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教方案0-6岁游戏(蒙台梭利早教游戏适合0)
蒙台梭利早教方案0-6岁游戏(蒙台梭利早教游戏适合0)❷将孩子以舒适的方式放在婴儿车里,拉上房间的窗帘,让光线变暗。❶准备一个手电筒和婴儿车。2)发展孩子的视觉能力,提高孩子对光的反射活动认知。3)训练孩子的视觉追光能力游戏方法:
我是朵妈,80后二孩妈妈,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育儿干货和伴读好书。
1. 黑了,亮了
游戏目标:
1)让孩子感受“明”和“暗”,提高孩子对光线的反应能力。
2)发展孩子的视觉能力,提高孩子对光的反射活动认知。
3)训练孩子的视觉追光能力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个手电筒和婴儿车。
❷将孩子以舒适的方式放在婴儿车里,拉上房间的窗帘,让光线变暗。
❸妈妈用一只手轻拍孩子,另一只手拿着手电筒,打开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亮射在孩子视线的前方,并对孩子说:“亮了!”然后关掉手电筒,同时说:“黑了!”在游戏过程中,妈妈还可以慢慢移动手电筒的光亮,观察孩子的视线是否会追着光亮。
❹拉开窗帘。
温馨提示:
①拉上窗帘后的光线不宜过暗,以免吓到孩子。
②手电筒的光亮不要打在孩子的眼睛上,以免伤到孩子的眼睛。
③手电筒光亮的位置和移动幅度要充分考虑孩子眼部和头部协调性。
2. 吸管吹气
游戏目标:
1)提高孩子的感觉敏锐性。
2)促进孩子的触觉系统发育,提高孩子的触觉辨识能力和触觉反应能力。
3)丰富孩子的触觉刺激。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根吸管和一张软垫,让孩子仰卧在软垫上。
❷妈妈用吸管对着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吹气,吹到哪个部位,就告诉孩子吹的是哪里,一边吹气一边与孩子互动,比如:“这是宝宝的手心,宝宝是不是觉得手心凉凉的呀?”
❸根据孩子的反应随时调整吹气的强弱以及终止游戏的时间。
温馨提示:
①玩游戏时,不宜给孩子穿太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②玩游戏时,父母要与孩子做好互动,这样效果会更佳。
3. 趴卧游戏
游戏目标:
1)让孩子练习抬头,掌握俯仰抬头的动作,提升其对头部的控制能力。
2)促进孩子全身肌肉协调发展。
游戏方法:
❶在孩子情绪、状态都比较好的时候,让孩子趴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胸前。
❷爸爸或者妈妈在孩子对面跟孩子互动,或者轻声呼唤孩子的名字,或者借助可以发声的玩具引导孩子抬头。
温馨提示:
①控制好孩子趴卧的时间。刚开始练习趴卧时,2~3分钟即可;等孩子长到3个月后,每天可进行两次趴卧,每次时长可在10~15分钟。
②父母务必要在旁边做好看护,保障好孩子的安全。
③父母可以借助一些玩具来与孩子互动,提高孩子趴卧的兴趣。
4. 照片里的爸爸
游戏目标:
1)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2)帮助孩子认识家人。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张爸爸近期的照片,最好是裱起来的。
❷妈妈一边给孩子看准备好的照片,一边指着眼前的爸爸,并告诉孩子:“这是爸爸!”
❸30秒过后,将照片拿开。
❹1分钟后,再把拿给孩子看,并问孩子:“这是谁呀?”
温馨提示:
①给孩子看的照片最好是裱起来的,以免照片的边缘割伤孩子。
②第一次给孩子看照片时,爸爸的装扮可以和照片里的一样,以加深孩子的记忆。
5. 镜子里的小宝宝是谁
游戏目标:
1)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
2)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面镜子。
❷妈妈抱着孩子站在镜子前面,与镜子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孩子看向镜中人。
❸如果孩子对镜中人很感兴趣,并将手伸向镜子,妈妈就可以将孩子抱近些,让孩子触摸、拍打镜中的妈妈和自己,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对着镜子做表情逗孩子。
❹对着镜子摸摸孩子的额头、鼻子、眼睛等,抬起孩子的手和脚,一边摸一边告诉孩子这些部位的名称。
温馨提示:
①父母要保证镜子没有反光,以免伤害到孩子的眼睛。
②父母对着镜子做表情时,不要做吓人的表情,以免吓到孩子,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6. 打“哇哇”
游戏目标:
1)引导孩子连续而有节奏的发音。
2)让孩子初步感知声音。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张洁净的薄纸。
❷妈妈先用手在自己的嘴上拍,发出“哇哇”的声音。
❸妈妈拿着孩子的小手,放在孩子的嘴上拍。
❹当孩子发出“哇哇”声时,妈妈将准备好的薄纸放在孩子的嘴前,通过纸张的振动让孩子感知声音。
温馨提示:
①帮助孩子打“哇哇”时,要控制好手部力量。
②如果孩子不能发出“哇哇”的声音,妈妈可以给孩子做示
范,让孩子观察自己的嘴型,慢慢引导孩子发出“哇哇”声。
7. 拉大锯,扯大锯
游戏目标:
1)锻炼孩子的腰部肌肉、腹部肌肉、骨骼力量和上肢支撑力。
2)为孩子学做做准备。
3)发展孩子身体动作的灵敏性、柔韧性和协调性。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张柔软的垫子,在孩子情绪良好时,让他呈仰卧姿势躺在垫子上。
❷妈妈伸出双手引导孩子抓住妈妈的食指。
❸在孩子抓住妈妈的食指后,妈妈轻轻地将孩子拉起来坐稳,一边拉一边唱念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外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
❹将孩子拉起来坐稳后,妈妈要轻轻抚摸孩子的腰背,帮助孩子放松肌肉,然后再轻轻地把孩子放下,如此可重复3~4次。
温馨提示:
①妈妈拉孩子起来时,动作一定要轻,力度一定要适度。
②从让孩子坐稳到将其放下的时间不要太长。
③不要在孩子状态不佳时开展本游戏。
8. 快乐“吊床”
游戏目标:
1)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2)让孩子初步感知信任感。
游戏方法:
❶准备一条毛毯。
❷将毛毯铺平,然后让孩子面部朝上躺在毯子中间,爸爸妈妈双手各抓住毛毯一个角,轻轻抬起毯子。
❸爸爸妈妈相互配合,轻轻地将孩子左右摇晃或上下移动。
温馨提示:
①务必要抓紧毛毯,不宜抬太高,摇摆的力度、幅度都要适中,以保证孩子的安全。
②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眼神、表情等来和孩子沟通。
9. 伸展运动
游戏目标:
1)让孩子意识到四肢的存在,增强孩子身体的感知能力。
2)缓解孩子手臂和腿部肌肉的紧绷状态。
3)增强孩子四肢力量和灵活性。
游戏方法:
❶让孩子仰躺在床上。
❷妈妈握住孩子的两只手臂,向头部伸展,或者一只手向上伸展,一只手向下伸展。
❸妈妈用双抓住孩子的双脚,轻轻地往上来回帮助孩子伸展双腿。
温馨提示:
①家长的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到孩子。
②做伸展运动不宜给孩子穿太多 衣服,因此,家长要保证室内温度适宜,别让孩子着凉。
(图片均源自网络,侵删)
作者:朵妈,80后,正在开启写作副业之路的二孩麻麻,我会经常分享育儿干货 伴读好书,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