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转山剧情介绍,趁着年轻再疯一次
电影转山剧情介绍,趁着年轻再疯一次他最终选择了出发——而目的地正是对骑行者来说地狱难度的滇藏线怀着对逝去亲人的留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就在毕业那年与他关系要好的哥哥突然去世了葬礼上他看到了哥哥的骑行日记那是他哥哥计划很久却一直来不及出发的旅程
你还记得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吗?
逃课?山洞探险?还是跑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
你以为的这些疯狂与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男主角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主角林书豪是台湾的一位大四的大学生
就在毕业那年与他关系要好的哥哥突然去世了
葬礼上他看到了哥哥的骑行日记
那是他哥哥计划很久却一直来不及出发的旅程
怀着对逝去亲人的留念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他最终选择了出发——而目的地正是对骑行者来说地狱难度的滇藏线
女友小真因为“你平时从不骑车,干嘛要去找死”选择了与他分手
哥哥的骑友也告诫他滇藏线的危险,他对书豪说:“这是你哥哥的梦想,你没必要为他承担什么。”
不管身边人怎么说,书豪还是不为所动
一人一骑他从台湾到了云南
先是因为买假身份证差点被骗,后又因为道路塌方不能通行
这段不平凡的路程还未开始便困难重重
还好这时他遇到了经验丰富的骑行者林晓川
作为骑行界小白的书豪啥也不懂,重担就交到了晓川的身上
“烧档”的时候晓川教他用卫生巾垫裤裆
当他骑不上去的时候晓川还会在后面帮他推上一把
作为老大哥的晓川一直给着书豪无微不至的关心
指引着书豪前进的方向,更带给书豪前行的勇气
不只是因为书豪是晓川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山中唯一的同伴
更是互帮互助的骑行者精神在老与新之间的传递
可天有不测风云
在快意聊天之时晓川一回头就掉落了悬崖,书豪也险些掉了下去
看着脊椎骨断了三截,下半辈子很可能高位截瘫的晓川,书豪又一次地迷茫了
但躺在担架上的晓川用仅剩的力气给书豪点了一个赞
继续上路的书豪又多了一层寄托
在骑至雪山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冰淇淋”
这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进德钦的第一眼看见梅里十三峰的话,就会幸运一整年
骑了三年滇藏线的晓川,没见过一眼“冰淇淋”
这次也不例外
他曾经梦想着回去就跟女友开一家冰淇淋店
对他来说“冰淇淋”就是:
"好大一座冰激凌山。
那种色泽,那是一百七十五毫升的鲜奶,
再加二百二十五毫升的奶油,才能搅拌出来的。
还要再加两勺糖。"
在道路最后也是最艰险的一段
书豪买了一张长途电话卡给哥哥打了一个电话留言
他说:”我会帮你把路走完,你放心去吧。“
这个时候的书豪其实已经放下了帮哥哥完成梦想的执念
但之所以要坚持走下去是因为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历练了
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自救
他本可以自己就此折返
能够骑到这里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胜利
没有人知道进入冬季的西藏会发生什么
可是离拉萨、离真正的胜利还剩最后一段路,你又舍得放弃吗?
正如康德所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 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妨碍我。”
在书豪最困难时依旧拒绝了路上车主的好意搭载
行百里者半九十
高原反应、暴雨暴雪、自行车散架、野狗围追、体力不支……
这里的哪一件事发生都能让骑行者们倒吸一口凉气
可这些竟然奇迹般地都让书豪撞上了
但正如那句老话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只要坚持到底,总归是天无绝人之路
当遇上高原反应的时候书豪能够找到一个山洞歇脚
当暴雨暴雪来临时书豪可以点上了一堆火来取暖
当自行车散架时他去镇上找到了汽修师傅修车
当野狗围追时他遇到附近居民的帮助
如果书豪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了的话,他可能都活不过下一秒
在危机四伏的滇藏线只有不懈坚持才能赢得一线生机
最终
他登上了自己的目的地
站在群山之巅让他有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怀
火红的经幡在风中发出烈烈飞扬的声响,仿佛是在为他的胜利而欢呼
五彩的纸钱漫天飞扬,像是天神特意为他准备的接风礼
你以为电影到这里结束了,但电影到这里还并没有结束
回到台湾的书豪找回了自己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晓川给他的来信
信中是这么说的:
书豪吾弟,我又活过来了,身上还留着七根钢钉,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我还是上路了。大夫警告我,必须要再休息六个月,但我满脑子都是路上的味道,那味道一日比一日强烈,我实在等不了了。他笑我找死,我说不对,我不想死,我热爱生命,所以必须走,必须走出去。这你懂吧!骑到珠峰脚下看到特大雪山,为你留照一张,晓川上。
这是一部获得了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影片
也是影坛第一部讲述滇藏线骑行故事的剧情片
追求“极度真实”的导演杜家毅带领拍摄团队上高原实景拍摄
电影拍摄的平均海拔高度创造了全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自然贴切的西藏风土人情和如诗如画的雪山景象是电影的一大特色
但这也是电影被网友质疑的槽点
有许多骑行过滇藏线的网友站出来说滇藏线并没有电影表现得那么危险
但那些都不重要了
如果电影没有一点艺术上的加工其感染力也势必会减弱不少
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转山”一词源于藏族人表示宗教虔诚的一种方式
信徒们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
借此洗清一生罪孽
制片人陶昆谈起拍摄这部电影的缘起,解释是“愤怒”,即年轻的人对自身状态的愤怒。而“出逃”般地朝着梦想的地方出发,正是这种愤怒的出口
一千过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各不相同,我在这里只说一点我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想告诉我们:有梦不觉天涯远。我们跌跌撞撞,也曾偶尔迷惘,也会失败懊恼,也有后悔失望。但是,我们用勇气一路坚持,凭信念一路高歌,靠梦想一路奋斗,最终一定能如片头书豪哥哥骑友说的那样:“骑着出去也骑着回来。”同时也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勇往直前,不要哪天我们在对方的葬礼上说,当时有去就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