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因此,赵云之前的那番话就能理解,对当时蜀汉政权来说,最主要也是最合适的敌人是曹魏。在拿下西川之后,法正给刘备提供一个北部战略,先取汉中,以汉中为基点攻击陇西等地,随后进吞关中占据整个西部。这个策略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的主要战略,刘备一开始按照这个方略走,让他的蜀汉政权得到一个良机,可此时他随意改变自己的战略方向,放弃西部,选择在东部发动这么一场战争,就算是他打赢夷陵之战,在北部曹魏的压力下,他也没有能力侵吞东吴。 凤雏归刘刘备三兄弟在拿下汉中之后,蜀汉形势到底有多好呢?其实在汉末之后,西川是相对封闭的地方,也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因此这里的人力物力资源相对丰富一些,在刘备已经打完汉中战役后,他东征前又在全国征发部队,刘备这次东征的主力主要是来自三个部分,其中中军主力是他的核心战力总共4万人,黄权督领江北军队1万5千人,花费重金在武陵等地雇佣的蛮兵1万。可他这次的军队并非是全国的兵力,在他被陆逊击

三国之中,蜀汉实力最弱,他们地盘最小,人口最少,根本没有办法与其他两个大国对抗。刘备依托着孙权的势力,连续拿下西川与汉中,当时天下的形势,曹魏在北方巩固自己的政权,东吴经历赤壁之战后,也已经在江东稳定自己的政权。刘备成功抓住这个空档,顺利在西南开创自己的政权,在他入主西川之后,手下人才济济,尤其在汉中打败曹操,彻底取得汉中的控制权,蜀汉当时的形势非常好。

可谁都没有想到,从刘备继位称王到称帝,前后也没有几年的时间,蜀汉政权遭到重大打击。东部陆逊打败刘备,蜀汉的势力被压回到夔门以西,北部曹魏的军队还盘踞在长安等地,随时有可能入侵汉中,南中等地也不断有人反叛。说到底,蜀汉的容错率实在太低,它们先天立国的资本不足,和其他两国有着明显的差距。汉中之战,根据《三国志》中的描述,曹操的主力与刘备没有真正爆发大规模的决战,双方是在这里打起消耗战,随后曹操将汉中的民众全部迁走。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1)

蜀汉得到的只是一个空的汉中,他们为打赢这场战争已经耗尽自己的国力,可随机刘备就贸然选择进攻东吴,对于他这个决定,朝廷里面很多人是不支持的。其中赵云都果断上前劝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动吴自服,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在《三国志》中这番话是赵云生涯里面最重要的一番话,他平日里非常谨慎,很少会直接违背刘备,可这次连赵云都看不下去,朝中众臣是不支持他东征。

这次谁都没有能阻止刘备,关于他这次东征的真实目的,除了是为关羽报仇以外,他还是想把江陵给夺回来,因为没有江陵,蜀汉就没有向外发展的根据地。现在去夔门等地旅游的人应该能发现,这里根本无法让大军自由进出,必须要在江陵等地建立一个根据地。出于这个原因,刘备贸然发动东征,直接就葬送掉蜀汉的大好局面,因为这一战蜀汉不仅损失国内的精锐军队,好不容易积累出来的人才也受到严重打击,众多能臣名将死在战争中。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2)

刘备三兄弟

在拿下汉中之后,蜀汉形势到底有多好呢?其实在汉末之后,西川是相对封闭的地方,也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因此这里的人力物力资源相对丰富一些,在刘备已经打完汉中战役后,他东征前又在全国征发部队,刘备这次东征的主力主要是来自三个部分,其中中军主力是他的核心战力总共4万人,黄权督领江北军队1万5千人,花费重金在武陵等地雇佣的蛮兵1万。可他这次的军队并非是全国的兵力,在他被陆逊击败后,全军覆灭自己带着残兵逃回白帝城。

当时诸葛亮又在全国进行动员,巴西等郡征发军队五千多,江州等地的赵云也带兵前去支援。从这些可以估算出,在经历一场汉中鏖战,几年后蜀汉又拥有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单单是可以直接征集的军队就在十万上下,这个动员能力是要超过东吴的,曹魏在西部地区也没有办法征集这么多军队。而之前汉中打完后,根据记载蜀汉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差不多全国民众都上阵,可在几年内他们就立马恢复过来,益州的底子确实是非常好。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3)

凤雏归刘

因此,赵云之前的那番话就能理解,对当时蜀汉政权来说,最主要也是最合适的敌人是曹魏。在拿下西川之后,法正给刘备提供一个北部战略,先取汉中,以汉中为基点攻击陇西等地,随后进吞关中占据整个西部。这个策略也是后来诸葛亮北伐的主要战略,刘备一开始按照这个方略走,让他的蜀汉政权得到一个良机,可此时他随意改变自己的战略方向,放弃西部,选择在东部发动这么一场战争,就算是他打赢夷陵之战,在北部曹魏的压力下,他也没有能力侵吞东吴。

曹丕已经看到吴蜀交锋会给自己带来好机会,他在荆州等地集结军队,随时准备出战。可以说这场战争无论吴蜀谁赢,最终得利的都是曹魏,蜀汉的家底虽然还不错,但刘备把全国资源在这里白白浪费掉,自然让蜀汉很难再有所作为。诸葛亮在当时本有机会劝阻刘备,可以避免蜀汉的中衰,但当时孙权那边特意让诸葛瑾来促成联盟,由于亲戚的关系,诸葛亮不好再说什么,可他心里也清楚这场东征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此时的他无比想念法正,还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止主上东行也,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蜀汉和汉中哪个重要?先取西川再夺汉中(4)

诸葛亮北伐

从夷陵之战爆发的因果,我们能够看出蜀汉好局被毁,主要还是他们的大战略失误,刘备并非是一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他之前在北方发展,由于自己缺乏战略的眼光,在各地漂泊。等后来他得到诸葛亮,法正这些有战略头脑的人,这才迅速崛起,在蜀汉立国期间,刘备没有犯任何大方向的错误,可他在立国之后却犯下这么大的错误,这也是与他当时的年龄有关。

那时的刘备已经年纪非常大,即便自己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地方诸侯成为皇帝,可他也明白,自己没有几年可以活,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从头到尾都保持精力的人。他的野心没有随着自己的年龄而衰败,可留给他的时间没有多少,为此他会着急去建功立业,于是就有了这场失败的东征。此外,蜀汉立国的不足也体现出来,法正,关羽这些内外重臣,在刘备称帝前后死亡,他们的早死,蜀汉内部人才储备不足,没有人及时顶上,只能靠着诸葛亮自己来支撑,这也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因素,正如诸葛亮所说,要是法正在,就算不能阻止东征,有法正跟着东征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参考文献《三国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