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飞狐胡斐救四大恶人(雪山飞狐大结局)
雪山飞狐胡斐救四大恶人(雪山飞狐大结局)在玉笔山庄,庄主杜希孟联合范兴汗等其他江湖宵小,引诱金面佛苗人凤前往,之后趁其不备将苗人凤擒获。危急时刻,胡斐偶然中救下苗人凤。可以说胡斐对苗人凤有救命之恩。苗人凤与苗若兰关于胡苗范田四家的百年恩仇及闯王宝藏,点击下面我的前期文章链接:雪山飞狐丨四家百年恩仇,冤冤相报,源于李自成兵败及神秘宝藏胡斐与苗人凤为何要进行比武决斗?
突然之间,地底呼声转剧,两人当即止步,侧耳倾听。胡斐一辨声音,说道:“他们找到了宝藏所在,正在地下厮杀争夺。”他从父亲遗书之中得知宝藏地点,曾进入数次,取出父母当年封存的文字。胡斐所料丝毫不错,那地底山洞之中,天龙门、饮马川山寨、平通镖局诸路人马,为了争夺宝物,正自杀成一团。---选自金庸新修版《雪山飞狐》
在雪山地宫之中,江湖人士悉数到齐,他们找到了闯王的宝藏所在,面对金银珠宝,他们开始疯狂争抢,互相残杀,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胡斐带着苗若兰悄然离开地宫,并且封住了洞口。
雪山之巅,胡斐与金面佛苗人凤,正面决战,胡家刀对战苗家剑,高手决斗,故事进入高潮,胡苗两家百年恩仇定要做个了断。
雪山飞狐剧照
关于胡苗范田四家的百年恩仇及闯王宝藏,点击下面我的前期文章链接:
雪山飞狐丨四家百年恩仇,冤冤相报,源于李自成兵败及神秘宝藏
胡斐与苗人凤为何要进行比武决斗?
苗人凤与苗若兰
1.前情回顾 : 要从玉笔山庄的误会说起。在玉笔山庄,庄主杜希孟联合范兴汗等其他江湖宵小,引诱金面佛苗人凤前往,之后趁其不备将苗人凤擒获。危急时刻,胡斐偶然中救下苗人凤。可以说胡斐对苗人凤有救命之恩。
为什么苗人凤要杀胡斐呢?因为苗人凤误会了胡斐轻薄苗若兰,且坏了苗若兰的名节。
当时胡斐潜伏在玉笔山庄,闯入内室,偶然间遇到了在罗帐中的苗若兰,此时苗若兰被点了穴道,赤身躺在在被窝中,而胡斐竟然无意间进了被窝,与苗若兰同床共被,于是,胡斐与苗若兰有了肌肤之亲。
2.苗人凤与胡斐苗若兰再次相遇,苗人凤怒气未消,决定与胡斐刀剑相见,一决高下。苗人凤获救,误以为胡斐与苗若兰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而苗人凤性格暴躁,认为胡斐坏了苗若兰的名节,不由分说,就要追杀胡斐。
在古代,女人的名节最重要,尤其是大户人家。苗人凤看到因为胡斐,自己女儿的名节被毁,愤恨不已。岂能善罢甘休?
再次相遇,脾气暴躁、直来直去的苗人凤立马要找胡斐决斗问责。
3.胡斐为何不解释误会?为何愿意与苗人凤进行生死决斗?黄日华版胡一刀剧照
胡斐已经知道苗人凤就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当年胡斐的父亲胡一刀与苗人凤比武,被苗人凤打伤,之后离奇死亡。此家仇与苗人凤脱不了干系。
正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胡斐身负百年血海深仇,怎能不报仇?
他历经辛苦练就的胡家刀法,目的就是为父母报仇。
既然苗人凤对胡斐误会已经愤恨至极,他不给解释机会,解释也没有什么用。
既然苗人凤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胡斐早晚就要报仇的,此时与苗人凤一决高下,为父报仇,似乎也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此人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我胡斐是少年英雄,我也想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4.胡斐那一刀足可以杀死苗人凤,但是他犹豫了,矛盾了,无从选择!胡斐剧照
胡斐习得胡家刀法,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刀法纯熟,已经超过此时中年时期的苗人凤,再加上年轻力壮,所以,胡斐与苗人凤之战,胡斐占了上风。
高手过招,终极之战,胡斐以胡家刀法略胜苗人凤,小说中写道:
苗人凤这一招“提撩剑白鹤舒翅”只出得半招,全身已为胡斐树刀罩住。他此时再无疑心,知道眼前此人必与胡一刀有极深渊源,叹道:“报应,报应!”闭目待毙。胡斐举起树刀,一招就能将他劈下岩去,但想起曾答应过苗若兰,决不能伤她父亲。-选自金庸《雪山飞狐》
胡斐如果果断劈下这一刀,正中对手的要害,足以克敌制胜。
胡斐的内心波涛汹涌,异常矛盾,如何选择,是艰难的选择:
这人曾害死自己父母,叫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按理这一刀不该劈将下去;但若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自己甫当壮年,岂肯便死?倘若杀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楚难当,生不如死。
胡斐与苗若兰
胡斐的内心世界做着艰难的思想斗争:
不劈下去,自己就会被苗人凤杀死,难道自己就这样白白断送了生命吗?
不劈下去,自己的血海深仇就无法报仇;
劈下去,自己的大仇立马可以报仇;
劈下去,意味着自己杀死了侠义之士,于心不忍;
劈下去,意味着杀了自己未来的岳父?
劈下去,意味着若兰与自己将反目成仇,无颜再见,甚至冤冤相报何时了?
劈下去,意味着自己爱情梦想的破灭......
劈与不劈,实在万难选择!
黄日华版胡一刀
5.有人建议金庸,把小说的结局写个清楚肯定的结局,金庸拒绝了。金庸这样设置结尾悬念,大有深意。有读者朋友建议金庸将《雪山飞狐》结尾的胡斐的那一刀到底劈下没有,修改一下,说出肯定的结果,金庸先生对此拒绝了这个要求。
小说最后写道:
她(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心中柔情万种,不禁痴了。
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金庸这样安排《雪山飞狐》的结局,小说在此决斗的关键时刻,戛然而止,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金庸对此说明如下:
这部小说于一九五九年发表,十多年来,曾有好几位朋友和许多不相识的读者希望我写个肯定的结尾。仔细想过之后,觉得还是保留原状的好,让读者们多一些想像的余地。有余不尽和适当的含蓄,也是一种趣味。在我自己心中,曾想过七八种不同的结局,有时想想各种不同结局,那也是一项享受。胡斐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种抉择,而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凭着自己的个性,凭着各人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择。
不说明到底那一刀劈下去没有,是一种朦胧的美,目的是让读者自己构想多种结局。读者得出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智慧。
6.对于这胡斐一刀到底劈下没有,胡斐与苗若兰的结局,我们可以大胆合理想象胡斐与苗若兰
我们可以想象,胡斐放过了苗人凤,苗人凤也没有对胡斐致命反击,二人英雄惜英雄,和平罢斗;
同时化解了与苗若兰的误会,冰释前嫌;
一笑泯恩仇,胡苗两家百年世仇,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一大幸事;
有情人终成眷属,胡斐与苗若兰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天龙八部中带头大哥究竟是谁?他为何不主动承认罪行?
深度解读倚天屠龙记:黄衫女子身份之谜,神秘莫测,力挽狂澜
深度解读射雕英雄传:爱国愤青,离经叛道,黄老邪到底有多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