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置身于苍山洱海包裹的天地之间,你总会觉得,这里的生活被放慢了,散散步、骑骑车,或是什么都不做,只是望着天边的云,紧绷的身、潮湿的心也能被明晃晃的阳光熨平、烘暖。ADD.云南大理双廊镇双廊村主街道“出游归隐,山水间畅游,与自己静静相对,能量与灵感也在慢慢聚集。”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看云》里曾写道:“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在大理,时光流逝的速度与其他地方是不一致的。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

还记得英国摄影师Carlo Bevilacqua拍摄的那组关于“隐士们”的照片吗?远离城市,避开网络,不再关注什么物欲增长,他们活得恣意豁达,“隐”就是他们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城市洪流中的我们偶尔也好想如此这般一下,让我们到乡野去,让我们回归自然,或者在城市的拐角处让我们来场“小归隐”。体会一下“暂别”与“隐退”,幸福地妥协,和自己住在一起。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

去大理

· 夕上双廊酒店 ·

ADD.云南大理双廊镇双廊村主街道

“出游归隐,山水间畅游,与自己静静相对,能量与灵感也在慢慢聚集。”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

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看云》里曾写道:“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在大理,时光流逝的速度与其他地方是不一致的。

置身于苍山洱海包裹的天地之间,你总会觉得,这里的生活被放慢了,散散步、骑骑车,或是什么都不做,只是望着天边的云,紧绷的身、潮湿的心也能被明晃晃的阳光熨平、烘暖。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4)

/

the 24 Solar Terms

SUMMER

SLIGHT HEAT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5)

设计师谢柯和大理的结缘,要追溯到2003年,那时他关闭了自己的工作室,拐入事业的低谷,内心深处的迷茫挥散不去,他陪朋友去庙里求签受到启示,决定暂时离开重庆,跟随心意的指引。

他来到大理,不带任何目的地闲逛,阳光、蓝天、好天气,深入当地人的生活认真观察和感受。很多平日里被忽略的简单美好被重新拾起,也在悄然间改变他的人生轨迹,让他对设计拥有了更多思考。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6)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7)

这十余年,谢柯已经和大理这片土地紧紧连结在了一起,在一次次的往来和探访中,他不仅汲取到了能量与灵感,还收获了内心的平静。

2008年,谢柯和一众好友开车环洱海,途中经过双廊,遇到了一家刚开业、名叫“粉四” 的酒店。古老的砖雕、石材和现代的玻璃、钢结构结合,每间客房内都有壁炉,在当地显得尤为出众,谢柯就此结识了店主八旬。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8)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9)

谢柯与八旬用了并不算短的时间,在对空间设计的一次次交流中,两个人渐渐向彼此靠近。直至三年前,他们决定对“粉四”酒店进行改建。

“八旬以前种了好些树,十几年来长得特别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于是又加了后花园,补充了一些植物,把以前那种感觉收回来一些。”很多时刻,谢柯只是在院子里待着,感受光,然后记录下来,以融入酒店的设计之中。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0)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1)

外面是热闹的双廊主街,前院是鲜花簇拥的餐厅和酒吧,“夕上”闹中取静,将人群和喧嚣褪去,同时又不完全隔绝烟火气。

经由一道藏身曲径后的门,来到酒店大堂,双廊特有的青石拱门和壁炉就在眼前,粗糙肌理质朴又独特,让人看到的瞬间便心生欢喜。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2)

穿过门洞便是临海的院子,正对洱海和苍山的中轴线,这也具备某种意义上的仪式感,由喧嚣至僻静,由世俗至旷然,不正是许多人来到大理所追寻的东西?

