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最后的希望:雅典决定远征西西里岛
雅典最后的希望:雅典决定远征西西里岛然而,让尼西亚斯恐惧和厌恶的是,正如公元前425年的公民大会一样,如今的公民大会真的认为他所说属实。因此,如果六十艘战船还稍显不足,那么就派出一百艘战船给尼西亚斯;而如果首次法令通过的装甲兵力不足,那么就由尼西亚斯自己定下人数。亚西比德的慷慨陈辞最终让自己大获全胜。在演说中,亚西比德呼吁雅典的民族自豪感和尊严,并向国人许诺:战胜四分五裂且血统各异的西西里岛简直易如反掌。于是,雅典通过了筹备兵力的法令,而大军的规模应当由选举出的三位指挥官决定。然而,亚西比德不会因这样一位性情不和的同僚而有所克制。 尼西亚斯违背自己的意志,被委派参与一场他公开声讨的战争。因此,他想方设法阻止这次远征的发生。正如在公元前425年讨论克里昂和斯法克蒂里亚岛问题时的表现一样,尼西亚斯倾向于利用政治手腕行事,而不是直截了当地与他的政敌对抗。于是,尼西亚斯不再公然反对远征西西里岛的计划。他所做的仅仅是夸大这场远征的难度
导语在哈尔基斯仍未屈服,而斯巴达正渐渐摆脱国内困境时,雅典理应克制自己,不能再陷入冒险远征当中了。到当时为止,这些远征都是徒劳无功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雅典一贯满怀希望。受希望驱使,在反复无常的亚西比德的带领下,当时的公民大会继续投入冒险当中。而与先前的冒险相比,这次冒险更鲁莽草率。国内的和平岌岌可危,但雅典还是继续孤注一掷,将自己的整个帝国赌在了一次鲁莽的远征上。雅典将自己在爱琴海上的霸权作为赌注,设法抓住西方海域中镜花水月的征服幻影。
西西里岛动乱当时离雅典第一次远征西西里岛已经过去八年。在岛上交战双方的和解中,雅典对西西里岛的首次远征耻辱地结束了。从那时起,新的冲突开始出现。在西西里岛西部,多利亚人城邦塞利纳斯和蛮族城市塞杰斯塔爆发了一场战争。在西西里岛东部,趁它的伊奥尼亚近邻莱昂蒂尼内乱时,叙拉古摧毁了莱昂蒂尼的城市。
然而,被流放的莱昂蒂尼人负隅顽抗,经常与他们的压迫者爆发战事。塞杰斯塔人和莱昂蒂尼人都是雅典的盟友。在危难时刻,他们想到雅典帝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且在此之前,雅典就已经展示过自己的部队足以延伸到遥远的西部进行军事打击。约公元前416年中期,一支塞杰斯塔使团前往雅典请求援助,并许诺只要雅典愿意出兵相助,他们必然回馈重金并且全力协助雅典军队。经过公民大会投票,雅典决定派出特使前往西西里岛探察事态发展情况。
在探察结束后的公元前415年春天,雅典特使向公民大会上报了探察结果。雅典特使带回六十塔连特银币,作为塞杰斯塔任由雅典差遣的真诚许诺,并将塞杰斯塔人的财力和兵力描绘得天花乱坠。据说在西西里岛,雅典使团中了塞杰斯塔的计谋。塞杰斯塔人蒙骗了雅典特使,让他们误以为神殿中的镀银器皿都是纯金制品。在招待雅典特使的住房内,塞杰斯塔人倾全城之力借来所有盘碟物件,以故意炫耀塞杰斯塔民间的穷奢极欲。雅典特使被这样刻意的炫富行为蒙蔽了双眼,因而向公民大会描绘了塞杰斯塔华美的图景。与雅典特使同行的塞杰斯塔人再次提出了先前的请求。不少被流放的莱昂蒂尼人也前来支持他们的请愿。
雅典的保守派竭尽全力拒不向塞杰斯塔使团提供协助。当时,尼西亚斯成为保守派的发言人。他谴责道,插手西西里岛的事务实在是妄自尊大。然而,以亚西比德为首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派出六十艘船前往西西里岛,以"援助塞杰斯塔人,参与莱昂蒂尼的重建,并在西西里岛采取其他措施为雅典人谋求最大的利益"。
最后一道法令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冗词赘语,而是掩盖了一项真实计划——虽然他的追随者都心存疑虑,但这项计划完全在亚西比德的运筹帷幄之中,即将所有西西里岛城邦变为雅典的属邦。这个想法能够进入亚西比德活跃的大脑,就在于他认为盘根错节的世仇关系严重削弱了西西里岛的实力;而只要精心策划,一个城邦就会对抗另一个城邦,最终所有城邦都会向雅典臣服。
