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滨路22号在哪里,请回答重庆沙正街136巷
重庆南滨路22号在哪里,请回答重庆沙正街136巷年过耄耋,覃玉珍的耳朵已不灵便,腿脚不再利索。见到分别几十年的老邻居,她却兴致盎然地摆起了老龙门阵。“不看书、不读报,每天晚上数号票。”一句逗趣的话,将所有人的思绪都拉回那条旧平房组成的居民老街。年纪最大的覃玉珍婆婆回忆当年136号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忆:“我们睡着凉板数星星”“大家好,你们还认识我吗?”1月20日中午,重庆大学对面一家小酒楼里,老人覃玉珍站在席间,一句话问毕,眼眶已经湿润,身旁几十个声音整齐地回答:覃嬢嬢。覃玉珍今年已88岁,是当天136号巷能够到场的唯一一位“老辈子”。40多年前,这些坐在她身旁的中年人大多都还是孩子,而今,孩子们早已为人父母、甚至当上了婆婆爷爷,带来了自己的孙子、孙女。
“请不要担心,让我们一起歌唱,把所有回忆,都深深地埋在心底……”屏幕上喃喃吟唱的韩语插曲响起,人到中年的许芳泪流满面。去年12月底,她刚追完了这部名为《请回答,1988》的韩剧。剧中,没有轰轰烈烈爱情和荒诞离奇的转折,小巷中几户普通人家家长里短却真挚感人的故事,数次触碰到她的泪点。
因为许芳自己就长在一条这样的巷子——沙坪坝区沙正街136巷(以下简称136巷)。一个月前,老邻居通过微信“口口相传”,计划在1月20日“大寒”这一天 ,来一次暖心相聚。这,一下子将许芳带回了40多年前的那条老街:用水龙头冲房子降温的洪叔叔、漂亮而历害的娃儿头蹇丽和顾幺妹、经常帮大家做木工活的王木匠叔叔、几岁就能把板凳举过头顶的小大力士“许二盆”,公共水龙头、露天凉板和一大清早打得拍拍响的烧饼店……
沙正街136巷70年代老照片
记忆:“我们睡着凉板数星星”
“大家好,你们还认识我吗?”1月20日中午,重庆大学对面一家小酒楼里,老人覃玉珍站在席间,一句话问毕,眼眶已经湿润,身旁几十个声音整齐地回答:覃嬢嬢。
覃玉珍今年已88岁,是当天136号巷能够到场的唯一一位“老辈子”。40多年前,这些坐在她身旁的中年人大多都还是孩子,而今,孩子们早已为人父母、甚至当上了婆婆爷爷,带来了自己的孙子、孙女。
年纪最大的覃玉珍婆婆回忆当年136号发生的点点滴滴
年过耄耋,覃玉珍的耳朵已不灵便,腿脚不再利索。见到分别几十年的老邻居,她却兴致盎然地摆起了老龙门阵。“不看书、不读报,每天晚上数号票。”一句逗趣的话,将所有人的思绪都拉回那条旧平房组成的居民老街。
许兵是老街坊记忆中的“许二盆”,5岁那年,他被大人们“诓骗”显摆力气,一口气举起比自己还高出一头的木凳,呆萌的样子成了全巷子茶余饭后的笑料,直到今天仍被清晰地定格。而今年,他已经51岁。
在许兵的记忆中,136号巷是童年时的天堂。那时的日子很清苦,却异常地快乐。
巷子里,只有1个水龙头,洗菜、做饭都要排着队来。夏天,小男孩们就集体穿着“火烧”跑到水龙头跟前洗冷水澡、打水仗。
三十多年后再相见,老街坊们依然非常的熟悉,谈笑风生.
重庆天热,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空调,大家就搬出凉板、搭好床,上百号人在露天坝打通铺。晚上,孩子们躺在凉板上,一边听大人讲光怪陆离的故事,一边盯着漫天的繁星,一遍遍地细数,数不清,又重来。
王晓川比许兵大几岁,对老巷子的记忆更加细致。那时,过年家家户户都会炒胡豆、花生,一小锅河沙,这家炒了那家用,直到满院子都飘荡着扑鼻的香气。小孩子们一闻到,就想要流口水。
王晓川发言
那时的邻里不分你我,张家孩子可以任意到李家、王家吃饭,甚至都不需要打招呼。过年过节,大家做好了咸菜,就挨家挨户互相品尝,你的甜、我的香,热乎得不得了。不过,那时定量供应,生活困难,所有人都缺肉、缺荤。哪家吃肉,大家都会自觉地不掺和,但锅里的肉香,却可以飘满整个院子。
当然,巷子里也有“土豪”。巷子里的洪家是唯一住着私房,有单独水龙头的人家。王晓川和院子里的孩子都记得,夏天歇凉,其他人家都只能用盆子接水冲一冲地面,降一降暑气,只有洪叔叔可以奢侈地用水龙头冲房子的外墙,给整个房子降暑。孩子们都听过父辈们啧啧的羡慕声,这得费多少水啊!
