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O年一月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活动,不仅与闽西人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联系,还为闽西革命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在闽西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闽西所创作的四首诗词,正是表现了这一段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如梦令·元旦》《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下)

□黄 龙 庄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1)

闽西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深深的足迹,他们不仅仅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创建了不朽业绩,文化方面也同样书写着辉煌,其中,毛泽东创作的与闽西有关的诗词就是永恒的红色文化遗产。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2)

1929年10月,毛泽东在临江楼二楼正厅前,迎着深秋劲风,望着对岸漫山遍野盛开的金黄色的菊花,写下《

抒情怀,激情燃烧留岁月

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活动,不仅与闽西人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联系,还为闽西革命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毛泽东在闽西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闽西所创作的四首诗词,正是表现了这一段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3)

《如梦令·元旦》

《如梦令·元旦》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O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该词为古田会议之后所写。这里的“元旦”,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我们现在的“春节”。元旦指正月初一流行了三百多年,从清朝到1948年皆称正月初一为“元旦”。

总体上讲,这首词浅显易懂,像一幅白描画。一开始,连续用了三个地名,当时都是闽西地界的县域(现划归三明市)。接下来“路隘林深苔滑”一句,当时红军走的是小道,石子路,树多阳光晒不到,走的人也少,路上长了青苔,所写的就是行军的过程。

这次行军,是在古田会议刚结束时发生的。在古田会议召开期间,闽粤赣三省的敌军向闽西苏区发动了第二次“会剿”,形势紧迫,所以会议只开了两天。为了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会议一结束,前委就决定由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一、三、四纵队先行出发,迅速突破北线,西越武夷山,出击赣南;毛泽东率第二纵队暂留古田,并在小池附近阻击和迟滞敌人,掩护主力北进。1930年1月7日,朱德率部经经清流、宁化县境翻越武夷山进军江西,以吸引江西敌军离闽回赣。1月16日,朱德率部攻占江西广昌县城。毛泽东在率部完成阻敌任务后,即经连城、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明溪)、宁化等县境,于1月19日经武夷山到广昌,20日在广昌击溃敌“靖卫团”,23日抵达宁都县东韶,与朱德率领的主力会合。

这首词,写于行军途中。最早见于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刊载谢觉哉《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题目为《宁化途中》,也说明是途中所写;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曾书写过《如梦令·元旦》,并有个说明:“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这里说是进军清流。从上述分析中可以说该词写于宁化、清流、归化途中是可以肯定的,当时行军路线是清流、归化、宁化,为适应词律,将顺序改为宁化、清流、归化。

朱毛分兵时,计划为朱德率部先到连城筹措给养,毛泽东率部阻击敌军,完成任务后到连城与朱德会合再返回赣南。但朱德到达连城后与毛泽东失去联络。面对敌军的进攻,朱德决定经清流、宁化向江西出击。毛泽东在完成任务后按原来计划向连城进发,途中获悉朱德已率主力开往赣南,所以毛泽东率部由连城姑田进入清流,在林畲修整时,得知朱德已进入江西,毛泽东决定西跃武夷山尽快与朱德会合,所以有“直指武夷山下”的句子。这里的武夷山,不是仅指现在常说的南平的武夷山,而是指武夷山脉。作为福建省最高的山脉,武夷山介于江西、福建两省之间,广昌瑞金等在武夷山下,福建的浦城、崇安、光泽、邵武、建宁、宁化、长汀、上杭等地也在武夷山下,从宁化到广昌,都位于武夷山脉两侧。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4)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汀县汀州镇的南寨红军体育场举行了著名的“汀州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O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汀州,即长汀县。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置汀州,州治即在长汀。元改汀州路。明改汀州府。1913年,府废。

