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睡宝宝什么时候能自主入睡?抱着哄睡会破坏宝宝的入睡能力
抱睡宝宝什么时候能自主入睡?抱着哄睡会破坏宝宝的入睡能力3. 来自各方面的理论冲突,简直让焦虑的妈妈更抓狂。书上说不能抱着哄睡,要从小培养躺床自行入睡,可是亲密育儿法又说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抚,适当时候抱起来轻摇到达安抚效果。听谁的,具体又要怎么操作?如果想找过来人问问,就拿我亲妈,她会相当不可思议地说:小孩子要睡都会睡的,我们那时带你们哪有这么精细的?2. 从出生到一岁半还有四次睡眠倒退期(具体可以看《睡眠 | 宝宝可能经历的四次睡眠倒退怎么破?》)大脑跳跃期、翻身期、出牙期,这些对娃的优质睡眠都是挑战,还别说出牙、感冒等时期的不适造成的睡眠质量下降。处于这些阶段的娃儿,要说什么睡眠指导,都不如妈妈时刻不离的陪伴更有效;那么问题来了,都知道睡眠好很重要,但要怎么才能睡得好呢?这个问题至少是曾经困扰了我一年多的世纪难题。生完大宝后的头一年里,我曾经为了娃的睡眠,书店里搬回了《婴幼儿睡眠圣经》,微博微信订阅了不下10个有睡眠指导有关的达人账号,天天
欢迎来到 妈咪OK
小树儿妈 妈咪OK
先插播一下昨天睡袋团购的补充说明。因为品牌方合作顺丰快递的打单系统临时出了些问题,为了不耽搁发货,将快递换成了EMS空运件,因此可以更快地到达大家手上~另外关于货的问题,现货昨晚已经抢晚,预售的也已剩不多,花色大小也有部分都没了,但这次真的尽力了...
宝宝的睡眠问题对于妈妈来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事,一来娃睡得多妈妈的时间就多,假设一天睡24小时,那么... ;二来睡眠有益生长,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也就是有两个时间最长个儿,但前提是要处在深度睡眠中,否则就会分泌得很少;此外,睡得好的娃心情好,更好带。
那么问题来了,都知道睡眠好很重要,但要怎么才能睡得好呢?这个问题至少是曾经困扰了我一年多的世纪难题。
生完大宝后的头一年里,我曾经为了娃的睡眠,书店里搬回了《婴幼儿睡眠圣经》,微博微信订阅了不下10个有睡眠指导有关的达人账号,天天牺牲自己的睡眠学习如何让娃睡眠。可结果却是,天天学习、天天困扰,成天都陷在引入知识、开展实验、分析失败经验的循环中,以至于老公都不知道我每天到底在累什么烦什么。
1. 娃儿的睡眠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以睡眠指导中的方法去尝试让娃自行入睡,成功了,也不知道是娃自己进入到了一个睡眠能力较稳定的阶段了,还是真的奏效了。虽然咱不是搞科研,但不以科研的精神怎能摸索出一套能解决自家娃睡得好的方法;
2. 从出生到一岁半还有四次睡眠倒退期(具体可以看《睡眠 | 宝宝可能经历的四次睡眠倒退怎么破?》)大脑跳跃期、翻身期、出牙期,这些对娃的优质睡眠都是挑战,还别说出牙、感冒等时期的不适造成的睡眠质量下降。处于这些阶段的娃儿,要说什么睡眠指导,都不如妈妈时刻不离的陪伴更有效;
3. 来自各方面的理论冲突,简直让焦虑的妈妈更抓狂。书上说不能抱着哄睡,要从小培养躺床自行入睡,可是亲密育儿法又说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安抚,适当时候抱起来轻摇到达安抚效果。听谁的,具体又要怎么操作?如果想找过来人问问,就拿我亲妈,她会相当不可思议地说:小孩子要睡都会睡的,我们那时带你们哪有这么精细的?
真的,当妈以后我把所有对自己的精致都放到了对娃的精细上,但最终我知道,养娃需要抓重点。就如睡眠这件事,在踩过几个大坑后,真的想说:娃先顺了,事就顺了。娃的睡眠不好不是病,妈妈太多虑了才是病!
自行入睡的能力很重要,但,真的要现在就培养吗?
自行入睡的能力是在睡眠指导中常被提及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需要爸妈们从宝宝出生起就要训练宝宝自行入睡,不要以哄着、抱着、摇着、奶着的方式帮助宝宝入睡。
可是对于各种原因不能自行入睡的宝宝,如果娃每次入睡都要哭闹、都要没完没了地拖延,那么牺牲了娃的睡眠时间是真的,能不能就此培养好娃的自行入睡能力是不确定的。
女儿出生后第二个月我开始以EASY模式建立女儿的作息规律,吃-玩-睡3小时循环,也就是睡醒后喝奶,喝奶后小玩一会,约半小时-1小时再开始入睡,直到再次醒来,与上次醒来时间间隔为3小时。随着月龄的增长,循环时间间隔逐步增加,4个月时吃-玩-睡4小时循环。
睡眠作为EASY循环中一个环节,如果推迟,也就会影响到整个时间。可是对于小娃儿来说,如果自行入睡要耗费很长时间,是应该保证及时入睡,还是坚持自行入睡的原则?