温情:“邻里邻居就是一家人”
“那年,那年,是我们共同的从前;那年,那年,我们说过再见。”
洪炜便是“土豪”之家的后人。半个多月前,他得知老邻居聚会的消息后,碰巧在微信上听到一首叫做《回到那年》的歌曲,便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学了下来。聚会时,他打开手机做伴奏,合着大家的掌声节拍,唱完了这首应景的歌曲。唱罢,他悄悄地拿出纸巾,擦拭了被雾气打湿的眼镜。
洪炜有感而发演唱了一首《回到那年》为大家助兴
听到“土豪”的名声,洪炜哈哈一笑。他说,当时因为父母都是正规单位的职工,爷爷奶奶也早已过世,家里还只有两个孩子,所以相对来说,自家的日子稍显宽松一些。
“实际上那时,哪一家都离不开邻居的帮衬。”洪炜说,因为父母是双职工,白天家里就留下两个孩子没人照顾,他记得,自己7岁多时候的一个中午,为了给自己和弟弟热午饭,他搭着凳子,爬上灶台点燃煤油炉子,晃晃悠悠地放下锅,差点把炉子打翻。而这一幕,被路过的邻居、当地派出所的蹇所长看到,蹇所长立刻帮他把炉子关掉,然后领着两个孩子到自己家里吃饭。洪炜说,当天蹇叔叔数落了他一阵,告诉他这样太危险。但在两个孩子听来,心头却是暖暖的。
“整个巷子是一条心,谁有事,都会帮一把。”覃玉珍接过了洪炜的话头。老人回忆说,当时自己的老公在外地工作,家里条件也比较困难。差不多50年前,自己怀上第四个孩子,那天在家,她突然出现临盆的征兆,丈夫不在身边,一下子慌了神。
事情很快被邻居们知晓,邻居郭老师(原7中教师)立即找人将覃玉珍送到了医院,顺利地将孩子生了下来。覃玉珍记得,当时医生很严厉地批评了她,太危险了!孩子的头都露出来了,为啥不早点来?
所有参加聚会的老街坊举杯庆祝
“那个孩子就是我。”许兵说,那时的老邻居,就好像一家人,亲切得不得了。
比如木匠王叔叔,家里原本就有5个孩子,却还做起了“孩子头”。每天晚上,王叔叔都喜欢到附近的学校看露天电影,别家的大人们却没有这样的雅兴。于是,孩子们总是缠着王木匠不放,他经常是拖着一大帮巷子里的孩子,浩浩荡荡地出发看电影。
王木匠还有一双巧手,谁家房子有问题,家具坏了角,他都提溜着工具,上门义务帮忙。说起父亲,王木匠的女儿王全英回忆说,当时院子里只有一个水龙头,但却紧贴着水沟,大家用起来十分不方便。于是父亲便动手将水龙头迁移到空地当中,还顺带搭了一个水槽。
“不仅互相帮衬,还谁也欺负不了。”许芳回忆说,小时候有几个小混混到家里来找麻烦,赖在家里不走。当时母亲不在家,吓得自己和姐姐们躲到了邻居家里,隔壁的卢家妈妈赶紧跑去找到派出所的蹇所长。蹇所长一到现场,就给混混们上了一场法制课,三下五除二就让几个混混落荒而逃,再也不敢来生事。
活动的发起人许芳(右)代表发言
散席:“缺少的是一份热乎乎的情”
沙正街136巷的老街坊们,在分别三十多年后重聚。
136巷的邻里温情,让人羡慕,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巷子里的25户居民因为各种原因,陆续搬离。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拆迁改造,老巷子已经不复存在。
“我家是第一个离开这里的。”洪炜说,大约1981年,他们家便搬离了老巷子。虽然搬去的地方仍是一个家属院,但住在楼房中和住在巷子里却有千差万别,再也找不回邻里邻居的热乎劲。他唏嘘叹息,自己的人生走过了54个年头,在老巷子里的那15年是最纯真,最快乐的时光。
洪炜永远记得,自家刚买电视机那会,电视台放映了一部国产电影《狼王的战斗》,邻居们将十来个平米的房间挤满,甚至还在院里搭着凳子趴着窗户观看的盛景。
“住好了,吃好了,反而觉得缺了什么。”已经抱了孙子的王晓川仍无比怀念儿时的乐园。她说,高楼大厦独门独户,邻里之间几乎没有往来,虽然如今的生活条件是那时无法比拟的,但缺少的,却是一份热乎乎的温情。
搬离老巷子之后,邻居们几乎断了联系。但上个月,当大家听说了要组织老邻居聚会后,巷子里的25户人家,无一例外地第一时间响应了“号召”。
“我们又搬回来了。”陈秀群是为数不多搬回旧址的老街坊。当年136巷拆迁后,大部分街坊都在原址得到了还迁房,但却极少有人搬回来居住。陈秀群搬回来的理由很现实,这里对口的小学很不错,为了孙子读书,他们一家才回到了巷子里。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文 任君/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