党、藩镇和宦官轮流把持,如同三座大山,压的皇帝喘不过气来,从而使皇帝沦为傀儡。

公元873年,在宦官的操弄下,年仅十二岁的唐僖宗在灵柩前继位,成为唐朝第十九任皇帝。

五代十国全文:十国偏安-----中原逐鹿五十年(2)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是辉煌不再,风雨飘摇;国土渐失,版图萎缩:吐蕃乘机扩张将西域尽收囊中,回鹘控制了西北地区,南诏一统云南,契丹则崛起于东北……国土面积不及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仅有300多万平方公里。

黄巢起义,仿佛又轮起一把巨锤,这次是径直砸向李唐王朝的脑袋,造成严重的脑震荡。农民起义军纵横南北,流窜于大半个中国,动摇了唐朝的根本,敲响了大唐王朝覆灭的丧钟。

黄巢,山东人,出身于贩盐走私的富有家庭。由于唐朝采取“重农轻商”之策,因而商人的政治地位不高,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博取功名。据说,黄巢熟读经书,五岁时写过一首《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尽管《全唐诗》里录有黄巢这首诗,历史上还是有很多人质疑,认为是伪作。既然骆宾王七岁可以《咏鹅》,那黄巢五岁《题菊花》也就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黄巢不仅有点才,还有财。他家境富裕,生活优渥,加上读书勤奋,善于骑射,真正的文武双修。年轻时热衷功名,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入将拜相、封妻荫子。无奈时运不济,数次入长安考进士,屡考不中,杀栩而归。

有野史记载,说黄巢长的很丑,在以貌取人的大唐王朝,很难出人头地。玄宗朝的钟馗,就因为相貌丑陋 “获贡士首状元不及,抗辩无果,报国无门,舍生取义,怒撞殿拄亡。”

考取进士,欲点状元的钟馗,竟然因为丑而落选。才华不如钟馗的黄巢,与钟馗一般的相貌,自然是无法进士登科。野史记录了黄巢曾经上过榜,也是因为相貌不佳被考官除名。

野史的真伪,无法考正。姑且听之,姑且信之。不然,如此有才华的黄巢不中进士,岂不是考官有眼无珠?

还好,黄巢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没有像钟馗一样自尽。

据《钟馗传略》记载:钟馗自尽后,唐玄宗“以状元职葬之,托梦驱鬼愈唐明皇之疾,封‘赐福镇宅圣君’。”尽管钟馗在人间没有进士及弟,却在死后被唐玄宗以状元厚葬,也被道教尊为门神,封为驱鬼逐恶的判官。

然而,黄巢并不羡慕钟馗死后封神的荣耀,而是豪气干云,写下另外一首关于菊花的名诗《不弟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与钟馗,同样的相貌丑陋,同样的科举落选,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同样的成为名人。只不过,钟馗阴阳相隔,不小心成了愤怒的化身,捉鬼的判官;而黄巢却有心图谋,做了两年的皇帝,成为破坏力爆棚的罪人。

写下那首名诗以后,黄巢绝望的放弃了科举之路,专心贩卖私盐,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因为天下已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