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夹球游戏幼儿园:合阳县中心幼儿园教师杨俊绒
户外活动夹球游戏幼儿园:合阳县中心幼儿园教师杨俊绒途中的艰难万险:幼儿排成6列,第一组动作,匍匐,第二组动作,侧身爬,第三组动作,翻滚,每一列依次完成3组动作。第二次游戏尝试: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游戏尝试:开始游戏时,幼儿参与兴趣浓厚,几分钟后,出现了无所事事的等待,没有继续游戏的兴趣,场面也比较混乱,无目的无组织无内容,最后幼儿自己感觉无聊结束了。回到活动室,我们就刚才的游戏展开讨论:梁家驰小朋友说,没有指挥员,太乱了,王一辰小朋友说:打仗的时候配上音乐更精彩,王若梦说:有些小朋友不遵守游戏规则,乔文硕小朋友说:游戏开始到结束应该有时间限制,杨梓铭小朋友说:到达战场之前需要翻过高山,艰难到达战场,田卓骏小朋友说:要知道如何胜利。总结幼儿游戏中的问题,补充完善游戏开发,我和孩子们决定将模拟场地放在幼儿园前院,场地比之前大一些,一起选定游戏音乐,设计游戏的障碍,最后确定游戏主题为《小小突击队》,游戏的翻山越岭用跳过山羊,翻越油桶代替
游戏缘起:
本学期,幼儿园新创设了CS游戏区,幼儿初体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军人职业产生崇拜,每次游戏之后,讨论不休,鉴于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小小突击队》游戏案例。
为了让幼儿的游戏更有效,认知更全面,情感更充沛,老师和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交流:CS是什么?游戏中有哪些角色,作战中的装备、游戏的规则等。幼儿通过讨论幼儿总结出:CS是一种模拟作战现场的游戏,游戏中需要装备,需要同队友之间的协作,需要指挥员有计划的指挥作战,整个讨论过程幼儿自主参与,老师做好记录,孩子们的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建构了游戏思维导图。
游戏过程:
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次游戏尝试
:
开始游戏时,幼儿参与兴趣浓厚,几分钟后,出现了无所事事的等待,没有继续游戏的兴趣,场面也比较混乱,无目的无组织无内容,最后幼儿自己感觉无聊结束了。回到活动室,我们就刚才的游戏展开讨论:梁家驰小朋友说,没有指挥员,太乱了,王一辰小朋友说:打仗的时候配上音乐更精彩,王若梦说:有些小朋友不遵守游戏规则,乔文硕小朋友说:游戏开始到结束应该有时间限制,杨梓铭小朋友说:到达战场之前需要翻过高山,艰难到达战场,田卓骏小朋友说:要知道如何胜利。总结幼儿游戏中的问题,补充完善游戏开发,我和孩子们决定将模拟场地放在幼儿园前院,场地比之前大一些,一起选定游戏音乐,设计游戏的障碍,最后确定游戏主题为《小小突击队》,游戏的翻山越岭用跳过山羊,翻越油桶代替,匍匐,翻跟头,侧身爬,翻滚等动作代表了战场途中的重重障碍,完成所有动作后,抵达突击队的模拟战场开始游戏。
第二次游戏尝试:
途中的艰难万险:幼儿排成6列,第一组动作,匍匐,第二组动作,侧身爬,第三组动作,翻滚,每一列依次完成3组动作。
翻山越岭:幼儿将最外边的4列垫子拆开,最左边是女孩子游戏区,垫子前面放一个山羊,厚垫子1个,女孩子分两组完成,跳过山羊,接着在垫子上完成翻跟头动作,最后双脚跳跃,将一组小垫子的正面翻成反面,下一个是将垫子反面变正面,完成后,从最左边一列垫子的外圈跑回位置,以此类推完成游戏。男孩子也是分两组,最右边的垫子前面加上油桶一个,厚垫子两个,幼儿助跑,跳上油桶,跳下来在垫子上,下一个垫子完成翻跟头动作,后面的动作和女孩子是一样的,完成后在垫子最外圈跑回开始位置。
战场模拟:游戏中道具的变换,场地环境的布置全部由幼儿自己完成,幼儿根据音乐的变换提示,结束第二部分,将绿色垫子两两组合,立起来,放在3个角,两个油桶、两个山羊并排放置,围城模拟战场,中间的垫子横放3组,竖放3组,突击队战场设计完成。幼儿根据小组隐蔽。
游戏中哨音为信号,第一次哨音,幼儿在位置上模拟射击,第二声哨音,更换场地,换场地时动作要领是,弯腰跑,遇到垫子,匍匐前进,遇见山洞,钻爬而过,同一组队员之间合作前进,弯腰前进,隐蔽射击,并掩护队友,第三声哨音响,特殊受伤的几个队员在中间战场表演,其他队员掩护,一个幼儿负伤前进,最后挥旗:"我们胜利了",全体幼儿举枪:我们胜利了。
