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的家人怎么写?我和我的家人
写我的家人怎么写?我和我的家人兄妹五个当中我是结婚最迟的一个,原因为我当时在部队服兵役,老大的女儿12岁那年,我回家探亲就这样在母亲和家人的撮合下,我和邻村的姑娘结婚了,婚宴虽然简单,我和新婚妻子都感到高兴,在两个哥哥帮助下,我有了三间大瓦房,那也是我的新房,后来我回到部队,妻子和家人们一起生活。奶奶忧郁成疾在父亲倒下后的几个月撒手人寰,这下子对父亲的打击很大,就在奶奶去世后的第二年夏天,他也留下我们走了,我的母亲眼含泪水坚强的接过家庭重担,将我们兄妹扶养成人,即便苦与累她从没皱过眉头,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母亲满头白发,就算苍老的她也是很开心,我们兄妹相继成家立业…我的奶奶是个裹足的女人,她爱干净,看到我们一个个脏兮兮的她很不适应,不是骂老大就是骂老二,只要奶奶看见我们没有个步骂的,总之我们该调皮地调皮,谁也不当回事,日子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年…记得那年冬天家父从工作单位回来了,当时他的脸色苍白,显得有气无力地样子,
#如何看待婚后和父母一起居住#
谈起和家人共同生活的故事,社会上比比皆是也屡见不鲜!我出生在六十年发代初期,现在算起来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故事回到几十面前,故乡那片水土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家庭或许和别人的家庭有些区别。原因为我家单门独户在异乡的山旮旯里,记得生产队那阵,我爷爷在公社当社长,据说他是抗联的一名连长,后来打败小日本解放济南的时候,奶奶作为一名孤儿粘上三十多岁未婚的爷爷,解放全中国后,爷爷奶奶来到比较偏僻的沂蒙山区工作,奶奶作为大城市出来的人,在乡下生活的很不适应,婚后十年不住的小产,直到结婚11年后生下父亲,此后她再也不能生育了。
若干年后父亲结婚了,随之我们兄妹几个一个个地来到了人世间,当时因为父亲在淄博工作,距离沂蒙山区还有几百公里,父亲和我们两地分居,从小时候的记忆里,一年见不到他的影子。母亲只能黑白夜昼的干活缝补衣服,慈祥的母亲勤劳能干为人谦和,虽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全家人除了生活的困难点,一家人还是其乐融融。
我的奶奶是个裹足的女人,她爱干净,看到我们一个个脏兮兮的她很不适应,不是骂老大就是骂老二,只要奶奶看见我们没有个步骂的,总之我们该调皮地调皮,谁也不当回事,日子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年…记得那年冬天家父从工作单位回来了,当时他的脸色苍白,显得有气无力地样子,只听母亲在一旁不住地安慰,后来我们才知道父亲心脏有问题,没办法继续工作,只能回到故乡。
爷爷72岁那年身体很棒,虽然他退休了,还能挑担子。他这个人有个爱好喝酒的习惯,只要有酒对他来说其它什么都不重要了,那个年头买粮食需要粮票、买布需要布票、买酒自然少不了酒票,一般人还真难捣鼓到酒票,不知怎地爷爷就是不缺酒票,也许当时他当过社长的缘故吧,不管怎么说爷爷人缘没说的。就在奶奶念叨去济南看妹子的时候,爷爷患上半身不遂倒下了。
遗憾的奶奶再也没有实现这一愿望,爷爷不久离开人世,奶奶哭的死去活来,爷爷去世后她简直就像换个人似的,每天看着南山出神,从此她再也不问我们兄妹的事。一年后也许父亲压力过大,他的心脏病复发,就此母亲一下子苍老了很多,我们兄妹几个似乎一下子都懂事了,没有人在家打闹嬉戏。
奶奶忧郁成疾在父亲倒下后的几个月撒手人寰,这下子对父亲的打击很大,就在奶奶去世后的第二年夏天,他也留下我们走了,我的母亲眼含泪水坚强的接过家庭重担,将我们兄妹扶养成人,即便苦与累她从没皱过眉头,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母亲满头白发,就算苍老的她也是很开心,我们兄妹相继成家立业…
兄妹五个当中我是结婚最迟的一个,原因为我当时在部队服兵役,老大的女儿12岁那年,我回家探亲就这样在母亲和家人的撮合下,我和邻村的姑娘结婚了,婚宴虽然简单,我和新婚妻子都感到高兴,在两个哥哥帮助下,我有了三间大瓦房,那也是我的新房,后来我回到部队,妻子和家人们一起生活。
八十年代初期,我与妻子的书信来往的很频繁,原因为我们的新婚小两口相处不到二十天,我就被部队一封电报崔了回去,妻子自然想念她只好把思念寄托在书信上,我也一样,无奈两地分居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妻子勤劳能干,我的妹妹有些性情古怪,她时常给嫂子出难题不是挑肥拣瘦,就是搬弄是非,我的老娘自然听小棉袄的,有时候也给媳妇使脸色…
八九年中秋节即将来临,团首长批准了我的探亲假,我再次乘坐回家的火车,高高兴兴的回家团圆。故乡的中秋到处飘洒着果实的香味,我也陶醉在丰收的乡音里。我回家最高兴的莫过于妻子,看到她消瘦的面庞我确实有些心疼,我很想打报告专业回到地方工作,那样就没必要两分居了。回到家才知道因为妻子几年来一直没怀孕,妹妹说三道四,我的母亲也不理解,故此没少了给她小鞋穿。
记得中秋夜的月亮特别圆,我拿着板凳来院子里,母亲看到我后急忙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包月饼,她的意思让我吃月饼,我笑着接过月饼,我与母亲谈了很久,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我想让妻子随军时,母亲有些舍不得,在她深邃的眼神里,我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后来我改变了话题,我说明年我专业了,母亲听说我要回到地方工作,她又不高兴了…
日子飞快的过去,二年后的九一年我的女儿出生了,这时妹妹已经出几年了,她添了个儿子,两个孩子相差十多天。我母亲自然还是去了女儿家,毕竟那是她的小棉袄。女儿出生后我只陪了她们母子二十天,没办法我是一名军人,军人的天职服从命令。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别了家乡,好在妻子的月子岳母陪着,就算妻子有怨言只能放在心里。
女儿两岁的时候妻子再次怀孕,由于妹妹的儿子患上尿毒症,母亲着急几乎常住在闺女家,我无奈之下只好接走了妻子与孩子,就这样妻子随军了,而且在部队有了一份工作,自此我们生活在一起,后来老家安装了电话,我的母亲几乎每天打电话让我的妻子回去,照顾她,可是大嫂、二嫂都在她身边,我只能无语了,没办法第二年我便转业回到了地方武装部工作。
回到地方工作后,母亲来到我家生活,她老人家很勤劳,有时候外出总是捡来大包小包的废旧品,本就不宽裕的二室一厅,到处都塞得满满的。妻子只能背后让我劝说母亲,可我说了她又不听,无奈之下只好有她去了。进入新千年后,我有换了个房子,原来的两居室母亲当家给了她的女儿,只是妻子有些怨言外,我没说什么,毕竟妹妹家庭十分困难,先让她住着就是…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着聊着2022年的今天,我的儿子也快结婚了,至于以后能否和他们住在一起,以上的故事说明一切。我看还是各住各的好,朋友们你说呢?
2022年6月17日.原创于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