亚西比德认为,公元前427年的远征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兵力不足、指挥不力;只要兵力充足、行动果决,达成目标就易如反掌。亚西比德使自己被提名为远征的三位指挥官之一。在其余两位指挥官中,一位是拉马库斯——他虽然作战经验丰富,但穷困潦倒并且毫无影响力;另一位便是尼西亚斯。尼西亚必然是亚西比德的对手安插进去的。
然而,亚西比德不会因这样一位性情不和的同僚而有所克制。 尼西亚斯违背自己的意志,被委派参与一场他公开声讨的战争。因此,他想方设法阻止这次远征的发生。正如在公元前425年讨论克里昂和斯法克蒂里亚岛问题时的表现一样,尼西亚斯倾向于利用政治手腕行事,而不是直截了当地与他的政敌对抗。于是,尼西亚斯不再公然反对远征西西里岛的计划。他所做的仅仅是夸大这场远征的难度和所需的陆海两军兵力,让民众对这次远征心生厌恶。
然而,让尼西亚斯恐惧和厌恶的是,正如公元前425年的公民大会一样,如今的公民大会真的认为他所说属实。因此,如果六十艘战船还稍显不足,那么就派出一百艘战船给尼西亚斯;而如果首次法令通过的装甲兵力不足,那么就由尼西亚斯自己定下人数。亚西比德的慷慨陈辞最终让自己大获全胜。在演说中,亚西比德呼吁雅典的民族自豪感和尊严,并向国人许诺:战胜四分五裂且血统各异的西西里岛简直易如反掌。于是,雅典通过了筹备兵力的法令,而大军的规模应当由选举出的三位指挥官决定。
亚西比德的傲慢和野心驱使着他要掌控民众准许的最大兵力。尼西亚斯虽对成功完全不抱希望,但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强兵必然会比弱兵损失小一点。于是,将领们一致同意做最充分的资源准备。除了投票通过的一百艘雅典战船,他们又从附属盟友处召集了三十四艘战船。陆军的主力由两千两百名雅典重装步兵构成,随后又加入近两千来自雅典盟友的士兵。
在亚西比德的游说下,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区又派出五百名阿尔戈斯人和两百五十名曼丁尼亚人加入雅典军队。此外,雅典还从罗得岛、克里特岛及其他地区雇佣了一千三百名投石兵和弓箭手。在临近国门的地方,雅典曾有过一两次出动更大规模的军队进行短途征战的先例,但这样一支足以维持数月的远征军则史无前例。雅典城中普遍确信征服西西里岛的计划可行,并且确信随之而来将有发财的无限可能。
因此,每个人都想参与进来。三桨战舰的指挥官不计代价地配备战船;为远征召集来的重装步兵自认是受到命运的眷顾;无数商船做好了追随舰队的准备,以获取最新贸易线路的第一手消息。亚西比德夸夸其谈的承诺鼓舞了每个人。他许诺道,塞利纳斯和叙拉古的陷落仅仅是西西里岛臣服雅典的前奏,而雅典之后还会征服迦太基,随之掌控地中海西部的所有商贸。
对西西里岛希腊殖民地城市的规模和实力,多数人一无所知,而就算熟知这些情况的人也被一时的热情冲昏了头脑。掉以轻心且不假思索的雅典人就这样开启了远征冒险。然而,这场远征必然成为他们的悲剧。
这场远征注定以不详的征兆开始。就在雅典的船坞最后装备舰队,将领们让手下上船前夕,一场神秘的暴行让所有雅典人忧心忡忡。在雅典城中各处,无论是私人住所的门前,还是每条街角或公共场所,都散落着赫尔墨斯神的半身像。雕像是五六英尺高的石柱。石柱的上半部分雕刻成了赫尔墨斯神的头部和肩部。正如现代欧洲街角神社供奉的圣母玛利亚神像一样,在当时,这些雕像非常常见,并且备受人们崇拜。
一夜之间,不知名的双手摧毁了所有赫尔墨斯雕像。赫尔墨斯雕像或被刀切,或被劈开,完全失去了人形。据说,只有一尊赫尔墨斯的半身像免遭截肢。 次日清晨,人们纷纷对这样麻木不仁且亵渎神明的暴行震怒不已。该行为激起的不仅仅是雅典人的迷信心理。被破坏的雕塑数量众多。这种情形表明,参与破坏的人数非常多。城中潜伏着这样一群密谋者令雅典弥漫着恐惧。公众首先想到的就是亚西比德。他们声称,亚西比德是雅典唯一能做出这种肆无忌惮的怪事的人。然而,这个舆论完全没有道理。
与这个粗鲁的暴行相比,亚西比德疯狂起来要精妙得多。亚西比德虽然鲁莽无礼,但在当时,他是最希望远征能顺利开始的人。与公众针对亚西比德的舆论相比,更有可能的情形是,这个暴行是亚西比德政敌的栽赃嫁祸。目的或许是希望阻止远征。因为远征对于雅典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古希腊史》
《古代希腊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