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从数据来看,网络电影今年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Q1有哪些新变化?一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浴血无名川》,虽然视觉效果比起院线大片略显不足,但靠着宏大战争场面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依旧成了近期的文化热点。更难得的是,这两部影片达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前者仅仅上线7天,分账票房就突破了2800万,是今年网络电影票房排行榜的魁首。照这势头下去,说不定还真能摸一摸5000万的分账天花板。后者虽不如前者,分账票房也突破了1500万,是今年爱奇艺势头最猛的一部网络电影。两者豆瓣评分都过了6分。某种程度来说,从这两部作品身上我们能看出今年网络电影的不少新变化。去年的时候,我们讲网络电影撞进了3.0时代。但或许直到今年,这句话才真正作数。如果票房决定生死的网络电影旧律依然成立,那么品质决定票房已成了新规。

刚刚过去的清明档,有两部电影很值得玩味。

一是陈建斌主演的《第十一回》,将舞台剧融入了电影之中,探索了自我与本我、尊严与道德等诸多议题;一是张子枫主演的《我的姐姐》,从姐弟的角度出发,跳脱出性别之争,抨击着在不平等社会观念下所造成的性别歧视。

有趣的是,同期的网络电影中,也有两部作品值得一提。

一是围绕着“怪力乱神”展开的《兴安岭猎人传说》,将惊悚、怪诞及野趣化为一身,俨然在“无鬼无妖也无怪”的创作基调中,拍出了一部山野怪谈。

一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浴血无名川》,虽然视觉效果比起院线大片略显不足,但靠着宏大战争场面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依旧成了近期的文化热点。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1)

更难得的是,这两部影片达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前者仅仅上线7天,分账票房就突破了2800万,是今年网络电影票房排行榜的魁首。照这势头下去,说不定还真能摸一摸5000万的分账天花板。后者虽不如前者,分账票房也突破了1500万,是今年爱奇艺势头最猛的一部网络电影。两者豆瓣评分都过了6分。

某种程度来说,从这两部作品身上我们能看出今年网络电影的不少新变化。去年的时候,我们讲网络电影撞进了3.0时代。但或许直到今年,这句话才真正作数。如果票房决定生死的网络电影旧律依然成立,那么品质决定票房已成了新规。

Q1有哪些新变化?

从数据来看,网络电影今年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首个“网络电影春节档”的出现,无疑为这一飞速发展的线上消费形式提供了全新助力。在此期间,视频网站总共上线网络电影43部,数量远超往年。

然而,取胜的也仅仅是数量。2021年Q1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共有14部,最高是贾冰、宋晓峰主演的喜剧片《让我过过瘾》,票房几近两千万。去年同期共计23部作品分账破千万,优酷的《大蛇2》以3257万累计票房夺魁。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2)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去年盘点网络电影春节表现时,笔者认为,当人们为了《囧妈》网络首播的利弊争论不休时,“正宗”的网络电影反被大家遗忘了。可到了今年,这份遗忘似乎更甚。至少从分账情况来看,形势更加严峻。

于市场来看,头羊平台的位置正在变更。腾讯视频网络电影分账规则升级之后,Q1网络电影分账排行榜Top10中,腾讯视频十占其七。诞生了去年分账榜首《大蛇2》的优酷,今年也只有一部《南少林之怒目金刚》挤进前十。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3)

出现这一现象,和爱奇艺大力倡导PVOD模式也不无关系。头部作品驶入了单片付费轨道,颈部、腰部作品自然很难形成有力抗衡。当然,由于单片付费的票房数据尚不明晰,爱奇艺“超级影院”成色到底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不过,腾讯视频今年Q1的网络电影质量,并没有本质性飞跃。之所以票房能够领先,还是分账规则有区别。如今的腾讯视频,和早年优酷、爱奇艺一样,还处在“砸钱赚吆喝”的阶段。有效观影人次没有变化,分账票房却有高低,其中的“奥秘”不言而喻。

于类型来说,今年的网络电影倒给人以不小惊喜。类型结构更均衡了,现实题材作品的数量影也在稳步上升。

动作片和喜剧片还是今年网络电影的重头戏。

这两类作品,常年混迹在票房榜上。今年也无甚变化。事实上,不是它们太强,而是对手拉跨了。当好学生没考好,中游的就成了排头兵。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Q1分账破千万的作品中,近三成讲述了主旋律故事。

其中,最典型的当是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摄制的《扫黑英雄》。即使仍存在主题先行的问题,但凭着改编自真人故事的现实意义,该片依旧博得了颇多好评。这也是今年破千万影片中唯一豆瓣评分及格的作品。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4)

今年网络电影的最大变化,是“内卷”化。

似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个职场上的“网红”词汇,确实杀到了线上文娱领域。Q1分账破千万的阵容里,几乎全都是老熟人。这些熟悉的面孔,又和我们往常认知里的“知名网大演员”不同。他们几乎都是影视剧出身。

