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宝宝讲故事的技巧(当宝宝的故事大王)
怎么给宝宝讲故事的技巧(当宝宝的故事大王)试着自己先深情并茂地读一遍也许很多家长觉得,亲子阅读,随便拿出一本书就可以了,童话故事也行,识图卡也可以。事实上,在亲子阅读进行之前,家长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家长无论给孩子读什么书,首先需要做的都是预习——一定要先预习内容,如果有精力,也可以查一下故事的创作背景,了解书的图作者,这些都可以在亲子阅读时为家长提供很好的阅读参考。这些资讯我们不一定在亲子阅读时一一告诉给孩子,但可以让亲子阅读更富有底蕴和内涵。重要的不是认字,而是听故事3岁以下的宝宝还不识字,也不需要认识太多字,因此最好由父母读、孩子听的方式讲故事,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方式。为宝宝讲故事,不是照着书念就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体会和理解孩子的偏好、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才能让阅读变得愉快而有效。手足无措?先来看看故事背景吧!
书买来了,你却不知道怎么给宝宝读,犯难吗?
宝宝只把书当玩具,好好的一本书被他撕得面目全非,难过吗?
宝宝只喜欢看图画,对故事没兴趣,着急吗?
和宝宝一起读书,用老套点的话来说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容易并不容易,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呢!不过没有经验的妈妈们也不用太着急,小编这就向您倾情推荐新鲜出炉的亲子阅读攻略——“如何讲一个好故事”,让您在和宝宝交流时更流畅,阅读不再烦恼哦~把读书变成玩,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重要的不是认字,而是听故事
3岁以下的宝宝还不识字,也不需要认识太多字,因此最好由父母读、孩子听的方式讲故事,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交流方式。为宝宝讲故事,不是照着书念就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充分体会和理解孩子的偏好、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才能让阅读变得愉快而有效。
手足无措?先来看看故事背景吧!
也许很多家长觉得,亲子阅读,随便拿出一本书就可以了,童话故事也行,识图卡也可以。事实上,在亲子阅读进行之前,家长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家长无论给孩子读什么书,首先需要做的都是预习——一定要先预习内容,如果有精力,也可以查一下故事的创作背景,了解书的图作者,这些都可以在亲子阅读时为家长提供很好的阅读参考。这些资讯我们不一定在亲子阅读时一一告诉给孩子,但可以让亲子阅读更富有底蕴和内涵。
试着自己先深情并茂地读一遍
有些父母会问“我口笨嘴拙,讲不来故事怎么办?”
答案就是:“你自己先把书看一遍。”
在亲子阅读前先看上几遍并试着讲一讲。才能知道书的内容里面哪些方面是适合孩子的,哪些内容应该暂时忽略掉哪些可以扩展去讲,到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父母都觉得故事没意思,读起来很难带感情,孩子也能体会到你的敷衍,会被你的情绪影响,自然没有看书的兴趣了。
有的书里可能出现的生僻字,孩子在亲子阅读时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家长也要事先准备好适合他的答案,在亲子阅读时才会更顺畅,也会使整个亲子阅读过程更愉悦。
资深”妈咪教你怎样读书
不过,如何才能做到深情并茂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吧!让有经验的妈咪们告诉你,怎么做才是好的亲子阅读~
【注重语气型】
网友Tanya娘:从童童很小的时候开始,我给她读书就是很重视语气的,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声调、语气,不同的描写会用不同的语气,基本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
我总觉得汉语其实是属于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字本身就代表诸多意境,而这意境,从发音开始,比如一个“好”字,不同的语气,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我一直希望童童能从听我读书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等到童童稍大一点,我们会尝试玩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停顿点来说,这样玩下来,她越发体会到汉语的有趣、汉语的魅力,自己玩游戏的时候,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她假想的那些角色,甚至到英语,她也会尝试不同的语气、音调。
语言是活的,文字是语言的记录方式,把文字好好滴说出来,也是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
【注重表演型】
网友满爱:孩子很小的时候是夸张的,带表演的,可以说是上蹿下跳的。像千金妈说的,碰到有小歌曲的,就会编一段,哪怕每次都不一样呢。到孩子两三岁以后,读的多了,就不刻意地表演了。但的确是声情并茂的。似乎那些文字如果不用合适的语气读出来,就缺失了一大部分内涵。就算读文字小说,读到情节紧张等时候,也会故意配合起来制造气氛。
潜移默化是很有效的,最起码孩子现在朗读文章的时候也是抑扬顿挫,节奏把握得很好。
【注重发音型】
网友雅田英子:声情并茂,且常陶醉在某些精彩片段中,要求孩子等待一下下,等自己再重复读一遍自认为精彩的地方,然后再接着读下文。
小树苗的爸爸读书,那叫念字,且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所以,我不是出于让他亲子的目的时,都会自己揽下给孩子阅读的工作。我,近几年来已经很在意,很在意自己卷、平舌音的发音,还常在生活中纠正孩子的发音。
小树苗爱主持节目,可能也跟平时妈妈与他阅读时的习惯有点点关系吧!