这首词的写作与上面三首不一样,上三首反映的是红四军在闽西开创根据地的历程,这首词的背景则是红军整编与根据地基本成型之后。1930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后改为红一军团)在长汀南寨成立,全军由红四军、闽西的红十二军、赣西南的红三军整编而成。毛泽东任总政委,朱德任总指挥,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其中,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委陈毅,参谋长周子昆;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彭清泉,参谋长曾士峨;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政委谭震林,参谋长林野。全军16000人。这次整编被称为“汀州整编”。整编后,根据中央的指示,朱毛率红一军团从汀州向南昌、长沙进军,毛泽东于进军途中写下这首词,该词正式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1930年上半年,全国红军总数已达10万人,红色根据地有15块,革命形势高涨。同一时期,4月到10月间,中原地区又爆发了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军阀混战,在客观上减轻了我南方根据地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也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因而,当时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下的党中央,不懂得中国革命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否认革命需要积蓄力量,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认为进行全国总暴动以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指责毛泽东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因此是“极端错误的”。中央错误地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要求全国的红军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心城市,取得革命胜利。6月,强令朱毛率领刚整编而成的红一军团自长汀出发北上江西,夺取南昌、九江,截断长江。七月底,红一军团到达南昌附近,于8月1日派罗炳辉率部在牛行车站射击示威以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尔后即西指长沙。其时,长沙强敌盘踞,进攻中心城市企求“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行的。但当时中央要求攻占长沙,尤其是8月下旬,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并合编为红一方面军以后,中央认为红军实力大振,何况7月27日红三军团曾攻占长沙(因敌重兵反击,8月5日被迫退出),遂强令红一方面军再攻长沙。8月27日至9月12日,红军再战长沙不克,伤亡甚多。毛泽东耐心说服方面军其他领导,及时撤围,回师南下,于10月4日攻占吉安,尔后连克新喻(今称新余)、峡江、吉水等城,使得赣江南岸数十县红色政权连成一片。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5)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指挥红4军第2纵队离开古田,于1月10日左右到达林畲,居住在“诒燕第”。毛

毛泽东的诗词,在战争年代,反映战役、军事行动的不少,如秋收起义、井冈山、元旦、娄山关等等,其特点是表现了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行动,而又通俗易懂,用典比喻随手拈来,诗意豪情万丈,这首词也是如此。

词中所讲“天兵”,古时指王者之师、正义之师,在此代指工农红军。“腐恶”,是指腐朽凶恶的力量,此指国民党反动军队。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长缨即长绳子。万丈长缨,比喻强大的革命力量, 鲲鹏,该词中比喻貌似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该句表达了革命力量要战胜反动派的豪迈气概。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红一角是指黄公略同志率领红三军所建立的湘鄂赣根据地。偏师,非主力部队,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等合编为红一军团,红四军是主力,其余为辅,故称偏师。借重,倚重的意思。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意指共产党、红军所到之处,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把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都激发出来了,工农踊跃参加革命、支持革命,赣南已建立红色根据地,当时中央指令向南昌、九江进军,还要求攻打长沙,并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所以有“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一说。至于怎么打长沙,必须先执行中央指令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毛泽东诗词中的闽西情怀(6)

化名“杨子任”的毛泽东在养病的同时,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包括永定在内的闽西土地革命斗争,思考红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国际悲歌指《国际歌》,谓之“无产阶级的战歌”,末尾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英特纳雄耐尔”是“国际”的意思,含义为“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说共产主义的理想在人民大众的共同奋斗下就一定要实现。狂飙,指疾风、暴风。只要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翻身求解放的革命浪潮,其势如暴风骤雨,是任何反动势力也阻挡不了的。据臧克家先生《珍贵的“孤纸”》一文,诗人袁水拍曾请益毛泽东此词“国际悲歌歌一曲”之含义,晓以“悲壮”。

毛泽东写诗赋词,必是有感而发,以其高屋建瓴之气魄,高瞻远瞩之视野,万丈豪气跃然纸上。毛泽东在闽西留下的这四首词,生动展现了朱毛红军从井冈山出击闽西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寻求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过程,也展现了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历程。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在闽西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期,毛泽东对闽西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队伍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路线在此奠定基础,因此,毛泽东对在闽西时期的经历一定是历历在目的,他忘不了老区的人民,毛泽东当年在永定牛牯扑疗养及指导地方工作时,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诚挚相待,牛牯扑人民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的救护了毛泽东,使毛泽东终身难忘。1953年国庆前夕,毛泽东亲自交办中央办公厅,给当年救过自己的陈添裕发出请柬,请他参加国庆观礼(因走不开,陈添裕未成行,委托其堂弟赴京),可见,伟人的闽西情怀感人至深,同样的,天地长留英雄气,毛泽东诗词,让我们永远感受到伟人对革命老区、中央苏区人民的诚挚情怀。(完)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