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鱼海棠电影全方位解析:大结构配方与轮回之爱

大鱼海棠电影全方位解析:大结构配方与轮回之爱在大水的冲击中,廷牧不见了,她的妹妹哭着喊着要哥哥。而为了救椿,湫也凭借“核桃”找到了灵婆,并用自己整条生命来赎回椿的“那一半寿命”,而且盗走了奶奶在开海天之门时做法所带的龙王面具,他自开海天门,让椿和鲲一起前往人间世界,椿骑着已会飞的鲲朝着海天门飞去。天终于发怒,使“其他人”世界海水倒灌,人们无法安生。后土命赤松子、祝融一面救人,一面要除掉鲲。因为“没有人间的信物,是无法通过海天之门的”,想重回人间的鼠婆一面巧妙地从湫身上偷走了鲲的乐器“埙”,一面又以说出鲲的藏身之处为交换条件让后土解除加在她身上的“封印”、“让她重见阳光”。《大鱼海棠》的故事往细里说其实也很复杂,其基本脉络为:在地球人间之外有另外一群“生物”,他们介于人神之间,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其他人”。他们居住在大海之下的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天空连接着人类世界的大海。他们是神的“使者”,是神的“打工仔”、“专职管理员”,替神掌管

大鱼海棠电影全方位解析:大结构配方与轮回之爱(1)

按理对一部国产动漫电影写评论我其实是缺乏应有的准备的,因为动漫电影我看得很少,更谈不上研究,尤其是对比较优秀的日本动漫如宫崎骏的作品更是知之甚少,这样自然就缺乏必要的比较视野,当然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主要关注文本本身,重在对《大鱼海棠》本身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

现在关于此部影片的分析评论已有很多,写这篇文章前我也零碎地看了几篇网评,有因其富原创性而力褒的,也有贬其故事弱、情节逻辑混乱,甚至还有诟病其有对日漫画风抄袭之嫌的等等,或美或刺,各执一端,一时云雾笼罩,不见庐山,让一般观众也多了几分困惑,不知该如何站队,故很需要有人能释疑解惑提出一个比较公允合理之见,抑或能否再拿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更为明澈深透之见?我想,大家难免会有此期待。此篇影评能否不让大家失望也未可知,不过我还是要勉力一试。

要写好一篇影评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抓住该作品最为突出之处,《大鱼海棠》最突出、最具创新之处在哪里?我认为一是它的“大结构配方”,二是它的生命哲学,三是它对爱情所作出的新诠释。

一、故事还原

《大鱼海棠》的故事往细里说其实也很复杂,其基本脉络为:在地球人间之外有另外一群“生物”,他们介于人神之间,既不是人也不是神,而是“其他人”。他们居住在大海之下的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天空连接着人类世界的大海。他们是神的“使者”,是神的“打工仔”、“专职管理员”,替神掌管着人类的灵魂,也掌管着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比如椿的爷爷掌管百草,椿的奶奶掌管百鸟,椿负责海棠花,湫负责风,赤松子是“雨师”,祝融是“火神”,“灵婆”负责看管人类好人死后的灵魂(鱼),“鼠婆”负责人类坏人死后的灵魂(老鼠)等等。他们的“成年礼”比较奇怪,16岁时要通过海天之门到人间“巡游”一周,观察他们掌管的自然规律是怎样运行的,然后按时从原路(旋涡)返回。

