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不久,看了电影《朝阳沟》,终于对上了号。那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丹凤眼,修长身材,性格正直泼辣,向栓宝妈念叨“墙上画马不能骑,镜子里的烧饼不能充饥”的漂亮二婶,便是由马琳扮演的。她还在电影《冤家路宽》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后来,又在收音机里收听过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小二黑结婚》中小芹的唱段,“青凌凌的水兰莹莹的天”,是柳兰芳演唱的。可惜,只有耳闻,没有目睹。清脆甜美的嗓音,富有青春气息的感染力,使人联想起一个美丽的少女形象。正然陶醉,丝弦嘎然而止。接着是女播音员的声音:“刚才播颂的是豫剧《冬去春来》选段,由马琳、柳兰芳演唱……”才两三分钟,三五句,意犹未尽,怅然若失。《冬去春来》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全剧会带来什么样的欣赏效果?这种念头,时常在胸中萌动。当时,除了我们县豫剧团的几个名角外,电影上看过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到安阳读书时,又看过崔兰田、张宝英的戏。马琳、柳兰芳是什么样

《冬去春来》

——只留下一句唱词记忆的戏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

那年,我远离家乡在安阳读高中。“三年困难时期”的艰苦岁月刚刚过去,国民经济在复苏好转。苦寒之后,渐现暖暖春融。用农村老百姓的话说:“又能好好过日子了。”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2)

父亲每月给我寄十元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伙食费控制在八块钱以下,一块钱买文具零花用,一块钱积累下来做不时之需。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3)

星期天和同学去逛大街,文化用品商店低价处理一批矿石收音机。耳机主机,一套一块六毛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诱惑。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4)

刚好口袋里有三块多机动用钱,经不起同学劝说,每人买了一台。回到学校,拉铁丝,备天线,忙得不亦乐乎。兴奋的心情,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买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那时的收音机还是珍稀物品,就是我们的高中教师,大多用的也是自己安装的矿石机。家境状况差一些的,连这也弄不起。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5)

夜深人静,躺在被窝里,戴上耳机,寻找着矿石的灵敏点。一阵“嗞嗞啦啦”之后,声音突然清晰起来。甜润的唱腔,悦耳动听。缭绕的丝弦,悠扬迷人。中央二台,正在播放豫剧。前面的没听到,只听到祖孙两人的对唱。好像是在路途中,不知是去赶集,还是串亲戚。优美轻快的节律,烘托着祖孙喜悦欢快的心情。祖母的嗓音宽厚柔美,略带鼻音。孙女的嗓音清脆亮丽,如春溪流淌。给人以熏风拂面,春绿闻鶯的快感。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6)

正然陶醉,丝弦嘎然而止。接着是女播音员的声音:“刚才播颂的是豫剧《冬去春来》选段,由马琳、柳兰芳演唱……”才两三分钟,三五句,意犹未尽,怅然若失。《冬去春来》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全剧会带来什么样的欣赏效果?这种念头,时常在胸中萌动。当时,除了我们县豫剧团的几个名角外,电影上看过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到安阳读书时,又看过崔兰田、张宝英的戏。马琳、柳兰芳是什么样的演员?能上中央台,定然非同凡响。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7)

不久,看了电影《朝阳沟》,终于对上了号。那位深受观众喜爱的,丹凤眼,修长身材,性格正直泼辣,向栓宝妈念叨“墙上画马不能骑,镜子里的烧饼不能充饥”的漂亮二婶,便是由马琳扮演的。她还在电影《冤家路宽》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后来,又在收音机里收听过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小二黑结婚》中小芹的唱段,“青凌凌的水兰莹莹的天”,是柳兰芳演唱的。可惜,只有耳闻,没有目睹。清脆甜美的嗓音,富有青春气息的感染力,使人联想起一个美丽的少女形象。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8)

以后,再也没有豫剧《冬去春来》的信息。虽然只听了两三分钟的戏,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句唱词至今记得十分清晰。是孙女唱给祖母的:“我的奶奶呀,奶奶你还能活上一百年哪!”因为喜欢,放假回家,遇到祖母也常常生吞活剥地哼哼这句唱词。后来,祖母享年一百零七岁无疾而终。当然,这是她养生有方,不是我瞎哼哼出来的。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9)

大概是八四年前后,当时我在武汉部队工作,奉命去安阳参加军民共建现场会。看到安阳的崭新面貌,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里苦读寒窗的日子,无限感慨。那时,星期天来到大街上,五分钱二两粮票买个麻糖(当地食品,类似油条),两分钱喝碗粉浆小米饭,就是欢度周末了。我的母校安阳市一中,也是现场会的一个参观点。走进母校,便想起那台收音机。从当时一块六毛钱一台的矿石收音机,到现在家中那台一千五百块的彩色电视机,二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瞥,新中国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0)

现场会结束后,夜宿郑州市。应战友之邀,晚上去剧院欣赏现代豫剧《犟公公遇到倔媳妇》,终于看到了舞台上的柳兰芳老师了。虽然人过中年,嗓音依然那么甜美。演出结束后,一位剧场管理人员,来到我们面包车前。说接送演员的车还没到,有几位演员想早点回家,看我们的车是否方便。我们的车比较空,当然没问题。柳兰芳老师和在《朝阳沟》里扮演银环妈的杨华瑞老师,便在其中。有战友提到,《犟公公遇到倔媳妇》这个戏编写得真好,是谁写的。杨华瑞老师用标准的河南话说,编剧“是一位中青年作者。”现在又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中青年作者,也该是资深老剧作家了。当时我很想问一下,《冬去春来》是什么样的戏。无奈,彼此不熟悉,演员也累了,毕竟不敢冒昧。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1)

从矿石收音机中收听《冬去春来》的祖孙对唱,至今已是五十多个冬去春来了。我始终没有弄明白《冬去春来》到底是一台什么样的戏,甚至没有再见到过其中的任何唱段。但是,那春风拂柳,清泉奔涌般优美欢快的韵律,“我的奶奶呀,奶奶你还能活上一百年哪!”那清脆亮丽,亲切感人的醇浓乡音,经常在心头萦绕,引起悠悠遐想……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2)

在现实生活中,冬去春来,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个人,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也是一台永远唱不完的戏。只不过,有时是演员,有时是观众罢了。扮演的角色不同,或欣赏的角度不同,体味和感觉自然也不同。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3)

看窗外,微风荡漾,阳光明媚。又是一个冬去春来……

玉堂春的戏词:冬去春来只留下一句唱词的记忆的戏(14)

(图片均来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