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如何评价张之洞的
浅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如何评价张之洞的张之洞的这个态度,其实是地方督抚实权派的老谋深算。这一次,他们不支持康有为胡闹争权的维新变法,也不支持埋葬改革盲目排外的脑残行为。果然,庚子国变中,这些人组织了东南互保。后党和保守派的胡闹被八国联军教训一通。其实不是不支持维新变法,而是不支持康有为和光绪的胡闹。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至此,洋务派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晚清政坛实际上变成了后清流派,维新派和保守派的博弈。维新派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政治小白,也有刘光第岑春煊这样的实干派,甚至端方恩铭也被当做维新派。可惜,康有为名气太大,把后清流和维新派捆绑在光绪的战车上,一个围园杀后阴谋把他们全部埋葬。维新变法期间,前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干什么?他写了《劝学篇》,表明不支持维新变法的态度。
八个字概括张之洞的《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有人说,这个中体西用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总纲领。对,也不对。
洋务运动确实坚持了中体西用的原则,只引进技术和器物,不改革政治结构,思想基础。但坚持这一原则的原因并非一开始就有纲领,而是各方博弈结果。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切香肠”改革,成熟一项,上马一项,批准一项,开展一项。由于清廷内部对洋务运动的阻挠一直没有停止,洋务运动即使是器物变革也不全面不彻底不成功。
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至此,洋务派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晚清政坛实际上变成了后清流派,维新派和保守派的博弈。
维新派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政治小白,也有刘光第岑春煊这样的实干派,甚至端方恩铭也被当做维新派。可惜,康有为名气太大,把后清流和维新派捆绑在光绪的战车上,一个围园杀后阴谋把他们全部埋葬。
维新变法期间,前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干什么?他写了《劝学篇》,表明不支持维新变法的态度。
其实不是不支持维新变法,而是不支持康有为和光绪的胡闹。
张之洞的这个态度,其实是地方督抚实权派的老谋深算。这一次,他们不支持康有为胡闹争权的维新变法,也不支持埋葬改革盲目排外的脑残行为。果然,庚子国变中,这些人组织了东南互保。后党和保守派的胡闹被八国联军教训一通。
所以,《劝学篇》既是张之洞老谋深算明哲保身不趟维新浑水的政治敏感,也是有实权有经验的地方督抚对清廷决策不信任的表现。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丹水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