答案很明确,先让娃能入睡,再考虑怎么入睡;先培养娃的睡眠能力,再培养娃的入睡能力。
培养好了宝宝的睡眠能力,每天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及规律的入睡时间,往后对一个爱睡觉的宝宝逐步培养自行入睡并不难。
抱着哄睡有多罪过?掌握这些点完全不是罪过
每个妈妈都知道抱是对宝宝最大的安抚,那么宝宝需要带着这种安抚入睡,最合理的解释是:宝宝还需要借助妈妈的安抚才能让自己身体松驰下来,从而安静下来。
“安静下来”是宝宝能入睡的必需条件,所以在帮助宝宝入睡的一切努力,无论是抱着哄还是不抱着哄,我们都需要用各种办法帮助宝宝安静下来。
抱着哄睡有几个操作上的点需要把握:
1. 抱哄尽量以竖抱的方式,抱着宝宝在安静的房间里轻走,当到宝宝发出打哈欠、揉眼睛等犯困信号时,将他放床;
2. 如果宝宝犯困后仍然无法躺床入睡,可以横抱入睡。抱着哄睡不等于抱睡觉,当娃入睡后就放下,而不是一直抱着睡完整觉。如果娃会落地醒,可以继续抱起哄睡。破解落地醒可参考后面的方法。
3. 抱着哄睡时,可以轻摇,因为在轻摇的过程中宝宝的内耳前庭得到刺激,从而激发了镇静反射。但不要过度、大力摇摆,反而造成娃的不适。
事实上,妈妈们真的不用担心抱哄会让宝宝失去自行入睡的能力。正如宝宝8个月大时会有自主进食敏感期一样,宝宝也都会有自主入睡敏感期。我的大宝和二宝都在10个月左右时出现过这个敏感期,表现为在抱哄时,用扭动身体和手指向床来表示要躺床睡。然后在1-2月后又突然开始要求抱哄,之后再度通过引导、自主入睡意愿回归到自己躺床入睡。
破解落地醒的三个步骤
1. 放下:把宝宝放到床上时先放脚,再让小屁股着床,再让背部着床,最后把头部轻轻安放下;
2. 抽手:抽手臂时最容易惊动到娃,功亏一篑,所以动作一定要轻柔。先仔细观察宝宝,用腾出来的一只手按压住宝宝身体的一侧,用手拉紧领口以免抽拉手臂带到衣物把宝宝惊醒;
3. 轻抚:抽离手臂后不要急着开兴地离开,淡定,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一边轻抚,一边做好离开的准备。盖被的动作也尽量慢,以免一下盖下吹起一阵风。全部妥当后正式离开。
帮助宝宝自己入睡,这些做法很管用
尽管对于哄睡爸妈们不用谈虎色变、顾虑重重,但我们仍然需要一直准备着随时找到合适的时机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习惯。这些做法可以给爸妈们提供一些参考:
1. 建立睡前仪式感。睡前仪式就是入睡的固定模式,其作用就是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例如每天到了睡眠的时间点,给宝宝洗澡,然后进入卧室拉上窗帘、把灯光调暗、做睡前抚触、轻唱儿歌等一连贯每天固定的动作。这样的固定形式可以让宝宝得到心理暗示,并且平静心情。
2. 让宝宝睡足。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宝宝非常重要,有句话叫“越睡越会睡”,指的就是白天睡眠充足,对夜间的睡眠有更好的帮助,而白天过于疲倦、到点不睡,夜间睡眠也会更易醒、难入睡。
3. 捕捉宝宝的犯困信号。在宝宝犯困前将他哄睡,关键要抓住宝宝犯困发出的信号,这些信号有:情绪变差、莫名哭闹、目光游离、揉眼睛、打哈欠、活动减慢、走路不稳容易撞。当爸妈看到这些行为时,立即安排宝宝入睡。如果宝宝明明是极困了,却怎么哄也不睡、发脾气,很可能是已经错过了困点。
最后,最重要的,一定不要把自主入睡做为一个目标,逼着宝宝去达到。引导宝宝做任何一件事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这件事和快乐联系在一起。
温馨提示: 把“妈咪ok”公众号置顶,再也不会错过港大教育学博士等高知妈妈的育儿分享。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妈咪OK”,我的主战场在那。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专注0-6岁宝宝睡眠、大脑发育和心理,也分享吃喝拉撒等靠谱育儿知识。和几十万高知妈妈一起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