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已有自我如何达到无我:应该追求自我还是无我

已有自我如何达到无我:应该追求自我还是无我不过,我们现在说的一个人太自我,可能更偏向于“自恋型人格”。因此,只要我们有觉知、有活动,就离不开“自我”这个概念。从这个角度说,“自我”的产生是非常正常的,这是由人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没有任何人是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他人的反馈,增加对自我的认识。而自我也非一成不变,我们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重塑自我。

编者按:【当灵性智慧遇上心理学】这个系列专栏尝试从更加科学和理性化的角度思考灵性智慧、心理学等领域的关系,不涉及任何宗教性质。在我看来,不同学说都只是对于“法”的不同角度的解释,就像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意思都会不同。所以跨学科的探索,更有利于理解完整的世界。

在心理学种“自我”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在佛法中又常常会提到“无我”,到底两者是否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它们是否又是相互矛盾的?

关于“自我”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和觉知判断。而这种觉知判断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人格、态度、社会角色、过去经验等方面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说,“自我”的产生是非常正常的,这是由人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

没有任何人是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他人的反馈,增加对自我的认识。

而自我也非一成不变,我们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重塑自我。

因此,只要我们有觉知、有活动,就离不开“自我”这个概念。

不过,我们现在说的一个人太自我,可能更偏向于“自恋型人格”。

已有自我如何达到无我:应该追求自我还是无我(1)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婴儿时期(18个月-3岁)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全能上帝。

如果父母长期没有及时满足,使得婴儿产生失望情绪,就会开始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这种幻想往往超出正常的自恋范围,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从而形成自恋性人格障碍。

为什么遭遇失败后,有的人可以将状态调整成功,有的人就比较艰难。这往往与婴儿的养育者的教育互动模式有关,这种模式会内化到婴儿人格中,构成人格的基础模型。

当然,不论是过度自我还是缺乏自我,都不是不能调整与改善的,大多数人也都在两者之间平衡,在与人互动与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健全自我人格。

什么是“无我”

经典佛学定义我们所谓的“具有生命的人”,实际是精神和物质的暂时聚合体。

而精神和物质的构成是变化无常和没有绝对主宰的,这就构成佛学在真理意义上的“无我”。

因为人类不能了知“无常”, 而执着于身体、精神、世界是“我”、执着于我所有拥的便是快乐幸福。

当我们得到了什么,便觉得高兴快乐;

当我们失去了什么,就感到悲伤愤怒;

直到我们发现,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没有什么是永远属于“我"的,甚至也不存在一个”我“。

佛学教导只有洞察这一“无我”的自然规律,才能放下自我的执着而解脱。当然这需要有精神上的训练实践——止禅和观禅。

已有自我如何达到无我:应该追求自我还是无我(2)

“自我”与“无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与佛学的“无我”其实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

徐钧老师在《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本书中提到,佛学的“无我”并非是针对“自我”这一功能来说的,而是对于自我功能中过盛的主宰者的认同和倾向来说的。

因为具有统合心理各面向的自我功能同样也存 在于佛陀身上,这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基础。

我们也很简单的难说,当我们修炼到健全的“自我”人格后,再进阶到“无我”的状态。

我的个人感觉是,“无我”是世间的真相,就像我们在一个游乐场玩耍,或我们在一个剧院排戏,我们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是幻象、是编造。

已有自我如何达到无我:应该追求自我还是无我(3)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投入其中,使用“自我”这个模型与世界互动,发挥出“自我”最大的效用。

无论是“自我”或是“无我”也都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模型,而不是事实本身。因此,还需要在持续修炼身心的过程中去体会,对于这部分的探索与分享也还会继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