赵文卓、保剑锋、印小天、吴孟达、樊少皇……这些人或许过去也曾出演过网络电影,然而如此规模地涌入网络电影,也的确是一件稀奇事。

“知名网大演员”去哪儿了?不是没演,只是没挤上来罢了。陈浩民主演的《极品芝麻官》、徐冬冬主演的《老板娘》,分账还在九百万徘徊;谢苗主演的《修仙传之炼剑》,票房更是连五百万都没到。“旧人”当自强。

真正的变革到来了

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电影市场是否成熟?“品质决定票房”应当被视作一条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也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变化。熟悉电影产业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两年普罗大众“为XX走进电影院”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了。

当然,这是院线电影的特色。由于网络电影市场的先天滞后性,熟脸经济比好故事更能影响分账结果。不过,这一自网络电影草莽时代延续至今的圭臬,于今年开始出现了松动现象。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新出的《兴安岭猎人传说》。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5)

过去一段时间,观众总在指责网络电影从业者不搞现实主义创作,只热衷于拍摄玄幻、神话题材。不求讲出多精彩的故事,只致力于搞视觉奇观。

这可以理解。如果说院线电影还有商业片与文艺片之分的话,为赚钱而生的网络电影骨血里唯有商品这一属性。基于此,自然是怎么赚钱怎么来。

事实上,能推动网络电影变革的,不是别人,正是用脚投票的观众本身。

只有观众拒绝了千篇一律的妖魔鬼怪,让那些敷衍的创作者赔个干净,才能还网络电影市场以清白之身,才能真正消除“劣币驱逐良币”的腐臭迷雾。

如果不是看到《兴安岭猎人传说》的成绩,我仍是不相信网络电影的受众真迈出了这一步。以前虽也说要理性看待网络电影,它始终处在逐渐变好的阶段。但当时更多的还是希望“师夷长技而救之”,即让圈层之外的用户走进来。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6)

那些本不热衷网络电影的外来客,一旦涌入网络电影领域,既可以扩大原有的受众群,提高分账票房天花板,又可以倒逼行业从业者提升审美水平,让作品整体步入精品化之路。只是没想到,外来客没进来,屋子里的人先觉醒了。

《兴安岭猎人传说》的出现,比2018年的《灵魂摆渡之黄泉》更让人欣喜。后者是厚积薄发,有网剧做底子,票房高是应得的。前者是异军突起的黑马,就算占了短视频宣发的功劳,但凭故事就足以令不少院线恐怖电影汗颜。

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票房。去年有一部不错的网络电影《双鱼陨石》,讲了个平行时空互相厮杀的故事。可惜的是,票房只有347.7万。令人心酸。

过去我们常说,内容为王。内容为不为王的决定者,有且只有观众。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7)

《兴安岭猎人传说》的成绩,必然能给观众和从业者带来思考。对观众来说,这部影片所产生的意义已然超脱了作品。而对从业者来说,好故事能赚钱的苗头也被看到了。也只有完成这次变革,网络电影的3.0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结语:观众想要什么样的网络电影?

最后,来聊个比较实际的问题。观众究竟想看什么样的网络电影?

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个问题宽泛而无趣。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剧情片、类型片的前进方向早已恒定,再怎么拓展也不过是拾前人之牙慧。

但搁在网络电影市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有点现实意义。

但这个问题又很难回答。对平台来说,观众的诉求藏在用户画像中。通过一个个账号的观影记录,平台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哪些类型热度更高,并以此为创作依据。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拍电影”。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8)

但文艺创作不同于分析论证,由果溯因也绝不可能得出正确解。更不用说,创作本就没有唯一解。或许一箩筐糖纸里有几个被观众喜欢,但纸不是糖。

过去我提过一个观点,网络电影的未来在其“第三世界”。所谓“第三世界”,就是那些或由于初出茅庐、或由于经费不足、或由于缺乏机会,无法拍摄院线电影,只能投身于网络电影领域中的电影从业者。他们走的是稳扎稳打的院线电影路数,多不会为了赚钱而胡编乱造,更注重对于艺术价值的追求。

如今,我的观点仍不改变。网络电影的市场想要趋于成熟,就必然要将“第三世界”扩大成“第一世界”。那些精品之作,不应当成为个例、独苗。

不过,非要逆向推导的话,也能得出启迪。去年网络电影分账排行榜TOP10里,强类型片占了大多数,前五部更尽数皆是。今年虽有变化,但破千万的影片里,强类型片也有一半之多。可以说,网络电影暂时还离不开“妖魔鬼怪”。

你们觉得最好看的三部电影(这两部片子一出)(9)

可“妖魔鬼怪”也有现实主义的拍法。在《兴安岭猎人传说》中,有狐仙、马猴、人面树之流的怪诞,也有人心、背叛、善与恶之类的推论,到了最后更是画风一转,俨然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感觉了。谁能不叫绝?

军事题材主旋律也是网络电影受众的心头好。去年TOP10里,有且只有一部《狙击手》是现实题材。今年的TOP10里,则变成了4部之多。《浴血无名川》的成绩,估计也能激励一批红色革命题材影片集体亮相。且拭目以待吧。

【文/冯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