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男人看不起妻子出轨:我是流氓我怕谁
奇葩男人看不起妻子出轨:我是流氓我怕谁卫宣公的爸爸卫庄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姬晋、姬完和州吁。卫庄公死后,就让姬完继承了君位,也就是卫桓公。卫宣公姬晋能当上君王,完全是天上掉馅饼,其中的过程很曲折。以上这些皇帝都很奇葩,但与本文的主人公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本文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宣公姬晋,他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卫宣公歪打正着登上君位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乱世,邦国林立,卫国是其中之一。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姬封,他被分封到卫国(河南淇县)。本文的主人公卫宣公是卫国的第十五任国君。
历史上特立独行或是精神反常的君王不在少数,比如有点脑残的晋惠帝司马衷,在老百姓吃草根、啃树皮都快饿死的时候,他还一脸纯真地问为啥老百姓不喝肉粥呢?
比如汉哀帝是个有名的同性恋,最喜欢和小鲜肉混在一起,甚至要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他的好基友。
比如明熹宗朱由校,觉得当皇帝是个负担,最喜欢做木工活,皇帝做的不怎么样,但是个好木匠。
比如万历帝,当了四十八年皇帝,其中三十年不上朝,以至于很多大臣上了半辈子班,连老板长啥样都没见过。
以上这些皇帝都很奇葩,但与本文的主人公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本文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宣公姬晋,他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卫宣公歪打正着登上君位
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乱世,邦国林立,卫国是其中之一。卫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亲弟弟姬封,他被分封到卫国(河南淇县)。本文的主人公卫宣公是卫国的第十五任国君。
卫宣公姬晋能当上君王,完全是天上掉馅饼,其中的过程很曲折。
卫宣公的爸爸卫庄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姬晋、姬完和州吁。卫庄公死后,就让姬完继承了君位,也就是卫桓公。
卫桓公的弟弟州吁为人十分骄横,对卫桓公的继位表示不服,没事就跟卫恒公找事儿,一来二去的卫恒公就很生气,把州吁给罢绌了,州吁就逃跑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性格骄横的州吁咽不下这口气,一直在找机会报复。
十几年后,州吁拉起一支队伍把卫桓公杀了,自己当了卫国国君。
州吁虽然当了国君,但他性格暴烈,喜欢打仗,劳民伤财,而且还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所以很不得民心 这种拿老百姓不当人看的君王,我们不欢迎。
果然,没过多久卫国的大夫石碏就用计把州吁给干掉了,这国君的板凳还没暖热呢,州吁就见阎王了。之后石碏又把姬晋从刑国请回来当了君王,是为卫宣公。卫宣公走了大运,俩兄弟自相残杀,就让他捡了个漏。但是姬晋当上君王之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一直在挑战人们的底线。
只要长的美,就是我的人
话说当年卫宣公的爸爸卫庄公有个小妾名叫夷姜,长得美若天仙,按礼法,卫宣公应当称呼夷姜为庶母。可是春秋是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人伦礼法在人的欲望面前早已形同虚设。
卫宣公当太子的时候就和她眉来眼去,只是碍于老爸的面子,不好动手。老爸死了,卫宣公早已按奈不住内心的冲动,要把这位庶母娶回来,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反对,坚决与这位庶母结婚了。
二人婚后的生活很甜蜜,前后生了个三个儿子:公子伋、公子黔牟和公子昭伯。
卫宣公把公子伋立为太子,准备让他将来继位。
转眼这位公子伋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卫宣公和老婆就商量:“孩子大了,该给他娶媳妇了,你看哪家姑娘好,找媒人去说说呗。”
夷姜说:“听说齐国的公主宣姜是个大美女,让她给咱儿子当老婆咋样?”
卫宣公说:“我看中!”