墙面留白,充足的阳光在枝叶窸窣之间留下美丽光影,雨水丰沛,院子里的植物恣意生长。推开窗,轻吸一下澄净的空气,洱海的蓝尽收眼底,是极致的单纯,却也足够成全一个隐居的梦。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3)

藏在大山里的办公室

· 精成办公空间 ·

ADD.江苏省无锡市

“这个从城里隐到山里的房子,让他们成为新的职场‘隐士’,隐去了繁华,却激发了才华,不能不说这种隐,既是退更是一种进。”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4)

设计工作室最初只是一间山里的民房,设计师们初来这里,便觉得远山近水都是那么服帖可人。屋前的樱花次第盛开,一阵风吹来添了无数的浪漫和绮丽,仿佛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青草的香气、小鸟的鸣啭、阳光照在脸上,仿佛《普罗旺斯一年》中记述的那样:这一切都是最好的镇定剂,时光悄无声息如梦幻般流去,日子悠长舒缓,甚至有些慵懒,生活如此快乐。这样的工作环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5)

设计师为办公空间设计了非常大的落地窗,阴晴雨雪时时透过这些边窗透射进来,山景便也成了室内装饰的一部分,明朗的天气,室内明亮爽利,绿树、美竹、草芽看得清清楚楚,山色仿佛就在屋内,可爱极了。

山景让人有了不同的体验,设计师们将这所有都化为灵感,注入到新的作品与创作里去。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6)

原本二层的民居被设计师拆分、重组、建构,呈现出接近理想的样貌。

扶手栏杆的几何斜线切割出独特的空间精神内涵,删繁就简,以少胜多。一轮圆窗,在素净的墙壁上,投射出如柱光影,白天或者夜晚,日月轮转,星空当照。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7)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8)

一层以接待和展示为主,不同属性的空间相互串联、彼此流动。不分内外、不置门禁,反而随时开放,欢迎大家来闲逛、停留、小憩。

二层为办公,拾级而上,侧窗相坐,与露台紧邻,听风看雨、掩耳闻雷,细赏山林树木的绿意与山间的姹紫芬芳,更方便舒目远眺。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19)

有了山、有了树、有了修竹,一切仿佛都打开了。不再是难熬的工作场,不再是996的打卡地,一个方案没有灵感了可以在竹林里走走,一个会议太枯燥可以到花间坐坐,自然治愈是最高级的体验。到了山边,设计师的灵感也完全被打开。

饮马山边,在山的深处设计师们“邀请”来了他们最可爱的伙伴——小马,实现了他们“劈柴喂马”“放马南山”的终极理想生活,让工作一下子也有了诗情画意。马的自由和跃然经常可以带给设计师们惊喜,与它们沟通互动更成了设计师们每天最“向往”的工作。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0)

归隐小城,花境里“躺平”

· 虹彩的家 ·

ADD.四川省泸州市叙永

“隐居并不一定是完全远离人间烟火,也可以是心怀美梦,过朴素的生活,亲近植物与自然,收获内心的静谧与安宁。”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1)

对于很多都市人来说,隐居生活意味着舍弃便利、繁华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需要衡量得失,更需要勇气,但对虹彩而言,远离尘嚣、安然自在,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无需费力的事。

她自小就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只有70多万人口、面积不大的县城——叙永。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2)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3)

小城的人,日子过得安逸,但有时也缺少了某些乐趣,用她的话说——“生活其实还是需要有一些美的东西”,正是心中秉持着这份对美的探索和渴求,她与花打起交道来。

最初,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在阳台上莳弄些简单花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书店里遇到一本园艺的书,上面介绍了相关的网络论坛,成为她潜心学习、钻研园艺的伊始。而这件事,从2007年至今,虹彩已经沉迷了14年。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4)

/

the 24 Solar Terms

SUMMER

SLIGHT HEAT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5)

这些年与花为伴,虹彩不仅积攒了丰富、专业的园艺经验,还将当年的阳台花园陆续进阶成了小花园、大花园。她现在居住的房子,位于郊野公园的旁边,落地窗外便是盈盈绿意,青山是寻常景致。

当初决定搬过来,虹彩的原意并不是为了居住,而是想拥有更大的花园。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6)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7)

基础生活区在一层,主卧室、书房、家庭室都在这里,满足她想要的私密性;二层即楼顶,有厨房、餐厅聚会区和自己的花草世界。

150㎡的空间,被她规划出5块区域,形态和习性各异的阔叶植物、观叶植物、旱生植物、水生植物,在这里得到耐心的照看。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8)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29)

