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临终前立下了遗嘱:38岁的允礼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皇帝朝堂政事,而乾隆对允礼这个长辈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敬重之情,“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免去了在便殿召见允礼叔叔时的叩拜之礼。当别人担心自己随时会被雍正皇帝“炒鱿鱼”时,而允礼的仕途却是蒸蒸日上,1728年允礼晋为和硕果亲王,并且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他一人兼任,雍正王朝期间,足见雍正对其的信任与重用程度。允礼的聪明得到康熙的喜爱,从小就带他四处巡幸,但允礼却没有像其他那些兄弟恃宠而骄,反而更加的豁达适体,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聪明持重又无心争位,每天纵情于山水之间,因此他成为了“九子夺嫡”中难得保全下来并能够善终的康熙子嗣之一。雍正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后体现出了站队正确的重要性,当年与他夺嫡的兄弟们不是被贬就是被圈禁,而允礼因

“香消罗绮寒云合,地歇笙歌野草秋。毕竟君王归未得,空余烟外夕阳愁。”这首《铜雀台》出自于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之手,诗中能够看到他细腻的情感抒发,对深宫女人那种淡淡的忧愁描写得入木三分,不由得让人把他与《甄嬛传》中那个多情的果郡王允礼联系在一起。

《甄嬛传》中有很多的剧情演绎与历史吻合,所以观众们对允礼的印象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感觉。但剧情是剧情、历史是历史,历史上的果郡王可没有死得那么凄惨,反而是风光大葬。到了现代,河北发现果郡王允礼陵墓,考古学家出来后,便永久关闭了地宫,这是为什么呢?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1)

聪明持重无心争位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由于执政期间做出过一系列的英明举措而被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如果说他一生有办得比较糊涂的事情,那就是没有摆弄明白他的那些个儿子,“九子夺嫡”就是最好的见证,最后以胤禛胜出而告终,而与其争位的兄弟都惨遭清算。

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子,母亲本来是宫中一位普通的宫女,结果得到康熙的宠幸而生下了他,没有强势的娘家靠山,但允礼却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一点《甄嬛传》中倒是有些写实,也或许因为如此电视剧才增加了几分可信度吧。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2)

允礼的聪明得到康熙的喜爱,从小就带他四处巡幸,但允礼却没有像其他那些兄弟恃宠而骄,反而更加的豁达适体,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聪明持重又无心争位,每天纵情于山水之间,因此他成为了“九子夺嫡”中难得保全下来并能够善终的康熙子嗣之一。

雍正王朝深得重用

雍正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后体现出了站队正确的重要性,当年与他夺嫡的兄弟们不是被贬就是被圈禁,而允礼因没有参与夺嫡,并且坚定地站在了雍正的立场上而得到了信任,雍正一登基便下旨“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同时让他兼任两个旗的都统事务。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3)

雍正是出了名的多疑皇帝,手下能够值得他信任的人并不多,很多朝臣都如同他使用的棋子一样步步为营,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地位安危,或者是皇权面临挑战时,他都会不遗余力地铲除异己,当年“四爷党”中效力的年羹尧、隆科多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别人担心自己随时会被雍正皇帝“炒鱿鱼”时,而允礼的仕途却是蒸蒸日上,1728年允礼晋为和硕果亲王,并且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由他一人兼任,雍正王朝期间,足见雍正对其的信任与重用程度。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4)

顾命之臣遽尔病逝

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临终前立下了遗嘱:38岁的允礼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皇帝朝堂政事,而乾隆对允礼这个长辈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敬重之情,“行辈甚尊,岂可常行拜礼于朕前乎”,免去了在便殿召见允礼叔叔时的叩拜之礼。

允礼这个年龄正应该是壮年时期,以他的才学与资历大有可为之势,结果却天妒英才,在乾隆继位第三年的时候,允礼因病离世,享年41岁。允礼的突然病逝给乾隆造成了很大的悲痛,一连串的祭祀与谥号的丧葬礼仪足见乾隆的重视,甚至允礼没有子嗣,乾隆把自己的一个弟弟过继给允礼做儿子。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5)

史料记载:“允礼遽尔病逝,果亲王爵位悬虚,乾隆命王公大臣会议,何人可承袭,翌日庄亲王允禄等共推六阿哥弘曕,承继事遂定”。至于允礼的陵墓,乾隆曾派大阿哥永璜前往穿孝,足见允礼这位皇叔在其心中的重要地位,其葬礼也必然是风光大葬。

陵墓被盗永久关闭

清皇陵在清朝灭亡之前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派驻守陵军队以保证皇陵的完好无损。但是在清朝灭亡后清皇陵便成为了军阀与盗墓者垂涎欲滴的发财“圣地”,就连慈禧老佛爷刚刚下葬没几天,她棺椁就被翻了个底朝天,那个时期靠盗墓发家的人也不在少数,很遗憾,允礼的陵墓也未能幸免。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6)

以允礼当时的身份地位陪葬品必然非常丰厚,规格也是按照和硕亲王的待遇下葬。因此,在盗墓横行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允礼的陵墓便被盗墓贼盯上,之后便被洗劫一空,等考古学家在69年后再次发现允礼于河北的陵墓时,看到的只是满地零碎的尸骨。

而地宫之内早就遭到了盗墓者的破坏,棺椁的盖子随便扔在地上,里面已经空无一物,唯一能证明当年陪葬之奢华的物品,就是棺椁上华美精致的图案。考古学家一想到那些被盗的文物就感到心痛,如果允礼陵墓不被盗,完全还可以找寻出一些有关他曾经的历史资料,而不像如今这样的稀少。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7)

由于当年盗墓贼是用炸药破坏地宫而进行偷盗的,因此地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防水性与密封性,逐渐渗入的地下水会随时使地宫引起崩塌,考古学家经过商讨后决定永久关闭了地宫,否则多年以后允礼的陵墓连最后的地宫都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小结

果郡王允礼多才、无子嗣,而后又被乾隆过继一弟承袭其王位,《甄嬛传》中很巧妙地利用了这几点真实的历史资料而使剧情显得更加的逼真,只是历史中真实的果亲王虽情感细腻却是个安守本分之人,得已善终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而享此殊荣。

喀喇沁旗出土过什么墓?河北出土果郡王允礼陵墓(8)

只可惜他的陵墓被盗而使历史资料缺失,不过在那个时期,陵墓被盗已成了常态,就连康熙、乾隆皇帝的陵墓都无一幸免,细想那些珍贵的文物流失在民间,只能让人喟然长叹了。

参考资料:《铜雀台》《清史稿》《清高宗实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