去年,湫履行了此仪式,而阿金的女儿却没有按时返回。今年轮到椿、廷牧他们去过成年礼。椿感到人间很美,而且邂逅了住在海边的兄妹二人。那位“哥哥”与她四目相对,两人似有灵犀相通。“哥哥”喂他们鱼食,她也一直跟着兄妹二人,以至于妹妹对哥哥说:“它好像喜欢你呦!”当椿归期临近时却被旋涡(海天门)附近的一只捕鱼的大网网住了,那位“哥哥”用刀割开了渔网救出了椿,但却因此丧失了性命。那个小妹妹哭喊着向椿要她的哥哥,椿很内疚。回到自己的村落以后,椿一直闷闷不乐,神兽石狮给了她一个具有法力的“核桃”,她借此同如升楼看管好人灵魂的灵婆做了一笔交易:要让死去的那位“哥哥”复活,用自己一半的寿命换回了那个死去的“哥哥”的灵魂(一条小鱼:小海豚),其后,一直暗恋椿的湫给它取了一个名字:鲲。

椿因为自己欠了鲲一条命,因此下决心要还清他,要把鲲养大送回人间恢复他作为人的性命,但“天行有道”,人的寿夭福祸都有定数,违背它就是“公然与天作对”,是“逆天而行”,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同时也是椿的族类们所不容的,因为他们如果包容椿和鲲,天就会把灾难降到他们的头上,于是一场救鲲、养鲲、保护鲲和要驱除、消灭鲲的斗争就在“其他人家园”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先是椿的妈妈主动扔掉了鲲,鼠婆以湫陪自己跳舞为条件让老鼠们找回了鲲;其后,椿在湫的协助下又几度转移变换鲲的栖养之处,期间湫还勇斗双头蛇而中毒,是椿的爷爷拼尽自身最后的全部功力救活了湫。

天终于发怒,使“其他人”世界海水倒灌,人们无法安生。后土命赤松子、祝融一面救人,一面要除掉鲲。因为“没有人间的信物,是无法通过海天之门的”,想重回人间的鼠婆一面巧妙地从湫身上偷走了鲲的乐器“埙”,一面又以说出鲲的藏身之处为交换条件让后土解除加在她身上的“封印”、“让她重见阳光”。

在大水的冲击中,廷牧不见了,她的妹妹哭着喊着要哥哥。而为了救椿,湫也凭借“核桃”找到了灵婆,并用自己整条生命来赎回椿的“那一半寿命”,而且盗走了奶奶在开海天之门时做法所带的龙王面具,他自开海天门,让椿和鲲一起前往人间世界,椿骑着已会飞的鲲朝着海天门飞去。

双方冲突加剧,椿因为是自己带来了灾祸、连累了所有的“其他人”,便决定要让鲲独自飞回人间,自己留下去救大家。

爷爷死后化成一株海棠树和早已化作凤凰的奶奶一起在支持椿、保护椿。此时,爷爷让自己燃烧,从而也让凤凰(奶奶)“浴火重生”,使椿又有了可以飞起来的“坐骑”。“其他人”拒绝了椿的帮助。此时,情况十分危急,眼看连鲲也难以逃生了。椿向爷爷求救(海棠树)而有所会意,最后用尽自己的法力使海棠花开,挡住了滔天的洪水,拯救了大家,廷牧也回来了。

鲲不忍独自离开,用嘴从巨大的海棠树上咬断了一根树枝,灵婆用法力使椿又从这枝树枝变了出来,并让裸身的她穿上了“嫘祖”缝制的衣服。虽恋恋不舍,最后鲲还是不得不独自走了。湫从灵婆那里已经获知鲲的灵魂中已注入了椿的灵魂,椿的“另一半寿命和大鱼连在了一起,大鱼死了,她就会死。大鱼离开之时,也就是她的死亡之时。”此刻,他急中生智,吃了手中的那枚“核桃”,顿时全身火热,有了非凡的法力,他让椿拉住他的手把椿送到了人间。