虹彩还打造了一个阳光花房,用于平日里的休闲、读书、插花和独处。顶面以玻璃材质搭配窗帘,最大程度地吸纳阳光,屋内的日本宿根牵牛长势凶猛,四个月便爬满了整个花架。

很多个午后,虹彩就坐在开满花的玻璃房里,或一个人享受静谧时光,或与朋友聊聊天、喝喝茶、交流园艺。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0)

除此之外,顶层还有她精心打理的菜园,这50㎡为她的一日三餐提供补给,也是她怡然自得的小天地,丝瓜、南瓜、黄瓜、姜、海椒、番茄、百香果、猕猴桃……

这些陈列在超市货架或菜市场的蔬果,全由自己亲手收获,这种成就感、满足感与喜悦感,是都市人难以企望的。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1)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她将关于园艺的一点一滴都分享在朋友圈里,从那些图片和文字,你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也能看到植物是如何滋养她的生命的。“之前我的脾气也不算好,但是种花这件事就会让人心态变好。它放慢了生活的脚步,也让内心更丰盈与平静。”

与小城厮守,过一种远离尘嚣、亲近植物的生活,朴素的日子并不寡淡,园艺让她与可爱、静默的小生命们朝夕相处,留下能通过时间考验的形与色,那才是她心中真正的美丽。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2)

别有洞天,隐到城市静谧处

· 秦特岛 ·

ADD.浙江省杭州市长桥溪水湿地公园澹真岛

“一座简洁的白楼、一片醉人的池塘,抬头天蓝的正好,它就在繁华的城市转身处。”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3)

看惯了熙熙攘攘的西湖,芸芸和她的朋友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城市的拐角处还有这样一片鸟鸣清幽的“小桃源”。杭州玉皇山脚下,坐落于长桥溪水湿地公园澹真岛上,一个小众又清静的去处——泰特岛。

原来普通的居民楼,经过主理人的改造,成了一幢拥有三层楼的小洋房。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4)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5)

泰特岛的灵感来源于英国泰特美术馆,纯白的石膏、繁复的雕花、拱门的线条,充满欧式古典美,都融合在了这一片美景当中。

泰特岛打破原建筑本身的朝向,在旁边设计另一扇门,无形中为客人引导路线:先看到户外厨房,再走过院子,最后进入建筑内部。走进大门,厨房是开放式的,原木窗搭配藤编椅和绿植,扑面而来的小清新,是热门的打卡拍照地。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6)

泰特岛院子里绿树成荫,桂花飘香,木桌木椅散发着朴素之美。夏天纳个凉,冬日晒太阳,手捧温热咖啡,赏遍四季美景。泰特岛所在的西湖岸边,玉皇山脚,坐拥杭州最美的风景,建筑也浸染着灵气。

即使你身在建筑内部,也可以感受到草木的呼吸,四季的变化。比如,房子里的每一扇窗,都藏着通往自然的密钥:圆拱门涂上克莱因蓝,视线穿过层层叠叠的拱门,直抵窗外的树林,用极富层次感的景深,阐释建筑和自然的联系。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7)

看似简单的牛油果圆窗,实则用一条条木板切割弯曲而成,用尽复杂的工艺,只为展现窗外的一抹绿意。

窗户上写着伍尔芙的一句话:我扎根生长,也自然流淌。窗外的水杉由绿转红,衬得这句话愈发柔软。

最适合隐居的小城,去小城隐居后的人生(38)

泰特岛的美在于不期而遇,来自欧洲的古董家具,泛着时光的痕迹,传递着经久不息的优雅。随处可见精美的古董摆件,忍不住驻足欣赏,细细琢磨。

泰特岛不仅是美术馆,也是博物馆。这些古董家具,没有封在玻璃柜里,被高高在上供奉着,而是用作就餐、上课、讲座……无处不在,让美学真正渗透进生活。归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在远方的生活梦想,如今更是一种释然的生活方式,看完这4种简简单单却独特的“隐居”生活,你最心动、向往的又是哪一种呢?


策划 / 苏曼、杨慧

新媒体编辑 / KKC

文字 / 单数、西窗月

视觉 / LZZ

图片提供及设计 / 尚壹扬设计、精成空间设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