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类记忆的易误性和不可靠性
记忆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类记忆的易误性和不可靠性一项研究旨在探究律师的复杂提问方式如何对目击证人证词的准确性和目击证人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所有被试观看同一段录像,一周后主试对他们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提问。对一半被试提问时使用的是含糊不清的语言(律师们常会说:“这……并不真实,对吗?”),而对另一半被试提问时,则使用相同问题的简练表达方式。结果很清楚:回答含糊不清的问题的被试与回答直截了当的问题的被试相比,他们所报告的证词不太准确,而且对答案也缺乏信心。其他研究证实了当有多个嫌疑犯同时出现在目击证人前时(这在执法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目击证人辨认嫌疑犯的准确度显著下降,因为他们将这些新面孔纳入到了对原始案件的重构过程。接下来介绍两个与此相关的有趣研究方向。实验方法,让三组受试者(每组50人)观看一段3分钟的影片。结束后通过问卷回答关于影片的45道(40道)问题,其中5道问题在两组实验组中提问方式不同。由结果图(一周后再次向被试者提问,当然5个
当你在回忆或者讲述一件几年前甚至前天发生的事件时,你是否会发觉:你和你朋友的叙述相去甚远?当有人向你提出质疑时,你开始变得犹犹豫豫?你偶尔能够感觉到自己将过去在其它地方发生的类似事件整合到这件事情当中来……更引人注意地是,随着提问对象措辞的不同,你的回答也会发生改变,这对于司法程序中目击证人证词对被告的影响尤为重要。
罗夫特斯记忆重构理论,回答问题时对事件的回忆
是的,你发生了记忆重构,上图是罗夫特斯记忆重构理论与传统对记忆的观点理论的对比。新观点中增加了新信息整合到记忆中的过程,而传统观点中并不包含这一点。进而,这种新信息会使你原先的记忆表征得以改变或重构。随后,如果问你一个有关这个事件的问题,你回忆的将不再是原先实际发生过的事件,而是你对它的重构。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论点,举一个书中的实验。
实验方法,让三组受试者(每组50人)观看一段3分钟的影片。结束后通过问卷回答关于影片的45道(40道)问题,其中5道问题在两组实验组中提问方式不同。由结果图(一周后再次向被试者提问,当然5个关键性问题没有改变的统计结果)可知,D组是直接提问组,F组是错误假定前提组,C组是控制组,其中5道题中出现的物品或人实际上在影片中并不存在。
经过直接提问和错误假设前提提问之后,被试对电影中并不存在的物体的回忆次数
罗夫特斯认为,重构过程正是谷仓、校车、推着婴儿车的女士和道路中央线这些在短片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会鬼使神差地出现在被试记忆中的原因。在提问中错误的前提假定为人们提供的新信息被无意识地整合进了最初的记忆中。
接下来介绍两个与此相关的有趣研究方向。
一项研究旨在探究律师的复杂提问方式如何对目击证人证词的准确性和目击证人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所有被试观看同一段录像,一周后主试对他们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提问。对一半被试提问时使用的是含糊不清的语言(律师们常会说:“这……并不真实,对吗?”),而对另一半被试提问时,则使用相同问题的简练表达方式。结果很清楚:回答含糊不清的问题的被试与回答直截了当的问题的被试相比,他们所报告的证词不太准确,而且对答案也缺乏信心。其他研究证实了当有多个嫌疑犯同时出现在目击证人前时(这在执法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目击证人辨认嫌疑犯的准确度显著下降,因为他们将这些新面孔纳入到了对原始案件的重构过程。
另一项有趣的研究将罗夫特斯的成果应用到 “ 幻想记忆”中,即相对于现实情况来说,更像是幻想出来的记忆,如被外星人绑架、灵魂出窍经历、超感觉事件、遭遇鬼魂等。很明显,如果有关这些记忆的报告是准确的,则将会为这些“异常”事件的发生提供证据。然而,研究结果反复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事件从未得到科学证实。那么,如何对这些记忆作出解释呢?答案可能就是我们本章所讨论的人类记忆的易误性和不可靠性,而且还可能是我们大脑有能力创造出对实际上从未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
伊丽莎白·罗夫特斯被公认为记忆重构及目击者证词研究领域的卓越先导。她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然而正如每个伟大的科学家都会受到争议和对其研究观点的质疑,在面对这些时,她说:“我研究记忆,同时我是一个怀疑论者。”
伟大的人都是这么酷吗?看来是的!
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大脑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