最后,裸身的鲲和裸身的椿在人间的海面上再度相逢。灵婆复活了湫的生命并让他接替了自己的工作成了新一代的灵婆。

二、大结构配方

这里的结构是我自己的特定概念,指的是作品所处理的关系架构,比如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外星人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鬼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又可以合并成两大类别: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只有经验世界属于小结构、常规结构,既有经验世界又有超验世界是大结构,甚或只有超验世界也可以是大结构,因为任何创作者再想象奇特、再超越和脱离现实的经验生活,其实无形中也隐含着来自现实生活的根基、出发点、深层的观念依据和需要,即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源和本虽隐而不显,说到底仍是真实经验生活中的东西。比如,电影《阿凡达》是大结构,涉及人类和外星人的关系;电影《人鬼情未了》也是大结构,涉及人和鬼的关系;影视作品《红楼梦》当然更是大结构,作品里不光有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现实社会、荣宁二府、大观园,还有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离恨天外、太虚幻境等超验世界。

无疑,《大鱼海棠》也是大结构,因为它有一个非人非神的超验世界——“其他人世界”,同时它的大结构里还有着比较复杂的多层次“配方”,这些层次可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1《庄子》哲学

可以说影片是自觉地把《庄子》哲学设置为自己的最高理念的,即在它的片头就专门把《庄子·逍遥游》一开篇的一段文字题写、引用以作为其理念、神魂来向观众作宣告,这段文字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影片只引了一个开头,其原文后面还有一段文字:“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的意思是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它非常大,大到不知道有几千里。它变化成为一种鸟,名字叫做鹏。鹏也很大,也大到不知道有几千里。它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展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这只鸟啊,当海水巨浪翻腾起来时它便迁往南海。那南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影片中那个死去的人间男孩后来就叫“鲲”,因此这段文字就相当于他的注脚或人物小传。其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椿”的注脚、小传,也同样出自《逍遥游》并同样为影片所明确征引:“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另一个主人公“湫”既同此处“八千岁为秋”之“秋”有关,而似乎又同《庄子·秋水》的题意有关,因为其字形结构是“三点水”和“秋”的结合,倒过来即“秋水”。另外,影片中“其他人”世界后来遭“海水倒灌”似也同《庄子·秋水》一开篇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有近似的用意。

影片以《庄子》为宗、为根基、为主旨,以它作为整个影片的最高理念是十分清楚的,而在这里它所借用的《庄子》哲学之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却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庄子》哲学的总追求是解决人生如何借“道境”而获得“自由”。《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各种具体托体,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不一样者是囿于某种具体条件的限制,故只要能够打破和超越此限制便可自由。在这里认识事物的“绝对变化”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人们为什么看不到事物的变化?那是不懂事物的周期和规律,比如“鲲”可以变为“鹏”,“鹏”也可以由北海迁往南海;远古的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再以八千年为一个秋季。即它的周期、尺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律、尺度是不一样的。即由于人们的寿命短暂且易受到各种具体的处境限制,或曰是我们的生命周期、规律限制了我们,使我们无法看明白和掌握别的事物的变化周期和规律。怎么办?要站在“道”的角度,站在“万物齐一”、相对、可变化、可一体相通的立场上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即可。但是,万物虽可以“为一”,但是也需要“条件替代”、“条件转换”,比如庄子和蝴蝶可以彼此不分,那是他用“梦”这个条件替代和转换了“现实”的条件。“鲲”为什么可以变为“鹏”?那是因为它太巨大了,与人这样的“小物体”不一样。“鹏”为何可以从北海迁徙到南海?那是因为海浪巨大,所掀起的“飓风”可以成为它所利用的“动力”。而在影片中,那个人间男孩为什么可以“死而复生”?条件是椿愿意“以命换命”、以牺牲掉自己一半的寿命为交换。椿的寿命“复得”和能到人间为人,是因为湫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做交换。还有,鼠婆为什么有机会“重返人间”?是因为她巧妙利用了椿和湫。同样,灵婆的“解脱”也同湫的“忠诚”、“牺牲”有关,湫同样成为他借以利用和交换的条件。而这一切最终和最高的条件则是“精诚之至,金石为开”的“心灵法则”和高于生死的“爱”,这后面再论。

