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杜十娘潘虹主演全剧:潘虹出演花魁杜十娘
老电影杜十娘潘虹主演全剧:潘虹出演花魁杜十娘可惜被杜十娘看中的李甲人品比原著中还要恶劣,他看破了杜十娘的“空虚”,干脆装成痴情男软饭硬吃,骗得杜十娘信任后便反手将她卖掉换钱。这一版的杜十娘是个渴望被爱的风尘界顶流,认为没有真正被爱过就不算完整的女人,有被言情小说荼毒的那味儿了,所以她不停地寻找和试探“好男人”。影视行业对她也是青睐有加,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便拍过一版《杜十娘》戏曲电影,由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主演。但年轻一代更熟悉的是李嘉欣、吴彦祖出演的港片《花魁杜十娘》。这部电影的改编很非常“港”式,放在当下应该算是“魔改”的那一挂,基本上只保留了原著大纲,人设性格及故事立意都变动了,风格很现代化。
受《梦华录》影响,“花魁”这个词近期出现频率很高,从赵盼儿到张好好,不同风格的花魁形象承包了小荧屏的热闹,引发无数话题。
但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花魁形象,杜十娘这个名字更为知名。
她是冯梦龙《警世通言》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角,经历大家很熟悉了,花魁一片真心却所遇非人,最终抱着满箱财宝绝望投江的故事。
因为作品的戏剧性与感染力很强,《杜十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度非常广,诗人金润河的《千古绝唱》便将其与《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并列。
影视行业对她也是青睐有加,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便拍过一版《杜十娘》戏曲电影,由川剧表演艺术家廖静秋主演。
但年轻一代更熟悉的是李嘉欣、吴彦祖出演的港片《花魁杜十娘》。
这部电影的改编很非常“港”式,放在当下应该算是“魔改”的那一挂,基本上只保留了原著大纲,人设性格及故事立意都变动了,风格很现代化。
这一版的杜十娘是个渴望被爱的风尘界顶流,认为没有真正被爱过就不算完整的女人,有被言情小说荼毒的那味儿了,所以她不停地寻找和试探“好男人”。
可惜被杜十娘看中的李甲人品比原著中还要恶劣,他看破了杜十娘的“空虚”,干脆装成痴情男软饭硬吃,骗得杜十娘信任后便反手将她卖掉换钱。
结局也与原著不同,最后杜十娘又从江中爬了回来,决定继续当花魁开心赚钱,全片都充满港式无厘头的滑稽,金句段子挺多。
但它看似探讨人性与爱情,却又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像是在讽刺又像在玩艳俗,所以票房与口碑都没能撑起来,只留下让观众斯哈斯哈的颜值。
后来影视行业改编古典小说侧重歌颂爱情的类型,杜十娘便不怎么受宠了,但很幸运,在《花魁杜十娘》之前,还有一版年轻人不熟悉却颇经典的老电影:
1981版《杜十娘》。
40年前,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杜十娘》搬上大银幕,女主角选择了国产剧妈妈专业户潘虹,如今来看潘虹老师似乎与花魁形象很不搭。
她的女强人气场与风情万种的花魁完全是两种观感,但年轻时处于颜值巅峰的潘虹老师戏路很广,杜十娘花魁时期的媚与赎身后的贤都被完美驾驭。
与当下通过妆容营造的美艳花魁相比,老演员们更注重人物神韵,举手投足都是戏,很经得起欣赏,通过这个角色,潘虹成功拿到百花提名,事业正式飞升。
片中老鸨一角则由表演艺术家金雅琴出演,她贡献了相当卓越的烟花老油条演技,不仅表演生动台词功底强,还将风尘人物的身段仪态拿捏得相当出彩。
后续很多老鸨形象身上经常有金雅琴的影子,因为表演太精湛,多年后张艺谋拍摄电影《金陵十三钗》,还特地找来她给演员上风尘女子心理分析与仪态课。
老电影在选角与表演方面一直很考究,当下被各种奇葩操作荼毒的观众们基本只有被惊艳的份,但81版《杜十娘》更惊艳的还有东方美学与立意。
- 每一帧都是艺术,中式古典韵味永不过时
《杜十娘》算不上是华语顶级神作,豆瓣电影榜250都没进过,对于这种没有“光环”的老电影,很多人重新拿出来看前会有一些顾虑。
画面是不是不够新颖了?审美是不是过时了?影视剧压播三年便跟不上市场演变,没有国际大奖傍身的老电影能经得起40多年的时间考验吗?
