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插排自己接线会着火吗?315公牛插排在家爆炸
公牛插排自己接线会着火吗?315公牛插排在家爆炸就当王先生气愤的向公牛客服反馈爆炸产品问题时,客服人员的回答有些让他哭笑不得。“当时客服人员说,是插排弄上脏东西了,擦擦就可以,当时我就在心想这也太不专业了“。所幸这次插排爆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但王先生的手机充电器被烧坏了。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公牛插排在家“放炮”回忆起当时爆炸的场景,王先生说,当时插排上正插着手机充电器,猛不丁的就砰的一声”放炮声“吓了一跳。”得亏我这是在家,要是不在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季明智
(图片来源网络)
用了一个月的公牛插排为啥突然爆炸了?
在今年1月王先生在电商平台的“公牛电器旗舰店”里购买了一个公牛的插排。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才刚用了一个月左右就发生了爆炸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
公牛插排在家“放炮”
回忆起当时爆炸的场景,王先生说,当时插排上正插着手机充电器,猛不丁的就砰的一声”放炮声“吓了一跳。”得亏我这是在家,要是不在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所幸这次插排爆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但王先生的手机充电器被烧坏了。
就当王先生气愤的向公牛客服反馈爆炸产品问题时,客服人员的回答有些让他哭笑不得。“当时客服人员说,是插排弄上脏东西了,擦擦就可以,当时我就在心想这也太不专业了“。
厂家检测:
没有质量问题,也没有详细检测报告
当用户想要回产品竟称:已入残次品仓无法找回
随后王先生将问题简单描述后客服才明白,并让其把发生爆炸的公牛插排寄回厂家检测,”而这之后厂家一直没有给予答复。过了十天左右,王先生主动联系到公牛客服,询问进展和赔偿情况,客服人员称商品经过检测发现不存在质量问题,愿意重新补发一个新的。
这样的回复让王先生怒火中烧,既然没有质量问题为什么会爆炸呢?随即王先生要求厂家给出检测报告,但客服给到的检测结果并没有完善的检测流程,只是一张图片,并解释称,内部检测是没有盖章的 您不认可我们的检测结果您可以到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没有正规的检测报告,很难让人信服。隔天王先生要求厂家将插排给寄回来,自己再进行检测时。客服竟然称,”您寄回给我们就代表认可这边的检测结果,产品已入残次品仓无法找回了呢“。
先前说不认可可找第三方机构,而后又说寄回就代表认可这边的检测结果;先说产品检测没问题,后又将”没问题“的插排放到残次品库。这一系列做法让王先生更恼怒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双标现场?
用户要求索赔手机充电器
公牛称:要有加盖公章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而随后王先生向客服人员询问,自己的手机充电器在插排爆炸中损坏,是否可以进行赔偿。该公牛客服称,“如需要额外赔偿,需要您在之前提出的哦,现在已无法处理其他的额外赔偿了呢”。而随后又说,如果额外赔偿手机充电器,需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王先生说,"我说发给充电器品牌方检测,客服人员说品牌方不行,必须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还得是加有公章的检测报告。你们公牛的检测报告为什么都没有盖章?为什么品牌方的检测还不行?这不是明显的双标吗?"。
用的这个公牛插排让王先生是叫苦不迭。
公牛回应:
我们不是专业的检测机构
之前存在一些误会已与用户达成和解
针对王先生的问题,记者联系到公牛集团方面,该工作人员称,经过检测发现是王先生充电器的原因,并非是插排质量问题。该工作人员又称,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检测机构,所以没法提供盖有公章的详细检测流程。并称之前在与用户沟通中存在一些误会已与刘先生达成和解。
律师:
单方面的检测报告消费者可以不认
如是产品问题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
而后,对于王先生的遭遇记者联系到山东朗耀律师事务所律师,律师表示,对于王先生寄回去检测的插排,单方检测不具有权威,像公牛厂家这种没有具体流程细节认定的报告消费者完全可以不予认同。而对于充电器检测问题,律师称,公牛没有权利去排除某一家,双方可以共同委托第三方来进行检测。
对于赔偿问题,律师说如果是产品问题可以消费者可以商家主张退一赔三,并就爆炸产生的其他损失一起主张赔偿。律师建议说,对于这种金额较小的产品来说,主要还是双方调节为主, 举证对消费者来说非常困难。鉴定费可能就比产品本身的费用要高得多,这也是消费者面临维权的普遍现象。
后续:
退给王先生购买插排的钱
记者联系后,入残次品仓的插排又找到了
针对公牛集团工作人员的回复,记者再次联系到王先生,王先生说,”在咱们媒体联系之后,公牛厂家那边这次很快联系了我。说是之前放到残次品仓的插排又找到了,经过检测还是说没问题,依旧也是没有正规详细的检测报告。还说爆炸有可能是我们这栋楼电压不稳导致的,我家里这么多插排都没问题,单单这个爆炸是电流问题?,反正不管说啥,他们就是说插排质量没问题。“
随后他们同意将插排的钱退给我。我想也就这样了,毕竟也没多少钱的东西,再追究下去也消耗精力得不偿失了。下次再选用插排的时候再谨慎些,本来是冲着公牛品牌来的,谁知道还能爆炸。
相关:
公牛集团此前因为涉嫌垄断,被罚2.95亿
早在去年9月,公牛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垄断行为,公牛集团被处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98.27亿元3%的罚款,计2.95亿元。
公牛集团在公告中称,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规定,构成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行为。
据《环球人物》报道,公牛给自己的经销商供货时规定了“最低价格”。此外还建立QQ、钉钉群等,并在群里发布产品价格表,要求群里的经销商按照价格表中标识的“销售价格”进行销售。为防止经销商窜货或者低于最低价格销售,公牛还通过强化考核监督、委托中介机构维价、惩罚经销商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固定和限定价格协议的实施。仅2020年度,公牛集团线上线下发出的违约通告就高达1000多份。这些操作均是《反垄断法》明文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