《庄子》的万物相对而齐一,因相对的条件,而得变化、超越、自由的哲学理念成了此片的最高动机、依据和最后的解释理据。它的自觉设置使这部影片有了一个像柏拉图“理式世界”一样的结构性的“理念配方”。它使此片远高于、深刻于其他同类影片。

2人间

这也许是该片同其他影视作品明显不同之处,人间在《大鱼海棠》中是一个“极简主义”的设置,没有更多的实际内容,似乎只有画在边框处的寥寥数笔的简笔符号:海边貌似以打鱼为生的兄妹二人,他们在影片中作为人间人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椿相遇和“哥哥”舍命救了椿。

人类社会生活的如此被抽空、悬置是该片又一特殊之处。

3大海

在影片中这是一个“自然世界”,它是人间的海洋,却是“其他人”的“天空上”,它的作用是特殊的,既是联通人类和“其他人”的“中介”,其间有“海天门”、“旋涡”作为通道可联通二者。同时它又是人类生命和死后灵魂往返的历程、依托,正如椿的画外音所说:“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世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而死后,灵魂便会穿过大海或来到灵婆看管的“如升楼”变成“灵魂小鱼”,或来到鼠婆那里变成“灵魂小鼠”。另外,还是“其他人”“成年礼”需要穿越、巡游之处。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椿和鲲最初缔结“缘分”的平台。

这是不一样的大海、不一样的“自然世界”,是该片又一重要的“结构配方”。

4“其他人世界”

也许可以说这一结构配方是《大鱼海棠》分量最重、也最特殊、最具新意之处,如果说《庄子》哲学为该片提供了灵魂,那么“其他人世界”则为该片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命肉身,因为除了大海边那个“小妹妹”以外,剧中的其他“人物”都活动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个世界中又可细分出几类存在者:①人类的“灵魂鱼”和“灵魂鼠”;②人类灵魂的看管者如灵婆、鼠婆,另外还有云海航船的摆渡者;③特异的动植物,如那个“神兽石狮”、灵婆的友伴猫、马、双头蛇、百鸟、为椿奶奶所变的“凤凰”、各种花草树木等;④“其他人”如后土、赤松子、祝融、椿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椿、湫、廷牧兄妹等等。

这个世界里的最高法则不是《庄子》哲学,也不是人类的精诚心灵,而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比如“其他人”虽有如神一样的“法力”,但是也仍然会死,也仍然要服从“生死有道”的自然法则,所不同的是他们寿命的周期要比人类长,同时他们也怕“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实际上则是天的惩罚。他们是极特殊的一个“群体”,不是神而有“神性”,不是鬼而有“鬼性”(居于人间之下,与阴曹地府的位置相仿佛),不是人而有人的内外形神特征,可以说是神鬼人的特殊的复合物。这一群体的构想设置可以说是该片的一种创新、一种新贡献。

可贵处还表现在,作品在构想“其他人”时大量地借用了传统中国神话传说资源,比如神话人物后土、赤松子、祝融、神农(椿爷爷之原型)、女娲(椿奶奶之原型)等,还有鲲、椿等等。

这四个板块构成了《大鱼海棠》的大结构整体,其最大的亮点和出新之处是《庄子》哲学和“其他人世界”的设置,当然你也可以说它的“其他人世界”其实就是“神界”和“鬼界”,只是这样认为并不准确,因为它是有意地做了改造的,或者说是有意区别于以往别的作品中的“天界”和“冥国”的。如果说片中那个“如升楼”会让你有“冥界”联想的话,那么,片中那些环形阁楼之“民居建筑”难道不是现实人间的风物景象?因此,它是多样杂糅的,是刻意改造后的一种新的文化复合样态——是影片自己的规定,它就是它的“其他人世界”。

