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经之美:这样品读更有味道
赏析诗经之美:这样品读更有味道复旦大学哲学硕士、独立音乐人林栖,源于对于《诗经》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试图想用现代的语言方式,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多学科多角度品味《诗经》之美,传递中国古典文化的隽永魅力。那么,究竟该如何阅读品味《诗经》呢?但当我们真的翻开一本自以为熟悉的《诗经》,又不免会有一种陌生的感受。毕竟这些文字已经历经了近三千年的沧海桑田,漫长年岁的磨洗让它们的意义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许多文字的读音也与当下大不相同了。很多人初识《诗经》,正是这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心感受。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诗经的解读与吟诵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是先民发自内心所吟唱的质朴抒情歌谣。对于这部经典,大家一定有所接触和了解,似乎并不陌生。
但当我们真的翻开一本自以为熟悉的《诗经》,又不免会有一种陌生的感受。
毕竟这些文字已经历经了近三千年的沧海桑田,漫长年岁的磨洗让它们的意义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许多文字的读音也与当下大不相同了。
很多人初识《诗经》,正是这番“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心感受。
那么,究竟该如何阅读品味《诗经》呢?
复旦大学哲学硕士、独立音乐人林栖,源于对于《诗经》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试图想用现代的语言方式,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多学科多角度品味《诗经》之美,传递中国古典文化的隽永魅力。
林栖认为,在阅读时应该保持一颗简单的初心。
让心境回归到最初的单纯
《诗经》的形成距离我们当代人已经超过两千五百年,这是一段漫长而悠久的岁月。
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近现代的科技发展,所赋予我们当代人的心理本质已完全不同于两千多年前的先民。
无论是思维模式、心理结构,还是知识经验的诸多积累,我们都已经不再那么“单纯”,拥有了许多“前见”。
如何抛开这些已经附加于我们的“前见”去单纯地品读理解《诗经》,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前提。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几千年后变的更“复杂”、更“聪明”的我们,相比古人少了许多非理性的强烈情感、想象和体验。
历史知识的沉淀、现代科技的发展都让我们对世界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些许冷漠,失去了许多唯美而富有诗意的迷人幻想。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保持初心,即试着让自己回归先民那样单纯如同白纸一般的心境,然后再去细细品味《诗经》,或许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和路径。
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逐渐变得愈加单纯清澈。
《礼记》有云:“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讲,阅读《诗经》可以让人变得简单温柔,敦厚质朴。
这或许也是我们当代人在阅读《诗经》这本先民的诗集时最珍贵的收获。
从文学的角度保持初心
同样,从文学的角度品读《诗经》,我们也应该保持一颗单纯的初心。
文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诗歌文学,时到今日已经积累了诸多创作技巧。这些套路和模式作为精致的文学技巧,甚至成了非常专业的学问。
此外,单就《诗经》的文学创作而言,还有历来为人所熟知的“赋、比、兴”。
但是当我们品读《诗经》时,则需要明白,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在创作这些淳朴诗歌时,却并不知道“赋、比、兴”,更不懂所谓作诗的“格律”等概念。
因此当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品读《诗经》时,也要抛开“前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单纯”。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是先民中的寻常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劳作。
因此,这种见物起意,有感而发之作,源于一种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一唱三叹的抒情表达,然后再配之以音乐曲调,加之以肢体舞蹈。
这样的创作过程,并没有后世如此复杂的文学技巧考量,而是一番充满了单纯与质朴的创作过程。
所以,我们当下人也应该尽量保持初心,试着站在古人的创作角度,去理解体验这些诗歌的内涵。
更重要的是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情绪,而不必刻意地拘泥于纷繁复杂的文学技巧,逐字逐句地套用分析《诗经》反而会不得要领。
饱有亲近感受自然的心境
《诗经》中大多篇章的创作灵感和抒情源泉都源于自然的花草、动物、昆虫、飞鸟。
古人与自然间的紧密关系与我们当下人也是完全不同的。
远古的先民没有庞大高效率的机器,没有工厂流水线,没有百货商店和网上购物。
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自然里,慢悠悠地感受季节的更替与冷暖的变换,利用自然中的纷繁造物来装点生活、自给自足,再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反馈养育他们的大自然。
古人与自然间的接近程度和深厚情感令我们当下人望尘莫及,所以当他们:
见到田野里的葛、桑叶上的蚕,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身上所穿的衣裳,就是由这些天然美好的动植物制作而成;
见到空中南飞的雁群,就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秋天的到来;
见到鲜艳烂漫的桃花,就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春天的来临。
现代发达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隔断了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物质性的商业生活高度发展,例如:衣服都在商场网店购买;智能空调让生活环境四季如春;手机电脑屏幕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和注意力。
这些都使我们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是当代人与古人在生活上的巨大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不及古人之处。
正因如此,先民写诗的素材极其丰富多彩,亲近的大自然成了灵感的源泉。
相比之下,天天呆在高楼里玩着手机、看着电脑,吃喝不愁的我们,就显得匮乏了许多。
所以在阅读《诗经》时,我们也应该保有一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心境,才会发现原来人类的情感联系着周围的一切。
(以上配图来自插画师小露)
以一颗初心,去体会诗经的美,这应该也是200集专辑《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的魅力所在吧。
该专辑在诗词日课上线二个多月的时间,就有近万人签到免费收听。对,你没看错,只要坚持天天签到,就可以跟着林栖老师免费学习。
试听音频▼
看看学员们怎么说
诗享君:好听的东西,更值得坚持和拥有!
诗享君:再次学习,应该就是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吧!
诗享君:保持初心!亲近自然!品读《诗经》,让我们变得单纯而快乐!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200集音频,目前已更新至140集,全网更新进度最快。
已有很多林老师的粉丝像追剧一样,迫不及待地等着看最新的内容了。
粉丝福利来了!独立音乐人林栖老师,是像素棱镜乐队的吉他手,平日里还是撸猫一族。快看!哪一张照片最吸引你!
好了,福利发放完毕。
诗享君最后想说的是:
坚持签到!是一种习惯!
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精神!
长按下方二维码
立即签到 免费学习
↓↓↓↓↓
点击【阅读原文】跟林栖品读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