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1934向死而生动画电影完整版(万绿丛中一点红)
湘江1934向死而生动画电影完整版(万绿丛中一点红) 其一,如实再现湘江战役,“打”出了壮烈。在影片中,艺术家们运用高超的动画技巧和丰富的声画语言,对这场血战做出了生动再现,尤其是对宏大而壮烈的战斗场面进行铺陈描写,浓墨渲染,创造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冲击着人们的视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是很少见的。艺术家们还通过红军将士的议论,甚至反动民团团长覃大虎和他父亲以及与刘旺财的对话,从正反两个方面间接地反映了血战的态势。这场大战的主要战场及其战况在影片里也均有所表现,例如红18团全体将士的牺牲,红34师掩护全军突破湘江以致自己被敌人包围,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断肠取义,等等。可以说,影片对湘江战役的表现确实做到了“大事不虚”,基本到位。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一部比较好看的电影!独特的艺术品质使它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看点多多,抓人眼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一部令人眼亮的动画电影!它亮点闪烁,熠熠生辉,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振奋不已、无法忽略,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艺术创新意义,值得点赞叫好。
1. 多重突破
影片讲述的就是突破的历史!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广西北部的湘江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浴血奋战,最终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继续长征。在这场关系到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大战里,8万多红军将士与近30万国民党军殊死搏斗,奋力拼杀,并以牺牲5万多人的代价,保卫党中央,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召开遵义会议,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开启革命新航程。在历史上,湘江战役不但是军事上的大突破,而且还是政治上的大突破,是中国革命大转折的前奏。所以,它必然成为影视创作的热点题材。电影《长征》《血战湘江》,以及电视剧《历史的选择》《绝命后卫师》等作品对这一历史事件均有所表现。现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千年传说动漫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清大知好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又联合出品了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为湘江战役题材的影视画廊锦上添花。目前,影片已在全广西的大、中、小学巡回放映近百场,传承弘扬了红色革命文化。
这部广西制作的动画电影在创作时剑走偏锋,出人意料,巧妙地实现了多重突破,开创了反映湘江战役的新境界。
首先,聚焦大战背后的故事。以往的湘江战役影视剧多为直接表现大战的过程,渲染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和壮烈牺牲。而《湘江1934·向死而生》却另辟蹊径,将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融为一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把镜头对准大血战背后的小人物和小事件,从广西少年的视角去表现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湘江血战,进而演绎出精彩的少年版湘江战役电影。它的主角是当地放牛娃韦二牛和红军小战士黄玉长生。它的情节是这两个少年与国民党军以及反动民团的斗智斗勇。这样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使人们耳熟能详的湘江战役变成了熟悉得陌生的电影故事,进而呈现出新颖之气象,完成了湘江战役题材影视创作的新突破。
其次,采用动画电影的形式。动画电影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文艺类型。但是,在中国出品的电影里,动画电影所占比例却非常低。在2017年全国970部电影中,动画电影只有32部,占总量的3%;在2018年的1082部电影中,动画电影也只有51部,占总数的4%。而这些动画电影绝大多数是根据知名IP改编的,主流题材类型依然是奇幻的冒险故事,原创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极少。所以,《湘江1934·向死而生》的问世,不但是中国动画电影类型的突破,而且还是题材的突破,更是创作方式的突破。作为红色战争动画电影,它在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的背景下,还真是产生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审美效果和宣传效应。
2. 抓人眼球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一部比较好看的电影!独特的艺术品质使它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看点多多,抓人眼球。
其一,如实再现湘江战役,“打”出了壮烈。在影片中,艺术家们运用高超的动画技巧和丰富的声画语言,对这场血战做出了生动再现,尤其是对宏大而壮烈的战斗场面进行铺陈描写,浓墨渲染,创造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冲击着人们的视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是很少见的。艺术家们还通过红军将士的议论,甚至反动民团团长覃大虎和他父亲以及与刘旺财的对话,从正反两个方面间接地反映了血战的态势。这场大战的主要战场及其战况在影片里也均有所表现,例如红18团全体将士的牺牲,红34师掩护全军突破湘江以致自己被敌人包围,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断肠取义,等等。可以说,影片对湘江战役的表现确实做到了“大事不虚”,基本到位。