与《大鱼海棠》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电影《美人鱼》虽然也涉及“人鱼之恋”,但其重点却在人间社会生活,《大鱼海棠》的重点则在“其他人世界”,“人间生活”于它只是一头一尾相呼应的象征性结构而已,这样来比,我们虽不能说《大鱼海棠》就一定好于、高于《美人鱼》,但是它的大结构配方之新之复杂却也是《美人鱼》所没有的,这无论如何都是《大鱼海棠》的优点、特色或创新之处,或也是它值得褒赞之处。

三、生命哲学

对人类生命作哲学性的追问、思考和解释在《大鱼海棠》里有如下表现:

1根源追问

影片一开始就借椿的画外音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人们日复一日地去工作,一日复一日笑、抱怨、买东西、吃饭、睡觉。”影片关心这个问题,并提供了答案:“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世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有时相遇,有时分开。死的时候,他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四十五亿年前,这个星球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鱼,这些大鱼就是人类的灵魂。”“人的灵魂在人间漂泊了很久,最后来到海底世界天空的尽头。”椿的爷爷也说:人死后,“身体会变成泥土,灵魂会游到北边的如升楼。然后化成小鱼,由灵婆看管。”在影片中坏人的灵魂则会变成老鼠由鼠婆看管。

这可视为对生命的哲学性的根源之问。

2辩证转化观

影片通过那位人间“哥哥”由人变成鱼,再由鱼变成人,从而“死而复生”;椿由“其他人”变成红色海豚(鱼),再由“其他人”变成人;椿的爷爷死后变成海棠树;椿的奶奶死后变成凤凰,当然还有来自《庄子·逍遥游》的那个“鲲”变为“鹏”,并由“北海”迁徙到“南海”(变迁、变化)的例子向我们呈现了生命辩证转化的逻辑,当然也是该片想告诉我们的生命辩证转化观,这种转化不仅是由此物到彼物,而且还是由生到死、由死到生。

或者说,该片还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死”,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比如椿的爷爷说:“对我们来说,死是永生之门。”而那位人间“哥哥”死的那一天(“谷雨前两天、四月十八”),却是椿的“生日”(同时也是椿获救重生之日),在这里,生和死恰恰是“重叠”的、辩证的和可转化的。

3周期性规律

影片还告诉我们生命的转化是有周期性的,按照影片的逻辑,“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而死后又会游到如升楼变成灵魂小鱼,这“鱼——人——鱼”的演变轨迹就是一个圆圈式的大周期。再比如“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其“八千岁”的周期性寓意等等。

4心灵法则

影片通过椿对鲲生命的拯救、湫的“死而复活”,揭示出真正的生命是“心灵性的”,只有“心灵法则”才能战胜“生死有道”的自然法则。对心灵的重视也许在影片中椿爷爷的那番话更具有点睛作用,那是爷爷在临死前对椿的最后赠言:“孩子别自责,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谁都要过这一关。我知道你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有人都会反对你。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跟着自己的心意走,爷爷会化成海棠树,和奶奶一起,永远支持你。”

影片结束时椿那番总结性的话也和心灵有关:“你相信奇迹吗?生命是一场旅程。我们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去享受这一次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是的,不妨大胆一些,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的。”如何创造奇迹?影片的故事告诉我们:心诚则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精诚所至的心灵才能真正创造生命的奇迹。

四、轮回之爱

《大鱼海棠》不仅对人类生命做出了新的理解和诠释,同时也对人类爱情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

1命定之爱

在影片中椿和鲲的爱情、湫对椿的爱仿佛都在冥冥之中被命运规定好了,违抗不得、逃脱不掉。比如椿对鲲兄妹莫名的亲近、追随;鲲对椿的舍命相救;湫无条件地默默地爱着椿,“最害怕椿受苦。”等等。总之,他们之间的爱都似乎是早就被规定好了的。