于是就定了齐国的公主宣姜。
自古齐国出美女,这位宣姜算是齐国的国花。卫宣公本来就有所耳闻,等到他亲眼见到宣姜时,一下就被这神仙面容给震住了。
卫宣公内心有些失落:这么美的人,自己却不能享用,真乃遗憾!卫宣公不死心,于是就硬生生把这位准儿媳妇从儿子手中抢了过来。
卫宣公对宣姜说:“亲爱的,嫁给我你就等着享福吧,以后我只宠你,其她妃子休想再雨露均占了。”
宣姜想:这爷俩儿嫁谁都一样,反正都是进的他们一家门。
卫宣公大手笔,婚后就给宣姜建造了一座高台,台上建了一座豪华宫殿,精装修,拎包入住,命名曰“新台”。卫宣公和宣姜一起住进了新台,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二人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卫宣公雨露充沛,不久就和宣姜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统计一下,此时卫宣公一共有五个儿子:
和庶母夷姜所生:公子伋、公子黔牟和公子昭伯。和准儿媳宣姜所生:公子寿和公子朔。
是不是有点乱啊。
精彩刚刚开始,公子伋、公子寿和公子朔三个儿子之间也上演了一部大戏(黔牟和昭伯当时年幼,没有他们的戏),戏中有阴谋、有绝情、也有感人至深的兄弟情。
好兄弟与坏兄弟
卫宣公的大儿子公子伋为人忠厚老实,二儿子公子寿也心性善良,这兄弟两人很谈的来,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感情很好,是快乐兄弟俩。
小儿子公子朔就不是什么好人,一肚子阴谋诡计。
公子朔想当太子,但自己是小儿子,挨个排也轮不到自己,不用非常手段是不行的。于是公子朔就和母亲宣姜一起在卫宣公面前诋毁那俩兄弟,整天说一些无中生有的事。
卫宣公这个老流氓,自打从儿子公子伋手中抢走了宣姜之后,就有点心虚,觉得公子伋对自己的做法有意见,所以卫宣公咋看公子伋都觉得他咋那么碍事呢。再加上公子朔的造谣生事,于是卫宣公就对自己的亲儿子动了杀心。
卫宣公想了一条恶毒之计:他让公子伋手拿白旄(就是白色的旗子)出使齐国,名义上是出差,其实是想搞暗杀。
卫宣公派人在半路上埋伏好,并告诉杀手们:如果看到一个手中拿白旗子的人,就杀掉他。
而这一阴谋正好被公子寿得知了。公子寿眼看着哥哥有难,就跑去告诉公子伋:“哥哥,咱爹没安好心,他名义上要你出差办公事,其实想借机杀你,你不要出使齐国了。”
可是公子伋也是一根筯,他说:“违抗父命而求生,是不可以的,爹想杀我,就让他杀吧”。估计公子伋知道亲爹要杀自己后,内心也是哇凉哇凉的,不如死了算了。
公子寿看劝不动哥哥,但又不忍心看着哥哥赴死,就义从心生,决心替哥哥去死。
公子寿假装为哥哥送行,在船中摆了一桌酒席,要给哥哥送别。
喝了这顿酒,就是死别了,所以气氛很悲伤。喝酒过程中,公子寿伤心落泪,泪水滴到了酒杯里,公子伋赶紧把这杯酒喝了。公子寿问:“酒脏了为什么还要喝?”公子伋说:“因为这杯酒里有我们的情意啊!”
两人就一边流泪一边喝酒,公子伋本来就不胜酒力,再加上公子寿一心想把哥哥灌醉,不一会儿,公子伋就喝趴下在船上睡着了,公子寿拿了白旗子上路了。
公子寿走到齐国边界时,果然被卫宣公事先安排好的杀手杀掉了。
等到公子伋醒来,只看到弟弟留下的字条:“弟弟已替你赴行,哥哥你赶紧逃走吧”。公子伋大叫一声:“我的傻弟弟啊!”
公子伋疯了一样赶紧去追弟弟,可是只看到了弟弟的尸体。公子伋大哭,对杀手说:“你们应该杀的人是我,可你们却把我弟弟杀了。”杀手一听,原来杀错了,那好,现在杀你也不晚,就把公子伋也杀了。
这兄弟俩的遭遇让人唏嘘不已,在春秋这样一个礼崩乐坏,为了权利父子相杀、兄弟相残已是家常便饭的时代中,还能有如此感人的兄弟情,实在是让人感动。
二人的遭遇被诗人写进了诗中,就是《诗经》中的《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烦燥不安。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渐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此诗让千载以后的今人读来,还是感动不已!
尾 声
杀手把公子伋和公子寿杀死后,就报告卫宣公,卫宣公对亲儿子的死很满意,之后就把公子朔立为太子。又过了几年,卫宣公死,公子朔即位,是为卫惠公。
大臣们对公子朔继位深感不满,因为大家对他谗杀公子伋的做法感到愤恨。于是在卫惠公当君王的第四年,大臣们做乱,攻击卫惠公,卫惠公逃跑到了齐国,大臣们拥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为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