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晋升之路有多难,公务员升迁真有
公务员晋升之路有多难,公务员升迁真有我们的体制和西方不一样,西方一个做生意的,毫无从政经验的人,可以直接竞选总统,而且还能竞选成功!一个演戏的,可以直接竞选州长,而且仅凭演戏积攒下的人气就能当上!一个年纪不到40岁的人,也许通过某些特殊的个人魅力,也可能成功竞选当上总统或总理——这些在我们的制度下,是不可能的,而且,按照理性思维推断,也是极其荒谬的!普通公务员,从科员级要升迁到县处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在体制老司机职场鹰看来,当官这件事,一看干,二看缘,而绝不是“混”,也不能指望“潜规则”!对于大部分普通层起点的公务员,一辈子能够升迁到县处级,已经是职业的顶点,“祖坟冒烟”。事实上,能够干到县处级的公务员,在庞大的公务系统中,已经是凤毛麟角,千里挑一。
文/职场鹰
考上公务员的,无论愿不愿相信,这辈子的职业走向就和升迁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一个公务员,如果没有职务与职级的升迁,其社会地位,收入待遇,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务职级高的和职务职级低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谓职务职级升迁,本质上就是“当官”。
在体制老司机职场鹰看来,当官这件事,一看干,二看缘,而绝不是“混”,也不能指望“潜规则”!
对于大部分普通层起点的公务员,一辈子能够升迁到县处级,已经是职业的顶点,“祖坟冒烟”。
事实上,能够干到县处级的公务员,在庞大的公务系统中,已经是凤毛麟角,千里挑一。
普通公务员,从科员级要升迁到县处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条件一:平均每三年要跳一级,要持续24年我们的体制和西方不一样,西方一个做生意的,毫无从政经验的人,可以直接竞选总统,而且还能竞选成功!一个演戏的,可以直接竞选州长,而且仅凭演戏积攒下的人气就能当上!一个年纪不到40岁的人,也许通过某些特殊的个人魅力,也可能成功竞选当上总统或总理——这些在我们的制度下,是不可能的,而且,按照理性思维推断,也是极其荒谬的!
我国的干部选拔,有一整套非常成熟,非常严谨的制度。
关键是,这一套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而形成的制度,是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的!
在一整套选拔制度中,最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领导干部的多岗位历练和阶梯式成长!
多岗位历练好办,难就难在 "阶梯式成长”!
多岗位历练可以通过频繁的岗位调动来迅速积累不同领域的经验,丰富干部履历。
阶梯式成长则无法通过频繁调动实现。比如,规定的科员必须两年以上才能任职副主任科员,正科级实职必须任满3年以上才能提拔担任副处级等等若干的“阶梯式”规定!
在干部选拔任免尚未完全规范时,常常听见某地某年轻干部“火箭式提拔”等信息,结果最后一查,多数的“火箭提拔”背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力寻租”。
现在我们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其实就是用硬性的阶梯式规定,挡住通过各种手段“爬得快”的干部!
在省级行政单位,县长是正处级官员
在直辖市行政单位,县长是副厅级官员,区长是正厅级官员。
为便于理解,我将公务员职级序列改革前的全国行政级别排序表分列如下:
(一)正国级:一级;
(二)副国级: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按照省级行政建制,
县处级处于公职序列的中间层级。
一个普通公务员,从十五级办事员爬到七级县处级正职,要跨越8个等级,平均每个等级按3年计算,阶梯式成长时间至少需要24年。22岁入职,当上县长时46岁左右,从年龄结构和进步速度来看,就算是非常顺利的了!
在这24年的“阶梯式成长”,升级打怪的过程中,稍微在其中的几个曾经耽搁一下,你的年龄就上50了,到了50岁这个坎儿,按照干部年轻化要求,你就已经不属于县长这种“重用型岗位”的候选人了!
所以,
要想干到县处级(县长、副县长),你从毕业后进入公务员队伍那一天开始,就必须得绷紧一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懈,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进步“刻度”(平均每三年跳一级)!