2原型之爱

爱情在《大鱼海棠》中还以“原型”的模式存在,这又有几种表现:①伏羲—女娲原型,如椿的爷爷和奶奶,当然,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尝百草的是神农,因此掌管百草的椿的爷爷其原型应该是神农才对,但是此处似不应死解。比如椿的奶奶死后变为“凤凰”,“凤凰”在一般的意义上正是中国女性的一个神话原型,故把她看成是女娲也不会太过牵强,而女娲的丈夫则为伏羲。②兄妹结构,如伏羲女娲、人间那对兄妹、“其他人世界”中的廷牧兄妹、湫和椿也类似于兄妹等等。③一般男女模式,明的如椿的父母,暗的如灵婆和鼠婆。我觉得灵婆可能为男性,他和鼠婆之间也许隐藏着类似于鲲与椿之间的“情爱故事”,受天规惩罚被贬到“其他人世界”来看管人类的灵魂,一个与猫为伴,一个与鼠为伴;一个见不着阳光,一个有无法排遣的孤寂,于是他们似乎联手共谋利用椿、鲲、湫的关系,表面上是在帮助他们,其实是为了达到自己解脱的目的,而极有可能灵婆在为自己解脱的同时也在为鼠婆“赎过”,在有意“救渡”她。也许我此处的理解有误,不过似也无碍大局。

爱情不光是前世命定的,同时也必有原型基因包含其中。

3报恩之爱

在影片中,爱情还具有报恩基因,如椿对鲲的“以命还命”之爱,这一点是否受到《红楼梦》宝黛之爱的影响?林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因为受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便决定随他转世人间以一世的爱情之泪来还报他。《大鱼海棠》的椿鲲恋也明显类似。

4灵魂一体之爱

主要指椿的灵魂已注入到鲲的灵魂之中,两者已无法分开,合则生,分则死。

5轮回之爱

《大鱼海棠》中的报恩之爱还重叠着一重“轮回”的意涵,即这“报恩之爱”似乎是报不尽的,或者说报了这个又欠了那个,比如灵婆对椿所说:“我来这里修行了八百年,也还没有还清我当年欠下的。我告诉你什么事情最可悲,你遇见一个人,犯了一个错,你想弥补想还清,到最后才发现,你根本无力回天。犯下的罪过永远无法弥补。我们永远还不清犯下的错……”(正是这段话,透漏出他可能同鼠婆之间隐含着不可告人的隐情、过错)

再如,椿虽然还报了鲲对她的救命之恩,但却欠了湫的;湫也有言在先:“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我会化作人间风雨陪在你身边。”而来到人间、做了人类的椿,虽然身边有了再度为人的鲲,而她的脖子上却佩戴着湫的小头像,这是否在预示着下一个爱的轮回呢?

总之,《大鱼海棠》不仅对人类生命赋予了哲学性的新解释,而且也对男女爱情做出了与其他同类作品不太一样的新诠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鱼海棠》是复杂的、多有新意的,有很多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且应该得到大力称赞的东西。

它的影像画面其实也很不错,只是因为篇幅关系,只好割爱不论。

最后似乎还应该再对《大鱼海棠》这个片名说点什么。片名何意?“大鱼”显然是指“鲲”,海棠是指椿,因为椿是掌管海棠花的。海棠花在民间素有“国艳”之誉,在唐人写的《百花谱》里也被誉为“花中神仙”,皇家园林一般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并植,以寄托“玉堂富贵”之意。海棠花是美艳的,但也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文化寓意:被古人视为“断肠花”,象征苦恋。照此来阐释,“大鱼海棠之恋”当然属于一种“以命换命”的“苦恋”了。这是否也算是该片对爱情的又一新诠释呢?

抑或,天地间真正的爱情都具有与“大鱼海棠之恋”相似的“苦恋”性质?按《庄子哲学》来理解,苦即甜,甜同苦,苦甜悲喜只存乎一心,只要心存精诚之爱,皆一切无碍。

心灵法则、精诚之爱才是人类生命的真正奇迹和王道!

而此理此识正得自于《大鱼海棠》;《大鱼海棠》是一部难得的值得深入解读的深厚之作。

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