其二,倾情塑造少年英雄,“立”出了鲜活。影片重点刻画韦二牛和黄玉长生的形象,有意挖掘他们的心理、思想和情感的丰富内涵以及变化流程,突出表现他们的鲜明个性,使他们能够“立”起来,血肉丰满,真实可信。艺术家们细致地描写了韦二牛从一个被地主覃大虎欺压的放牛娃,到在湘江战役期间,对红军所见所闻后,逐渐觉醒,积极帮助红军,最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长为红军战士的人生历程。而黄玉长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在红军队伍里锻炼后,显得成熟与坚毅,勇于牺牲。影片表现了他的高尚精神、革命思想、坚定信仰、聪明智慧、勇敢战斗对韦二牛的深刻影响,进而使之很快成为一个小红军,一起投入战斗,昭示着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的伟大意义。可以说,这两个少年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这部电影最光彩的亮点之一。
其三,巧妙叙述故事情节,“奇”出了精彩。影片主线是讲述黄玉长生和韦二牛这两个英雄少年的传奇战斗。它跌宕起伏、曲折变化、悬念不断、环环相扣,紧紧地吸引住观众。两次智取,突破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的关卡,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两次诱使覃大虎和刘旺财,以及覃大虎和国民党军团长的“狗咬狗”,令观众感到心爽愉悦。而韦二牛百发百中的神枪,以及他和黄玉长生同骑一匹战马飞奔于战场的情节,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为影片涂上了奇特色彩,极大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结尾时,韦二牛复仇成功,骑马奔驰在弯弯山道,面对满天星空大声呐喊,以致天空回荡,牛群、桂香,以及乡亲们抬头望去的情景,把动画片的艺术优势发挥到了极点,令人印象深刻。所以,这部电影的奇特所造成的精彩紧紧抓住观众眼球,特别符合青少年的审美心理。
其四,有意彰显广西元素,“亮”出了名片。电影的成功标志之一就是凸显情节所发生的时空特征而形成背景的地方特色。对于这场战役,由于“湘江”二字的标识,以至于不少人对其主战场所在地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它发生在湖南。而《湘江1934·向死而生》用形象的方式改正了人们的这一错误。它在展现湘江战役战场时,有意识地突出表现湘江广西段的山川、村寨、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甚至表现国民党桂军和反动民团组织等,努力彰显广西地域特征及其元素,为影片打上了鲜明的桂北地区的烙印,散发出十足桂味,亮出广西名片。这既真实反映大战情景,又有意渲染本土特色,让观众过目难忘。
3. 成功寓教
《湘江1934·向死而生》当然承担寓教重任,向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着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思想。这也是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之一。但是,这部电影并不完全是宣传品,它的主题思想不是用概念化的说教方式给予表达,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加以表现。所以,这部动画电影是一部具有鲜明而积极政治倾向的艺术品。它的思想理念是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影片中的两场戏是典型案例。
一是一块大洋戏。几个两天两夜没有吃东西的红军战士来到无人看管的红薯地,提出要吃红薯的要求,但是连长坚持遵守纪律,不许战士们动老百姓的东西。于是,吃与不吃就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最后,老班长拿出一块可以买一箩筐红薯的大洋,并写上纸条,留给老乡,然后每人挖一个红薯吃。这个情景是通过躲在山洞里的韦二牛看到的,它使韦二牛明白了“红军不是坏人”。在电影里,这场戏并没有到此为止,它继续发展为韦二牛又看到反动民团头目刘旺财私吞红军留给老百姓的大洋。这样,红军和民团在同一块大洋的不同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谁好谁坏,一目了然。而看到此景的韦二牛也心知肚明,深受教育,于是演出了勇救受伤小红军黄玉长生的好戏。所以,这一段围绕“一块大洋”付出与私吞而展开的情节,表现红军、民团的品格和政治态度,以及放牛娃的觉醒,收到了一箭三雕之效果。
二是酒海井戏。红军临时救护所的伤员被国民党军及民团扔进酒海井而壮烈牺牲,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事的。影片首次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化表现,注入了感天动地的情感内涵,以及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思想力量,并且给予热烈的讴歌。这场戏经历的六个阶段:一是红军重伤员被拖到酒海井,战士们稚气未脱的脸上,只有愤怒的火苗,看不到半点惊恐和惧怕。二是敌人要红军战士投降,却得到战士们的闪着红色火焰的眼睛和吐出的唾沫。三是红军伤员被活活投入深井中,战士们更加愤怒了。四是保护伤员的红军女卫生员被敌人推下了井,井下传来:“中国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红军伤员们被彻底激怒了。五是原先已经躲藏好的黄玉长生走出来,向战友们敬礼,然后拉响手榴弹和靠近自己的敌人同归于尽。六是红军战士一个个昂首挺胸,相继跳进了酒海井……。这场戏也是通过躲在阁楼里的韦二牛的眼睛看到的。创作者们采用步步递进的方式,展现红军伤员从被动地被敌人杀害到主动地壮烈牺牲的情景,不断将戏剧冲突和感情波澜推向感天动地的高潮,取得了动人心弦、催人泪下、感召人们的艺术效果。韦二牛的思想因此发生彻底的转变,他把黄玉长生留下的军旗缠在身上,拿枪向敌人射击,并且大喊宣布:“我是红军战士韦二牛!”所以,人们看这部影片不但过瘾,而且还获得了灵魂洗礼和情感升华,进而接受了革命教育,认为是一部宣传革命思想的好电影!
来源:resource.cloudgx/files/gxapp/News/202012/17/641878.html?_s=16082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