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整首诗由六句八言组成,每句只变换“薄言×之”。句式虽简单,但六个字的变换使用令人感受到文字层次和情境的丰富与意趣,吟咏之下,其忙乐之景之情不觉自现。 《芣苢》,借用一首流行歌的调子:“这是一首简单的采草歌,唱着人们心中的乐呵。”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每一次读诗,我们希望能首先养成一个习惯,先至少朗声读上两遍。第一遍熟悉其文字与发音,第二遍达到一种节奏韵律的起伏感,再读完有关诗的注解后,回过来再读第三遍,这个习惯适用于读一切诗。

【首先,请朗声读诗】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每一次读诗,我们希望能首先养成一个习惯,先至少朗声读上两遍。第一遍熟悉其文字与发音,第二遍达到一种节奏韵律的起伏感,再读完有关诗的注解后,回过来再读第三遍,这个习惯适用于读一切诗。


《芣苢》,借用一首流行歌的调子:“这是一首简单的采草歌,唱着人们心中的乐呵。”

整首诗由六句八言组成,每句只变换“薄言×之”。句式虽简单,但六个字的变换使用令人感受到文字层次和情境的丰富与意趣,吟咏之下,其忙乐之景之情不觉自现。

这首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采茶歌,但同样是劳作时的歌咏,因为采茶一般在山丘之地,其歌曲一般有一种悠扬与呼应在,而本诗很平实简明,我想,大概是再平地劳作时所唱出的吧?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1)

采茶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我们在读《卷耳》时也读到过,采之又采的意思。

芣(fú)苢(yǐ ), 一般认为是指车前草(配图)。很常见的一种野草,现在人们还常会用来煮药。毛诗的说法是,车前草多子,所以这里用于寓意宜子多子之意。这个说法不被后来的很多读诗者认同,认为本诗自有意趣,不用这样过度解读。

薄(bó),这里显然不能解释为浅薄的言语这样的字面意思。诗经有很多“薄言”的句子,一般解释为句首的发语助词。言,我们在读《葛覃》“言告言归”一句时讲过,是个语助词。薄,原意是靠近的意思,在这里有一种勉力的意思。所以薄言可以视为表示勤勉之意的语助词。

,在这里并不能以有没有来释义。有,在古文有求取的意思,孔子弟子冉求字有,古人名与字一般会相因应,这里“求”与“有”都有取的意思。

这样整句的情境就有一种层次感:芣苢,采了又采;芣苢,采而取之。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2)

车前草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拾取,捡起来。 (luō),顺取,顺着抓取。这两个动作又是另一个情境层次,不妨倒过来读它:采呀采芣苢,一顺抓一把。(有些掉地上了)采呀采芣苢,片片捡起来。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袺(jié),把衣襟衣袖抓在手上的动作,从这个词我们也可以联想到中国传统服饰的宽袖宽袍风格由来已久。 襭(xié),把衣襟扎在腰间的动作,用于兜装。 这两句又从衣物装兜的细节处,给人另一种情境:采呀采着,衣袖兜起;采呀采着,围襟装起。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3)

本诗情景简明,句式简练,但层次丰富,而渐次歌咏之下,又有一种别样的雅致,令人乐而忘忧。以音乐来平和人的内心,这也是古人所追求的礼乐秩序社会的根本所在。

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那一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备第一顾来到隆中时,听得有人在田间边劳作边唱歌,知道是诸葛亮所作,不禁对他心向往之。我甚爱这歌,兹录如下: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隆中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读诗经的感悟和方法,诗经家学课9采草之乐(4)

国画《三顾茅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