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里面的鲜儿为什么离开?鲜儿拼命都得不到的幸福
闯关东里面的鲜儿为什么离开?鲜儿拼命都得不到的幸福若是其他人,哪怕自己落魄了,也无法放下身段,却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那些满清后裔,有太多人不能认清现状,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却还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假象世界里。虽然和传武的婚姻,看似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传文出身平民,又没有上过学堂,是实实在在的庄稼汉。她就是朱家的大儿媳妇-----那文而那文之所以能获得幸福,只因她做到了这三点那文虽然生不逢时,但她却从未抱怨生活,也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她活得很清醒。
文|晨夕
2008年,一部《闯关东》赢得无数观众的好评,而剧中的朱家堪称满门英豪。
和朱家满门相比,有这样一位女子,似乎没有大作为,她虽贵为格格,却因生不逢时,而流落民间。
让人意外的是,虽是落魄的格格,但她却活出了圆满的一生,
她就是朱家的大儿媳妇-----那文
而那文之所以能获得幸福,只因她做到了这三点
那文虽然生不逢时,但她却从未抱怨生活,也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她活得很清醒。
虽然和传武的婚姻,看似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传文出身平民,又没有上过学堂,是实实在在的庄稼汉。
若是其他人,哪怕自己落魄了,也无法放下身段,却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那些满清后裔,有太多人不能认清现状,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却还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假象世界里。
但那文不同,她不高看自己,也不低看传文,更懂得去发掘传文身上优点:“他虽然不识字,但为人忠厚老实,一看就值得托付终身。”
朱家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但不管遭遇何种打击,那文都不悲天悯人,总是乐呵呵地生活着,她的心态也感染着一家人。
当元宝镇的房子被烧,全家要搬去齐齐哈尔时,大家都很伤感,唯有她乐呵呵地说:“好啊,好啊,那地儿可繁华了。”
当全家人和烧毁的房子合影留念时,别人都哭丧着脸,唯有那文开心地摆出一个漂亮的姿势。
其实,在整个大家族里,那文的人生最波折,落差感也极大,若是别人,大概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
但那文不同,她懂得“苦中作乐”,不管境遇如何,她都乐观地活着,她总能放下心来享受眼前的一切,最后比谁都幸福。
二:心胸宽广那文之所以能终得圆满,还因她心胸宽广,不管对谁,对什么事儿,她从不斤斤计较。
身为朱家儿媳,她很懂得拿捏分寸,和婆婆相处起来,更显大气。
在朱家的三个媳妇里,那文和婆婆最远,二儿媳秀儿因为传武的原因,婆婆一直把她当亲闺女,三儿媳玉书,是婆婆看着长大的,关系自然亲近,唯有那文,在嫁到朱家前,和婆婆没有丝毫的关系。
虽然她是格格出身,口才好又精通琴棋书画,但婆婆更喜欢能“干活”的儿媳妇,可偏偏那文在这方面很薄弱。
偶尔婆婆会发几句牢骚,要是为人小气,很容易和婆婆闹出不愉快,但那文从不计较。
婆婆落她时,她装聋作哑,巧于周旋,从不往心里去,依然一口一个“娘”的叫着,反而弄得婆婆不好意思了。
虽然活干的不好,但绝不偷懒,总是抢着干,这也让大家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且,她对鲜儿也极热心,当撞见鲜儿和传文说悄悄话时,没有争风吃醋,而是选择给他俩足够的空间,不去打扰。
其实,她心里是紧张的,但不管心里多难受,她都表现得很大度,这让传文很感动,也对她更加死心塌地。
所以,尽管那文是最后一个和朱家建立关系的,但她日子过得如鱼得水,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心胸宽广。
三: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那文是自幼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她学问深奥,是个非常有智慧的女人。
其实,起初她和传文在一起,心里也很忐忑,毕竟出身不同,经历也不同,万一真过不到一起,该怎么办?
但聪明的那文,却懂得辩证看待事物,她尽可能地从传文身上寻找有点,他为人老实,善良,有责任心,这些比学问更可贵。
婚后,那文也很尊重传文,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先征求传文的意见,她相信丈夫又处理事情的能力。
而她也不忘让传文发现自己的长处,夫妻最要紧的就是彼此欣赏,这样才会走得长远。
对婆婆也如此,虽然婆婆偶尔说话带刺,但那文知道,婆婆是一个大善人,她持家有道,所以,她一口一个“娘”的叫着,将最难搞的婆媳关系也搞定了。
所以,若想要生活如鱼得水,就要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这样才会和对方和平共处。
四重温《闯关东》才发现,和鲜儿相比,那文真的很幸福,鲜儿总是很“硬”,她过于倔强,但那文恰恰相反,她活得很柔和,很清醒。
而且,那文的幸福,都是她自己争取来的。
当年逃难,她不库不闹,婆婆方发难时,她不起不闹,丈夫和自己文化不同,她不小瞧他人,妯娌之间相处,她也处处礼让。
那文的可贵之处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她从不过度悲观,而是动用自己的智慧,努力跨越那些障碍,让生活越来越好。
人这一生,没有绝对的顺风顺水,重要的是要学会乐观面对,在生活琐事面前,要学会放下和不计较,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坚定立场,如此,才能安稳顺遂地走过余生。
(本文原创首发,抄着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