要实现三年跳一级的目标,必须拼命的干,因为据我的经验,公务员调级,在初级层次(10—15级)可能按照工作年限,只要连续年度考核在合格以上等次,晋级都不会太难,但是到了10级这个水平,再要向上走,从10级走到7级这个过程,就会特别艰难!每调动一级,都将有数十个,甚至是数百个和你一样勤奋,一样优秀的人,在和你竞争!
———————————————————————————————————
————————————————————————————————————
条件二:平均每五年创造一套经验性做法,持续20年以上因为题主限定的情景是“普通家庭出身”。既然是普通家庭,那就不能扯些没用的,比如说人脉呀,关系呀之类!——因为傻子都知道,当官都得有关系,有背景!
但是作为普通家庭出身的公务员,他们的背景绝对不是天生的,不是自带的,而是靠他们在工作岗位的浴血奋战中,结识的关系,结下的善缘,得到的赏识!
怎样才能以普通的身份得到好的人脉,得到上层的赏识呢?!
办法只有一个!——
创新!
体制内,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最难处,其实也是创新!
因为体制这个东西很怪!他一方面渴求创新,另一方面又压制创新!
据我观察,所有的县长,你别说县长,就是普通的县领导(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等)都有一项共同的过人之处!——见人所未见,敢言人未言!
体制内,哪些叫创新呢?
比如说:某传染病大流行,各地采取了各种举措,积极应对。
你作为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正科级。
你如何制定有效措施,确保你管辖的区域稳定有序,或者用什么方法来及时甄别感染者,及时隔离感染者呢?!
大部分乡镇都可能采取传统的方法:比如上门筛查,封闭乡村干道等等。
这些办法也有效,但是不一定很管用,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果你公布一项政策:凡是电话或信函直接向你举报某某是重点地区回原籍,而且具有疑似感染情况,已经查实,匿名兑现举报奖2万元!
如果此方法的确有效,尽快地筛查出了感染者,阻断了传染源,那你立马出名了。并且,你的经验,极有可能在你的县域推广。
——你的仕途,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这个小小的创新举措,而发生重大转折!
所以,
想要干到县处级,你必须从入职公务员队伍开始,就思考工作的创新方法和思路。从基层员工开始,就要有“无声处听惊雷”之举!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芸芸众生中尽快突出出来,尽快走上领导岗位,从一名机关中层干部开始,就是你仕途的起点了。
只有保持着平均5年有一至二项创新举措,你所主抓的事情有显著的成效,你才能被上面的大领导发现,也才能在下面服众!
被上层赏识和被下层拥戴,是普通家庭孩子仕途平步青云的唯一凭借!而这个唯一凭借,就来源于你在不同岗位上的持续创新和亮眼政绩!
上面这两大条件,都只能靠“干”出来,自己创造出来!
满足了上面这两大条件后,能不能当干到县处级,对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真的只能看“缘”了!
这“缘”来源于很复杂的因素。
比如赏识你的上层领导是个什么级别?!能不能决定你的升迁
比如你在不停努力的干,不停创新的时候,有没有触犯官场禁忌,有没有得罪人,自己的屁股是不是干净?!
比如你曾经主导的工程,主管的事项,有没有出现安全问题,廉政问题?!
比如你自身的身体状况,学历层次,专业背景,适不适应担任县处级的职务?!
比如,符合你任职条件的县,县处级职位空缺了没有?!
比如,你想去的地方,你的竞争对手是否比你更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更强?!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有三句话送给想当县长的,正在努力的奋斗着的普通家庭的公职人员:
1、创新性的干好当前的工作,能不能干到县处级,静待缘分!
2、即使当上了县处级实职领导,可能那根板凳也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舒坦!
3、也许,不到县处级,你生活还过得去,当上了,会让你减寿十年!
————————————————————————————
写在最后:好就好在,当下对公务员还有一个最大的优惠福利:职务与职级并行!可以让部分公务员实现形式上的升迁(没有实际职务)和待遇上的升高(不当领导,拿领导同级别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