小把戏让宝宝集中注意力
对之前从没进行过亲子阅读的宝宝,阅读前做点游戏,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爸爸妈妈身上,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其实这种热身也很简单,就是先和孩子玩一通拍手、唱歌、手指谣之类的小把戏,让他们稍稍有点兴奋就可以,然后再开始给他们讲故事,宝宝们的专注程度就会提高很多。
儿童的注意力就不像成年人那样能有意地注意较长时间。有研究表明,儿童平均注意的限度为:2岁时7分钟,3岁时9分钟,5岁时14分钟,当然这只是平均数据,如果有兴趣的东西,不同年龄儿童的注意集中时间都会大大超过。家长往往对孩子要求过“高”,总希望孩子像大人那样,对给他的任务,要求十分专注,这是很困难的,如果在阅读中宝宝表现出了不耐烦和困倦,父母就应该重新进行吸引注意力的环节,或者视情况中止阅读,明天再继续。
把阅读时间放在晚上
大多数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上班族,他们能留给孩子的时间并不多。除了全职妈妈之外,一般父母都会选择下班后和宝宝交流、玩耍。虽然不知道,睡前故事是谁发明的,可这个发明的确非常的科学——因为人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就是睡前,睡前记住的东西会在大脑相对安静的状态下被保存到深度记忆库里,老人常说,听个故事,做个美梦,其实,孩子听的睡前故事不但会入梦,更会进入他日常的语言和行为。
养成睡前安安静静读一本书的好习惯,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因为这个习惯不但有益孩子今后的学习,更可以增进孩子和爸爸妈妈的亲情。
制定一个时间表吧!
给孩子读书,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什么好收获的。在开始你的亲子阅读之旅以前,就应该先给自己做个时间表:
可以先从五分钟的儿歌和短故事开始,逐渐增加时间长度,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梯,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随时调整阅读计划,比如,你发现宝宝要听故事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那就该把计划中的延长时间提前。
最好不要一次读好多本,太多的信息量一下子超过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要给孩子留下想像的空间和细细品味的时间。读书最好在某个时间段一气呵成,受干扰的读书,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孩子会缺乏兴趣。
阅读时别忘了提问
在阅读时,很多父母喜欢提问题,这是一个让宝宝记住故事的好方法。在《可爱的鼠小弟》这本书中讲到,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下,鼠小弟够不到,最后依靠海狮帮忙,把它像顶球一样顶到树上,鼠小弟终于摘下了最后两个苹果。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也许很多妈妈读完了就结束了,但是有没有想过,如何通过这个故事让宝宝发散思维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做的:
第一次讲完这个故事,我问宝宝:如果你是鼠小弟,你怎么吃苹果呀?Z答:我用弹簧机(这是什么机器我也不知道,想来是他脑子里的发明吧)把自己弹到树上去。我问:还有别的办法没?想了想,他答:我用我的书搭成台阶就够到苹果了(嗯,书多就是有好处啊)。
第二次讲完,我问,如果海狮自己来,可不可以吃到苹果?Z答:吃不到。如果海狮不是跟鼠小弟合作,而是跟大象合作,可不可以把大象哥哥顶到树枝上?Z笑倒在沙发上:当然不能,大象太大了,海狮顶不动。(佐撰妈妈)
像这样一问一答,能增加亲子阅读的很多乐趣。并且,多给宝宝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惊喜。
复述和角色扮演的乐趣
