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来到草堂小径,于是我们循着香味,其花朵小而疏,长在树梢处,随风摇曳,淡雅清香,常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

丁香,

绽开于百花争妍的仲春,

芳香袭人,花繁色丽,

纤小文弱,纷纭可爱。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1)

其花朵小而疏,长在树梢处,

随风摇曳,淡雅清香,

常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

于是我们循着香味,

来到草堂小径,

闻见一簇簇花团,

吐露出的馥郁香气,

想必就是杜甫诗中的“丁香”了。

丁香 / 幽香袭人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2)

千年之前,杜甫寓居草堂,在书房后种下姿态清美的丁香,一日闲适,见花鸟纷纷,触目成诗,咏出:“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丁香长出了灿烂的花枝,杜甫不禁近距离欣赏了丁香,甚至还看见了叶片上茸茸的细毛。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3)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4)

清淡素雅的丁香,柔弱、枝繁,外朴而内秀,色或紫或白,虽无浓艳之彩,但却幽香袭人。

即使夜晚丁香花凋谢,也丝毫没有对自己的凋零感到遗憾,反而散发出犹如兰麝般的迷人香气。

丁香 / 良药秘方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5)

《日华子》云:“丁香,治口气,所以郎官含之。”人人只知丁香的幽然香气,却不知它竟然还是古代化解口气的良药秘方!

丁香最初为唐朝人熟知,并不是树枝上新鲜的丁香花,而是用作药材香料的“丁香”。因药材丁香颜色深褐,样子丑,但气味芬芳,故称之为“鸡舌香”。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6)

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记载:“ 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由此可见,百官在皇帝面前一边奏事,一边嘴里含嚼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然成为当时朝臣之间的日常之事了。

丁香 / 解却心结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7)

历代文人咏丁香诗,大多典雅庄重、情味隽永。常以丁香结来隐喻解不开的愁怨。

李商隐在《代赠》中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一树丁香,含苞未放时最美,但心情却如同丁香结一样郁结不开,也不知那破除忧愁的春风,到底什么时候能吹来呢?


远离尘俗的陆龟蒙,亦在《丁香》中诗云:“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如果有一天谁能发现并解开丁香心中那个结,必然能释放自己的情怀,借春风绽放自己的才华。

翠叶碧茎柱顶花:丁香细叶带浮毛(8)

又如同戴望舒笔下,那位似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蒙蒙细雨中,娓娓诉说那一缕丁香幽的故事...

世人常说丁香愁怨、郁结,其实它最喜阳光,不媚俗,不张扬。若有一天见到了热烈盛开的丁香花,想必再大的心事也会跟着释怀吧!

草堂盛开的丁香,

虽无花开成海之势,

却与草堂内的竹径茅舍,

有着相映成趣的雅致。

立夏时节,

快跟堂妹儿一起,

来草堂流连忘返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