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父母如何调整孩子游戏时间(做个有趣的父母)

父母如何调整孩子游戏时间(做个有趣的父母)接着假装用坏妈妈的粗大嗓音说:“我是一个坏妈妈,我觉得要对这个孩子凶一点,打她屁股几下她才会起床!”“两个妈妈吵架”:有一天,华川用前面的游戏把孩子叫醒了,但孩子还是躺在床上发脾气。华川告诉孩子:“不好了,坏妈妈要出现了。”“器官醒了”就是文章第2节开头那个游戏。“找脑袋”:故意隔着被子摸孩子的身体,假装找不到孩子脑袋在哪。捏捏孩子的大腿说:“这是你的脑袋吗?咦,这个脑袋怎么这么长呢?”摸摸孩子的屁股,故意说:“z合理圆圆的,一定是你的脑袋吧,咦,怎么闻起来有点臭。”孩子被不停地捏来捏去,最后总会笑着醒过来。

这篇文章的游戏来源于华川原创书籍《游戏,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

5、用游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 “拥抱和悄悄话”、“量身高”、“器官醒了”、“找脑袋”、“两个妈妈吵架”游戏应对哄睡问题:

“拥抱和悄悄话”:早上教孩子起床时,可以提前十分钟轻轻拥抱一下床上的孩子,然后再孩子耳边轻轻地说:“小朋友,你的梦做完了没有?还没醒还在做梦?没关系,你还可以睡一小会,一小会后,妈妈再来叫你。”

“量身高”:“宝贝天亮了,你又睡了一个晚上,是不是长个了呀?来,妈妈给你测量一下。”然后就用手指在孩子身上测量,从脚指头量起,一直量到孩子的额头。这种轻轻的触碰,会慢慢将孩子唤醒,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醒来,自然没了起床气。

“器官醒了”就是文章第2节开头那个游戏。

“找脑袋”:故意隔着被子摸孩子的身体,假装找不到孩子脑袋在哪。捏捏孩子的大腿说:“这是你的脑袋吗?咦,这个脑袋怎么这么长呢?”摸摸孩子的屁股,故意说:“z合理圆圆的,一定是你的脑袋吧,咦,怎么闻起来有点臭。”

孩子被不停地捏来捏去,最后总会笑着醒过来。

父母如何调整孩子游戏时间(做个有趣的父母)(1)

“两个妈妈吵架”:有一天,华川用前面的游戏把孩子叫醒了,但孩子还是躺在床上发脾气。华川告诉孩子:“不好了,坏妈妈要出现了。”

接着假装用坏妈妈的粗大嗓音说:“我是一个坏妈妈,我觉得要对这个孩子凶一点,打她屁股几下她才会起床!”

紧接着,好妈妈用温柔的声音说:“我相信这个小孩会自己起床的,我不允许你打她。”

坏妈妈说:“我不相信她会自己起床,你看她还一动不动呢!”

孩子不希望好妈妈输给坏妈妈,就自己起床了。

叫孩子起床是一个特别大的难题,需要父母运用自己的智慧经常变化游戏来帮助孩子愉快起床。当然充足的睡眠是愉快起床的基础。

父母如何调整孩子游戏时间(做个有趣的父母)(2)

  • “哈哈大会”、“乖宝宝和怪宝宝”游戏应对无理取闹、突然发脾气:

当我们感到气氛有点不愉快、孩子似乎快要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装好奇地说:“现在感觉有点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对劲,嗯,看来必须有人哈哈大笑才行!你先来还是我先来呢?”

遇到孩子突然发脾气,华川会说:“咦,我的女儿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是不是魔法师把我的乖宝宝变成了乖宝宝?是不是你把我的乖宝宝吞到肚子里去了,快把我的乖宝宝吐出来。”然后夸张的揉孩子的肚子,假装要去掰开孩子的嘴巴,孩子被逗笑,情绪就逐渐好转了。

  • “紧张测量器”、“糖果冥想法”缓解恐惧和紧张:

紧张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我们不排斥紧张,但是需要处理过度的紧张。告诉孩子紧张害怕最高分是10分,跟孩子一起演练不同分数紧张的表现。

比如10分害怕紧张,会面部变形,浑身发抖。以后每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你就握着孩子的手问他:“你现在紧张害怕是几分?”如果分数很高,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假装赶走什么东西的样子来帮助孩子赶走一些紧张。

在等待某一种让人紧张的事情时(比如验血),可以准备一点糖果让孩子含在嘴里,缓解紧张的情绪。

父母如何调整孩子游戏时间(做个有趣的父母)(3)

  • “一起哭”、“我需要一个你的拥抱”应对哭闹和失控:当你对孩子一直哭感到无力的时候,你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哭。孩子不解的看着你的时候,你可以趁机对孩子说:“我需要你一个拥抱。”

孩子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非常容易情绪化,有时候会哭到失控,无法自拔。讲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

当家长说:“我需要你一个拥抱”时,是把自己放在求助者的位置上,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和行使权力,孩子会在这种请求中获得一种力量感。

  • “重新演完”缓解后悔和失落情绪:一个7岁的男孩,在学校跟另一个孩子发生争执,被老师误解而受了批评。孩子感到非常委屈和后悔,当时没有跟老师解释清楚。

这时候,父母可以陪孩子重现当时的情景,让孩子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步骤把需要跟老师解释的语句清楚地表达出来。下次遇到类似的场景,孩子就知道应该如何勇敢、正确的应对了。

6、用游戏建立好习惯,提升自控力

“聊天的小枕头和小被子”“睡觉木头人”游戏哄睡: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是不愿意躺好,华川就对孩子说:“我好像听到小枕头和小被子在聊天呢!小被子说我好冷啊,希望主人紧紧抱着我睡觉。小枕头也说,我也希望跟主人一起睡觉。”

女儿听到妈妈模仿得很想,就立刻上床躺好。

当孩子躺在床在睡不着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玩123木头人的游戏吧,123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眼睛眨呀眨。”孩子偶尔犯规也没关系,多玩几次,孩子就高兴地睡着了。

“编故事”引导孩子说出真相:有位妈妈接到幼儿园通知说孩子在幼儿园打人了,这位直接问孩子:“你是不是在幼儿园打人了?”孩子一听到妈妈说这个故事就心情不好。

于是妈妈就编了个故事:“小明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左手和右手,左手和右手经常和小明一起玩,还帮助小明吃东西,摔倒了还帮助小明站起来。可是有时候小手宝宝们也会调皮,连小明都管不住。比如,小手宝宝打人了,大家都说小手宝宝是坏宝宝,,小手宝宝很难过,它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你猜接下来小手宝宝会怎么说?

当孩子进入故事情节时,心情是完全放松的。思路更容易被打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