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因为一个好校长而崛起:那位建大的老校长
一所学校因为一个好校长而崛起:那位建大的老校长一如40年多前的他一样,于舞象之年西出阳关入伍锤炼;而后命运的垂青,让这位年轻人来到了古城西安,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泥工艺专业。担任建大校长的最后一年,徐德龙给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写了一封信。鼓励学生们大胆走出去,在全国的舞台上追寻理想、实现理想。一代大师逝去,留给社会、学术界和他最爱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却是“双眼欲穿无音讯,衷肠与谁诉?”一“喜欢,并不意味固守;追梦,就得展翅飞翔。”
“双眼欲穿无音讯,衷肠与谁诉?”
多年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众学子跨出国门,征战于国际赛场。校长徐德龙心绪难平,一首《卜算子·盼望》,跃然指尖。
如今,天妒英才,建大的这位老校长因病而逝,享年66岁。以“贤者,多才也,有善行”而定,故先生一生,不愧大师之谓。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66载岁月,修短故天,徐德龙却活出了精彩——于业造诣登峰造极;于师桃李满天下;于校长领建大而百花齐放……
9月25日,秋日微凉。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这位建大的老校长、工程院的院士,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一代大师逝去,留给社会、学术界和他最爱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却是“双眼欲穿无音讯,衷肠与谁诉?”
一
“喜欢,并不意味固守;追梦,就得展翅飞翔。”
担任建大校长的最后一年,徐德龙给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写了一封信。鼓励学生们大胆走出去,在全国的舞台上追寻理想、实现理想。
一如40年多前的他一样,于舞象之年西出阳关入伍锤炼;而后命运的垂青,让这位年轻人来到了古城西安,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泥工艺专业。
行走在路上,从未有过真正的驻足停歇,也成为徐德龙一生的写照。
而早时的经历,更让他在专业领域上的探索,永远保持着一份不满足——“我对科学和真理一直充满着敬畏感,在他的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小学生。”
大四时,徐德龙便曾主持过一个名为“双层流态化烘干机项目”。同年,他的毕业论文“双层流态化烘干机”被选入《水泥生产技术》一书。
全国建材科技大会和原建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的双料加持,为徐德龙在建大的四年学业生活划上了一个句号。
如此高才,建大亦珍之惜之。1976年仲夏,徐德龙留校任教,继续着与建大的情缘。
重情如他,徐德龙对于建大的感情,显然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即便数年之后,他先后在南京、德国、沈阳等地继续深造,成绩不俗。在受到德国导师的多次挽留后,依旧回到了西安,回到了建大。
这一待,便是近二十载。
二
“每次上台还没发言,活动现场就能沸腾。掌声永远最热烈,气氛最高涨。”
在建大人眼里,徐德龙如父辈般,他出现的地方,便有家的感觉。
这个过程,贯穿于他担任教研室主任、粉体工程研究所所长、材料系系主任、常务副校长、校长的始末。即便后来卸任校长,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我憧憬着你们,如我的孩子,即将展翅,遨游长空。而我,就在这里,凝望着你们,祝福着你们。”
1998年,徐德龙从何保康手中接过了建大的担子,成为新一任校长。也正是何保康教授,多年前对远在德国求学的徐德龙家书不断,让这位“继任者”最终选择归校。
这副担子不轻。
1998年的建大“风雨飘摇”。作为“建筑老八校”中的一员,先是与“211”擦肩而过;尔后因冶金部撤部设局,从隶属冶金部重点大学的骄子一夜之间被划转到地方,一时满眼寂寥。
而经费的不足、部分专业设置过时、人才的流失、生源受限于教学环境等等,都是火烧眉毛的问题。
很快,建大开展了一场为期数月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大讨论。一个共识很快达成——学校的根本出路,不在于隶属关系,而在于自身建设。
随后,徐德龙所在的校领导班子,提出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
六大奠基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相继启动……
很多年后,有人回溯这个阶段的建大,感叹了一句“西安建大这艘巨轮,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开始了艰难且富有诗意的二次创业历程。”
三
建大并未颓势。
在校产发展方面,徐德龙亦有得意之作。
在他的主导下,学校竞拍收购大型破产企业原陕西钢厂,兴办独立学院——华清学院,创建科教产业园区,带领学校走出了一条“企业做大做强,资源支撑办学,学校引领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
据建大校友回忆,那天在雁塔南侧的曲江宾馆,经过激烈角逐,当拍卖师的木槌落下后,徐德龙激情万状,泪花都在眼眶里打转。如今,华清学院位列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列,连续数年占据西北地区第一位。
作为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建大在徐德龙手中并未单腿前行。在文科方面,亦有着创新突破之举。
贾平凹(左三)前来吊唁
2003年,贾平凹从徐德龙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担任建大人文学院的院长一职,让外界颇为意外。
此前曾有多所高校聘请贾平凹去做教授,后者写下“百无聊赖何言教,一事无成怎作授”,一概以拒之。而在徐德龙的争取下,建大与平凹达成了深度合作。除了任院长,建大还设立了"贾平凹文学基金",用于人文学院,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
徐德龙与贾平凹两个跨领域的人,在相交中惺惺相惜,成为佳话。
挚友离世,贾平凹写下“龙行千里兰州西安北京处处遗泽留惠 德声高隆教学科研行政事事建功立勋”,殷殷之情,溢于纸上。
四
徐德龙更是一位勇士。
以一己之力阻挡国外水泥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成功开发出高炉矿渣水泥的加工工艺,为国家挽救百亿资产;在江苏沙钢集团、山西长治钢铁集团、山东莱芜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中,由建大设计建成的数十条矿渣水泥生产线,在环保和社会效益上屡创佳绩……
以至于,心怀感念的不少水泥企业职工,每逢春节都会来西安给徐德龙拜年。
校长、院士的背后,他更喜称自己为平民。
奔走于全国各地水泥厂,徐德龙带着技改的魔杖,让一家家企业起死回生。而他,永远是水泥满身脸满灰。曾有领导看不过去,只得转而训斥水泥厂厂长:“徐老师是教授,你们怎么把他当劳力使?”
而徐德龙,转身又出现在了另一家水泥厂的车间……
如今,大师已逝,斯人空悲切。
一位建大学子留念缅怀,“记得徐校长生前常爱引用的一句诗,‘杜鹃(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以其人生道路与学校的发展历程相比,都是前进中充满了悲壮激昂而执着如一的意味。”
徐德龙曾给学生们说过,“我们那时候没有书读,条件不好。现在你们条件改善了,要多读书,读好书。要把一本书读厚,发掘里面的知识,再把一本书读薄,提炼自己的东西。”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而今薄文一篇,缅怀大师徐德龙。先生千古。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