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斯大林时代,苏联和印度关系很冷淡。 钢铁厂比莱钢厂是苏联对印度诸多援助中的一个标本。从1955年到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对印度进行了长达30几年的不间断援助,援助内容涵盖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两国还结成了准同盟关系,被认为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在苏联援助下,印度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国防工业和科研体系,打造了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力压巴基斯坦,维持着南亚霸主的地位。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1)

赫鲁晓夫

1959年2月5日,克里姆林宫正在举行一场团结的、胜利的大会。赫鲁晓夫就苏联与印度的关系,发表了热情似火、慷慨激昂的讲话。

在谈到苏联援建印度的比莱钢厂时,赫鲁晓夫用力地挥舞拳头,大吼道:让帝国主义的所有阴谋诡计都在这个高炉的火焰中烧毁吧,(掌声)让这个高炉的热量来温暖我们两国伟大的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友谊吧,(热烈的掌声)让我们的友谊像这个苏联和印度两国人民和政府共同努力而建立的工厂所冶炼的金属一样坚固吧!(雷鸣般的掌声响)

作为苏印友谊的象征,比莱钢厂是苏联帮助印度建设的大型钢铁厂,资金、设计、技术、设备都来自苏联,一期工程完成后年产钢铁100万吨,是印度工业化建设的奠基之作。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2)

钢铁厂

比莱钢厂是苏联对印度诸多援助中的一个标本。从1955年到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对印度进行了长达30几年的不间断援助,援助内容涵盖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两国还结成了准同盟关系,被认为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合作的典范”。

在苏联援助下,印度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国防工业和科研体系,打造了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力压巴基斯坦,维持着南亚霸主的地位。

01

斯大林时代,苏联和印度关系很冷淡。

虽然尼赫鲁很重视和苏联的关系,还派自己的妹妹潘迪特夫人出任驻苏大使,但斯大林很不给面子,从来没有接见过潘迪特夫人,当她是空气。

斯大林不待见的人,下面人也不会给面子,在苏联期间,潘迪特夫人的行动很受限制,只能待在莫斯科,有一次她想去中亚旅游,结果被相关部门无情拒绝。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3)

斯大林

这让尼赫鲁和他的妹妹都很受伤,他说:“我们盼望在很多方面与俄国发展友谊与合作,但我们是个敏感的民族,绝不忍受辱骂和诽谤。俄国政策的基础是,印度似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仍然是英国的仆从,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其实,斯大林并非针对印度,在他看来,第三世界国家都是垃圾(社会主义阵营的除外),是西方世界的附庸和走狗,没必要给他们好脸色看。

直到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外交战略才转变。赫鲁晓夫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并不都是西方的附庸和走狗,很多国家甚至和西方有矛盾,是重要的”反帝“力量,可以争取过来。

这样,苏联和印度关系才走上正轨,双方签订了《苏印贸易协定》,苏联向印度出口工业制品,如钢铁、石油、机器设备、建筑器材、化工产品等。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4)

1955年,赫鲁晓夫攀上权力顶峰后,更加积极拉拢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援助——苏联援助印度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就是比莱钢厂。

当时,印度全国每年钢铁产量才16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印度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钢材,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伸出了”友谊“之手。1955年2月两国签订了《苏印钢铁协议》,规定苏联向印度提供5亿卢布的贷款,派出专家,帮助印度建设比莱钢厂。

这年6月,尼赫鲁在女儿英迪拉·甘地的陪同下,对苏联进行了17天的访问,这一次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每到一地迎接他们都是鲜花和掌声,真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快感。

在正式会谈中,两国有很多共同语言,颇有相见恨晚之感,苏联甚至提出要让印度成为联合国第六个常任理事国。

尼赫鲁也很上道,在苏联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时,他把苏联花式夸赞了一番,彩虹屁吹得让人眩晕,尼赫鲁还表示要把印度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5)

尼赫鲁与赫鲁晓夫

11月,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1天的回访,老大和老二都来了,而且待了这么久,可见规格之高。期间,两国签订了《苏印技术交换合作协议》,苏联承诺向印度派遣专家、培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生产设备和大量原原材料。

此后,更多的苏联贷款和工业设备、产品进入印度。

02

苏联看好印度主要有两个原因。

印度是第三世界的代表,也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很有面子。对苏联而言,印度的这个优势对冷战中的苏联很有利用价值,当时苏联正和美国激烈争夺第三世界国家,有印度从中帮腔的话,可以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和美国搞在了一起围堵苏联,为了打破围堵,苏联有必要拉拢印度。

第二点就是经济原因。苏联重工业异常发达,产能过剩,产品销路是个问题,相反,印度体量很大,市场广阔,重工业又落后,对工业制品需求很大;另外,苏联轻工业和农业落后,生活必需品缺乏,而印度手工业发达,还出口农产品,能为苏联提供大量生活用品。

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你好同志,友谊干杯。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6)

印度工业分布图

印度还多次在国际上力挺苏联。比如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联合国开会表决要求苏联无条件撤兵,印度投了反对票;但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印度又追随苏联脚步,谴责英国、法国、以色列入侵埃及。

投桃报李,苏联向印度提供了更多援助,帮助印度建设大水坝、炼油厂以及钢铁、煤炭、电力、重型机械、冶金等基础工业,还赠送给印度拖拉机等农业机械。

1959年,随着苏联和中国闹翻,中印关系日趋恶化,苏联和印度的关系更加亲密。苏联采取”拉印抗美牵华“战略,在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援助的同时,又启动了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仅1959年这一年,苏联就提供了1.49亿卢布帮助印度建设工厂和医药厂,投资2.8亿卢布帮助印度扩建工厂,又投资1.87亿卢布帮助印度建设炼油厂。1961年苏联又向印度提供了9.37亿卢布,用于修建发电厂、炼油厂、开发煤矿和油田。

