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为什么换人:让007的票房表现 苍白
007为什么换人:让007的票房表现 苍白《邮报》认为,高昂的投资和充足的准备是《长津湖》成功的关键。不过《邮报》话风里也认为007输得不冤,该媒体指出《长津湖》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影片,仅剧本花费5年时间打磨而成,临演人数更是高达7万人。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就以“邦德惨败于中国电影”为题发布文章。该媒体表示,007新作虽是疫情以来首部拿下1亿美元周票房的非中国院线电影,但相比于票房几乎2倍于自己的《长津湖》,007的数据真的不够看。为此,《邮报》用了一个尖锐的字眼评价007的表现:苍白(Pale)。
007系列第25部作品《007:无暇赴死》与《长津湖》同天上映,上映首周即拿下1.19亿美元票房。
特效大片《毒液2》也于上周登陆院线,也收获9010万美元数据。
但在上周用4天就达到2.04亿美元的《长津湖》面前,无论是邦德还是毒液,显然都不太够打。
踩着007登顶全球票房冠军后,《长津湖》也顺势活到国外,引来了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英国媒体《每日邮报》就以“邦德惨败于中国电影”为题发布文章。
该媒体表示,007新作虽是疫情以来首部拿下1亿美元周票房的非中国院线电影,但相比于票房几乎2倍于自己的《长津湖》,007的数据真的不够看。
为此,《邮报》用了一个尖锐的字眼评价007的表现:苍白(Pale)。
不过《邮报》话风里也认为007输得不冤,该媒体指出《长津湖》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影片,仅剧本花费5年时间打磨而成,临演人数更是高达7万人。
《邮报》认为,高昂的投资和充足的准备是《长津湖》成功的关键。
两家美媒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撰文谈及《长津湖》。
出于立场问题,他们均选择回避剧情本身,但他们还是肯定了《长津湖》及中国电影市场的数据表现。
CNN就以《中国战争片打破票房纪录》为题撰文。
该媒体表示,从主演吴京到陈凯歌等三大国内顶级导演加盟,再到7万名临演的规模,都体现出片方2亿美元的投资成本,这也是影片收割票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