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这种陌生,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那种陌生,但却是浮于表面的了解,抽象干瘪的了解。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却是我陌生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芙蓉镇每五天有一墟。“一墟”的意思就是一场集,就是在固定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人都到镇上来买卖东西。普通话叫“赶集”,我们老家叫“赶场”。电影里的好多物件也是我小时候见过的(现在很难看到了),比如石磨、木脸盆架等等。更不用说电影里的米豆腐了!现在回老家还必吃!这是一种把大米磨成米浆制成的“豆腐”,拌上辣椒花椒等佐料,是西南地区有名的小吃。

这是谢晋导演的作品,于1987年上映。男女主角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姜文和刘晓庆。

看电影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既有亲切感又有陌生感。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1)

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叫“芙蓉镇”的三省交接处的乡镇上的故事。

首先这个空间我就比较了解。作为一个出生在小县城的80后,那样的乡镇我没少去。

芙蓉镇每五天有一墟。“一墟”的意思就是一场集,就是在固定的日子里十里八乡的人都到镇上来买卖东西。普通话叫“赶集”,我们老家叫“赶场”。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2)

电影里的好多物件也是我小时候见过的(现在很难看到了),比如石磨、木脸盆架等等。

更不用说电影里的米豆腐了!现在回老家还必吃!这是一种把大米磨成米浆制成的“豆腐”,拌上辣椒花椒等佐料,是西南地区有名的小吃。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3)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却是我陌生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种陌生,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那种陌生,但却是浮于表面的了解,抽象干瘪的了解。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4)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芙蓉镇》是一部了不起的电影(及原著),它的矛头直接指向那段时期的“运动”。在80年代就做出了如此深刻的反思,而且把这种反思以生动好看地形式表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起早贪黑辛苦劳作的人,是如何被打成“新富农”的;好吃懒做目不识丁的人,是如何借助“运动”当上支书的;相爱的“五类分子”想结婚,是如何被判刑的……

芙蓉镇电影美学分析(电影芙蓉镇活下去)(5)

今天我们看来多么荒谬的事情,曾经真真切切地发生过!

时代的汪洋中,个人真的毫无还手之力。

以电影中的两句话作为结尾:

1 自己更要看重自己。

2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