(给个参考:1961年苏联货币改革后,1美元折合0.9卢布,卢布比美元还值钱,当时苏联平均工资才几十卢布。)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7)

苏联援助的物资到达新德里机场

军事上,从1960年开始苏联不断向印度提供各类型武器,包括运输机、直升机、米格-21战机、地空导弹、坦克等。

1964年尼赫鲁去世,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和印度的关系并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好了。

中苏、中印关系彻底破裂,一度爆发冲突和战争,苏联需要印度牵制中国,印度需要苏联撑腰;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爆发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美国站在巴基斯坦一边,迫使印度更依赖苏联;最后就是在美苏争霸这盘大棋上,苏联开始处于攻势,四面出击,需要印度在国际上配合,它还想将势力深入印度洋,而这也需要印度提供港口。

截止1970年,苏联共计援助印度65个项目,主要是大型重工业项目,包括比莱和波卡罗钢厂、巴劳尼和炼油厂、兰契重型机械厂、哈德瓦重型电机厂、杜加普尔采矿机械唱、科塔精密仪器厂、10个电站等一系列骨干国营企业。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8)

1979年,苏联援印项目增至74项,到1980年,印度1/3的钢锭、1/5的电力、60%的石油、30%的石油产品、80%的冶金设备、60%的电器设备,都是苏联援助项目生产的。

至此,印度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03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印关系发展到了顶峰。

1964年,苏联与印度签订了双边武器协定,两国军火贸易合法化,苏联对印度的军火销售量猛增,从军用汽车、军火弹药到重炮、坦克、导弹、米格战机、军用直升机、运输机,甚至潜艇、军舰等常规武器,几乎无所不包。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9)

苏联邮票,图为勃列日涅夫和英迪拉·甘地通话

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2年苏联共向印度出口了1100辆坦克和500多架战机,仅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夕,苏联就向印度出口了450辆T-54/T-55坦克,150辆水陆坦克、150架苏-7B强击机、490门重型火炮,这些装备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外,苏联还向印度派遣了400名军事顾问,帮助印度训练军事技术人才,又帮助印度建设了3个米格战机工厂,手把手教印度生产和维修米格-21战机。

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夕,为了获得强有力的外援,以抗衡中国或美国支持巴基斯坦,1971年8月,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两国结成了准军事同盟关系,并在经济和军工领域展开了全方位合作。

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问印度,两国发表了《苏印联合宣言》,大秀恩爱,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与五六十年代援助侧重钢铁、机械领域不同,70年代以后苏联对印度的援助转向能源和电子领域。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10)

米格-21

不过,与经济合作相比,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

70年代,印度是苏联军火的最大购买国,军火交易额达30亿美元,印度购买的军火主要包括T-54/T-55坦克、萨姆系列防空导弹、装甲车和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火箭炮等。

1978年,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T-72坦克,并在两年后向印度提供了T-72坦克的生产线,帮助印度坦克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印度海军也从苏联采购了大量攻击潜艇、导弹护卫舰/驱逐舰、导弹快艇、海上巡逻机等装备。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对印度的援助一如既往。

此时,印度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一般机器设备它能自己搞定,所以这一时期,苏联援印主要向印度提供贷款、高精尖设备和技术,比如高级计算机、核能、航天、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11)

冷战漫画

军事方面,苏联向印度提供了伊尔-76预警机和米格-29战机,当时苏联的东欧卫星国都没有装备米格-29,可见苏联对印度的抬举。

直到90年代末苏联解体前夕,长达三十几年的援助才画上句号。

04

苏联的援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印度开展五年计划所遇到的各种关键性问题,如资金、外汇、技术、设备等,80个多个大型援印项目,涵盖了钢铁、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汽车、纺织、电子通讯等领域,为印度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军事方面,大量苏式武器和先进武器生产线的引进,提高了印度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加强了印度在南亚-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距“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梦又更近了一步。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12)

最后再提一点别的。

印度接受了苏联援助,但它并不依附苏联,也不得罪西方,而是两边周旋,左右逢源,保持着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尽管苏联对印度援助力度很大,但其援助总额远不及美国,截止1983年,美国共援助印度642.6亿卢比,占印度接受外援总额的20.1%,而同期苏联援助数额为187.7亿卢比,占印度接受外援总额的5.9%。

换句话说,美国才是印度最大的援助国,但是印度却感受不到美国的好。

苏联的援助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和军事领域,这是雪中送炭的行为,效果立竿见影,能激发印度人的自豪感,而且苏联援助很优惠,又没有过多的附加条件,很对印度的胃口。

1962年中印反击对印度的影响,为什么选择印度(13)

肯尼迪与尼赫鲁

相比较而言,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多集中在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润物细无声”,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而且美国的援助往往要反复论证,拖拖拉拉,讲求回报,还有附带条件,此外,美国不仅支持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还喜欢对印度事务指手画脚,这让印度很反感。

结果就是钱花了,还没落个好。

【参考资料】

《苏联对印度援助的剖析》

《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概况》

《冷战时期印度与苏联的关系及其影响》

《1965—1979年的苏印关系:演变过程及其动因》

《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与影响(1955-196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