事实证明,它能。
老电影拍摄经费有限,制作组都很珍惜胶片,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镜头,《杜十娘》便是典型,整个故事构架完整流畅,节奏拿捏得好,内容也扎实。
2个小时的长体量也完全不会让观众觉得枯燥,而且,每一帧镜头都让人觉得养眼,室内的古典布景,中式风流与雅致并存,配上演员的仪态,越看越有味道。
外景烟火间与秀水青山搭配适度,疏朗中带着古朴大气,真想按头热衷枯山水的古装剧剧组到老电影里取经,这么好看的古韵,为什么不能继续传承呢?
七话很喜欢片中船坞戏的布景与打光,夕阳从窗外透过,中国人热爱的霞光与生活场景完美融合,有艺术之美,也有生活之实,雅与俗迎来高级搭配。
李、孙、杜十娘船头对峙那一段,布景应该致敬了戏剧版《杜十娘》,船与船之间的艞板与戏剧电影里都是一样的,逼仄又压抑。
杜十娘面前的两条艞板,没有一条给了她活路,每个场景观众几乎都能从中咂摸出隐喻,古典美学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让人拍案叫绝。
当下很多影视作品追求的“高级感”,滤镜越暗越黄,布景越大越新,观感却越来越不伦不类,属于我们的古典韵味一点点被冲淡,委实可惜。
因为这份可惜,再回重老电影时,前辈们的审美与艺术追求,更让人觉得养眼舒适,滑稽的现象自应运而生,新影视三年便过时,老电影却40年仍耐看。
- 立意高级,有“局限性”的老一辈未必输给新人
故事想要表达的内核,往往是老电影的观赏障碍之一,《导演请指教》中毕志飞翻拍经典电影《小城之春》时,制片人方励看完便一脸嫌弃。
不是嫌弃《小城之春》,而是嫌弃现代导演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1948年的电影以女性旁白开场,便是时代一大跃进,如今若拍个一样的,能有这意义?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曾经超前的立意,如今回看可能会存在一点时代局限性,但很有意思,老电影对古代花魁故事的探讨,几乎都不输当下的影视剧。
《杜十娘》延续了原著中的反封建反礼立意,她大胆与命运抗争,上天在她身上压了一座山,她便用丝草不断挖出逃离。
与李甲结合后,她要积极面对封建社会的门第之见,纵使李甲没能搞定家族,她也乐观地安排了后路:让李甲独自回家,自己暂居苏州当外室。
但封建社会最为残酷的一面,是很多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尤其备受压迫的女性,在杜十娘已经给李甲找出回转之策时,他仍旧出于各种顾虑卖掉了她。
不是不爱,也不是缺钱,而是“她是北京花魁杜十娘啊”。
杜十娘赎身后努力与风尘历史划清界线,当一个好妻子,可面对盐商询问,李甲下意识的一句“花魁”的回应,完全暴露了这段爱情的不平等。
她将他视为家人,他将她视为“货物”。
影版新增一段女主童年回忆堪称画龙点睛,杜十娘再次被卖后万念俱灰,她忆起被卖的过往,当时自己被老鸨带走,母亲哭喊无助,投江身亡。
仅一个镜头回顾,编剧甚至没有介绍个中原由,但信息点全给到了,一个无法保护女儿的母亲,一个被迫卖入风尘的女孩,无法掌控命运的母女。
掌控她们命运的人,正是“李甲”。
这个镜头进一步解释了杜十娘选择投江自尽而不是拿着钱财离开的原因,因为钱对她来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女性是附属品。
杜十娘的悲剧,根据并不在于遇到渣男,而是她不断与命运抗争,到头来发现自己不断走进死胡同,找不到出路之后,绝望地用生命控诉人情凉薄、世道不公。
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并适当增加元素升华立意,这是《杜十娘》的精彩改编,辅以电影无处不在的古典美学支撑,一部不过时的老电影便这么面世了。
如今影视行业资源多、条件好,打造一部作品不再像老一辈那么困难,但在艺术底蕴与审美价值上却越来越单薄,反而比不过“有局限性”的老电影。
客观来说,总是呼吁当下影视人向老一辈学习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因为新时代应该向前走而不是向后看,但也必须要承认,我们应该在传承中发展,而不是在发展中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