小结与提升:
户外游戏结束后,幼儿发现了游戏时存在问题,李泽菲小朋友说:打仗的双方应该有不同颜色的标志,辛习睿说:中途违反规则的应该淘汰出局,最后按照剩余的人数定输赢,卢诗岳说:指挥员的指挥不到位,应该给指挥员加一个监督的人,张欣怡小朋友说:游戏中的道具太少了,应该加上手榴弹,对讲机,望远镜。王一辰说:应该有指挥部,王泽宇小朋友说,可以两个队穿上不同的服装。
不断的尝试体验,不断的发现问题,完善游戏规则,一次游戏一次反思,一次游戏一次经验的提升和积累,幼儿通过游戏前的讨论,游戏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游戏后对规则的补充,积累了游戏经验,老师也选择了抗日战争时期和当下特种兵实战片段让幼儿观看,作以补充。
游戏分析:
1、 对游戏场景替代工具的使用认知
第一次cs结束后,幼儿感觉道具单一,发现可以用生活场景中的工具代替,如用油桶、垫子等,迁移到最终可以用建构区的奶粉桶代替作战武器。孩子们讨论交流中对场景中工具替换的便捷性有了认同感,拓宽了思维,也提高了游戏的开展实施的有效性。
2、 游戏体系的形成
在第一次cs模拟游戏后,发现女孩子cs游戏认知薄弱、通过同伴谈话、老师补充的形式,使幼儿对游戏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谈话深入后,游戏中角色分工更明确、规则补充更完善,关于游戏的思维导图已生成,如下图:
3、 游戏体验感不断增强
案例中,幼儿的讨论使得游戏线索更清晰,愈发地想要参与游戏,充满期待,激发了良好的情绪体验。
游戏价值:
1、 动作发展
《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到: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能快跑25米等,案例中,孩子们在匍匐、跳跃、翻滚中锻炼了幼儿手脚协调能力,考验了幼儿肢体协调,最终实现了孩子们身体综合素质。
2、 思维发展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加的自主,做事情也更有计划和目标,喜欢有挑战性的事情。除此之外,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显现。在案例中,孩子们在一次次亲身体验游戏过后能够发现问题,与同伴和老师合力解决问题,在游戏中的收获了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
3、 学习品质
《指南》中明确提出:实施《指南》应把握"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宝贵品质。要为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养成积极探究、不怕困难、大胆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案例中,孩子们多次尝试探究游戏规则、丰富游戏玩法,最终实现游戏的自主性。同时,在游戏中能够领会野战军"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的品质,增强了纪律意识,为大班幼儿后续的学习发展打好了根基。
对于教师的启示:
游戏即生活,游戏经验源自幼儿生活体验,游戏中遇到问题,不管问题大小,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幼儿不断想办法的过程中,反复推敲尝试,在过程中学习进步。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耐心倾听,耐心等待;在等待中不断给孩子适当的挑战,让幼儿通过自主体验完善游戏构建,体现幼儿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新新小学生》《新新初中生》《新新幼儿》等报刊。
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