要让宝宝记住故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做一个小听众。
可以试着让宝宝扮演一个书中的角色,然后引导他讲出书中的台词,或者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完成这次阅读。读完整个故事之后,可以让宝宝试着复述一遍,如果宝宝忘记了,可以稍微地提醒一下,让宝宝继续说下去。鼓励为主,循序渐进,而不要批评他“这么简单的故事也记不住”,否则会打击到宝宝阅读的积极性。
及时给予表扬,宝宝会体味到成功的愉悦感,就会越来越有兴趣。适时由衷地表达:“对了!”“真棒!”“真聪明!”宝宝就会兴趣大增,也特别兴奋,有时甚至主动要求“下一个”。
宝爸的引导式阅读法
以下是一个亲子阅读的成功例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和女儿一起找韦伯”
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给颜颜讲故事了。今天回家比较早,到家后便打算给她讲个故事听听。
把颜颜抱到楼上后,她自己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图画书《艾玛和韦伯》,说让我给她讲大象的故事。我说好,便打算在书房里给她讲。但颜颜却拉着我的手,让我到卧室里去给她讲故事。也她,便随她来到卧室。她马上爬到床上,我则跪在地板上,倚着床沿,开始讲故事。
先和颜颜一起看封面。
“颜颜看,这是花格子大象——艾玛,这是他的表弟——黑白格子大象韦伯。”
“花格子大象!”
“对,花格子大象艾玛。他的名字叫艾——”
“玛。”女儿颜颜接着说。
“我们接着往下看。”说着我翻开第一页,图画中画的仍旧是艾玛和韦伯。颜颜喊起来:“花格子大象……”
接着便正式进入故事。讲的过程中,我先和女儿颜颜一起看图画的内容,然后跟据内容,大致说一说大象们在干什么。这个故事讲的是艾玛等表弟韦伯来看他,但等了好长时间韦伯也没有来,于是艾玛便和其他大象一起去找韦伯。所以讲故事的过程其实是我和颜颜一起找韦伯的过程。
找到的第一个是老虎,我问颜颜:“这是什么?”颜颜答不上来,我接着说:“这是老——”
“老虎!”颜颜高兴地答道。
找到的第二个是一只青蛙,很小,但颜颜还是看到了,说:“青蛙!”
“对,他住在池塘里,旁边还开着荷花,现在他正在‘呱呱呱’地叫呢!”
接着又和颜颜一起找到了小兔子……最后终于在树上找到了韦伯,但韦伯下不来。后来在其他大象的帮助下,韦伯才走了下来,接着便和艾玛们一起,奔跑着回家吃晚饭了(故事中是茶点)。颜颜说:“我们也要吃晚饭了。”我问颜颜:“艾玛他们是怎么奔跑的?”颜颜便在床上跑起来。“对,颜颜跑得真快,但要小心哦,不要从床上掉下来。”
讲完故事,我顺便问颜颜:“艾玛找到韦伯了吗?”
“找到了。”
“韦伯在哪里呀?”
颜颜回答说:“韦伯在树上,在树上找到韦伯了。”
“颜颜真棒,韦伯在树上下不来了,艾玛和其他大象把树枝拉下来,韦伯才走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向颜颜提问题,想不到她回答得这么出色。总以为女儿没有能力回答一些问题,其实她可能早就能回答这些简单的问题了。看来,孩子的能力永远不能小觑。
讲完一遍后,颜颜还要我讲第二遍。第二遍讲完后,看她还有兴趣,我便又给她讲了半个《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说半个,是因为后来颜颜没心思听,去玩了。
【点评】
如何把握和宝宝对话的语气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位爸爸就做的很好,循循善诱,他没有站在主导的位置,而是让宝宝自己发现、探索,最后找到答案。这样宝宝更有成就感,会有继续阅读的兴趣。而当宝宝读到第二本时感觉厌倦了,爸爸也没有强迫她听下去,而是结束了这次的阅读,保持阅读的愉快氛围和新鲜感。
亲子阅读中,父母解释得不要太多,要为孩子展开想像预留下空间。成人一张嘴就带有倾向性,父母会不自觉地把个人的想法作为“知识”向孩子灌输,只有平等的交流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注育儿宝典yebd123☜长按复制
安胎育儿没烦恼!内容齐全,方便查阅,还有专家在线答疑,解决你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