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凯奇电影图解(尼古拉斯凯奇千里寻猪)
尼古拉斯凯奇电影图解(尼古拉斯凯奇千里寻猪)先来看罗柏的故事。开门见山地说,影片片名虽叫《Pig》,但本质上跟“猪”没什么关系,“猪”只是导演为全片设下的麦格芬。影片真正讲述的,是两个男人的心灵疗愈之旅。在我看来,《寻猪之旅》是一部被国内观众严重低估的独立片佳作,它以冷静克制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死亡的治愈系故事,而尼古拉斯·凯奇也在其中贡献出了近十年来的最佳表演。一两个男人的心灵疗愈之旅
尼古拉斯·凯奇又双叒叕拍新电影了。
回想起来,自08年金融风暴后,凯奇叔为了还清债务,已经顶着“烂片之王”的名号在好莱坞混迹了十多年。这期间他拍的电影几乎全是烂片,而他更是连续9次被提名为“金酸莓奖”最差男主角,实打实的“票房毒药”。“尼古拉斯·凯奇何时能还清债务”、“凯奇叔这次能否咸鱼翻身”早已成为影迷间广为流传的梗,可以说,人们已经不对他抱有任何希望。
然而,今年这部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寻猪之旅》(Pig)却意外大获好评,IMDB更是达到7分,堪称他的近年之最,连凯奇叔本人都十分惊讶。
相比国外的口碑开花,《寻猪之旅》在国内却遭遇骂声一片。造成这个结果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影片最初在国内闹出的“译名乌龙事件”:有人将片名译为《疾速猪杀》并上传至豆瓣条目,误导许多观众以为这是一部R级动作片,看完却发现是一部情节平淡、不知所云的文艺电影,大呼上当。
在我看来,《寻猪之旅》是一部被国内观众严重低估的独立片佳作,它以冷静克制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爱与死亡的治愈系故事,而尼古拉斯·凯奇也在其中贡献出了近十年来的最佳表演。
一
两个男人的心灵疗愈之旅
开门见山地说,影片片名虽叫《Pig》,但本质上跟“猪”没什么关系,“猪”只是导演为全片设下的麦格芬。影片真正讲述的,是两个男人的心灵疗愈之旅。
先来看罗柏的故事。
罗柏是一位传奇厨师,因爱人劳丽离世对他造成的巨大打击,他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选择归隐山林,而这一隐就是十五年。表面上看,他过着闲云野鹤、逍遥自在的生活,但观罢全片我们知道,他的归隐其实是一种自我放逐。而罗柏也并不需要猪替他寻找松露,猪只是他的精神寄托,因为他一直无法接受现实,更不敢面对孤独。某种程度上,猪在他心里就是劳丽的替身。
但人不能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因为猪被偷走,他不得不下山寻猪,而寻猪的过程就是罗柏重游伤心地,与往事和解的心灵疗愈之旅。导演将整个寻猪过程拍摄得非常平淡,没有激烈的追逐,也没有暴力的械斗,只有见见故人叙叙旧。因为罗柏“传奇厨师”的名号余威尚在,城里的故人们也都非常给他面子,顺水推舟地将他送到真相面前。
最终,得知猪已经死去的罗柏释放了积压已久的悲伤情绪,恸哭一场后又复归平静的生活。而此时他已经走出爱人离世的阴影,坦然面对孤独,成为一名真正的隐居客。
总体而言,罗柏经历了从“被迫逃离”到“主动归隐”的过程,风平浪静的故事下所蕴含着的,是能够改变罗柏心境的巨大能量。导演通过两个细节外化了罗柏心境上的变化:一是影片大部分时间里,罗柏都是带着脸上的血污在寻猪,而他主动归隐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净血污。如果说血污代表着罗柏的心理创伤,那么洗净血污就意味着罗柏实现了与过去的和解。第二件事则更为直观,罗柏终于听完劳丽留给他的磁带,磁带中恋人的生日祝福不再是他不堪回首的过往,而是鼓励他面对新生活的勇气。
再来看阿米尔的故事。
松露商人阿米尔的父母有一段失败的婚姻,父亲的强势、沉迷工作使阿米尔从小缺乏父爱,性格上自卑软弱。母亲的自杀更加深了他对父亲的恨意,他希望用自己在食材行业的功成名就来实现对父亲的“复仇”。
因为自卑,阿米尔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于是他用豪车、华服和古典乐来包装自己,又通过贬低罗柏来抬高身份,而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当阿米尔叫嚣着“这是我的城市”,反被罗柏教训“你不过是我的交通工具”时,他终于丑态毕露,对罗柏破口大骂,但反观阿米尔之前的种种行径,他也从未尊重过罗柏。自卑与不懂得尊重是原生家庭带给阿米尔的心理缺陷,在与罗柏的寻猪之旅中,阿米尔逐渐得以弥补。
而阿米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修复与父亲的关系。尽管影片中反复铺垫阿米尔对父亲的恨意,但冰箱上有关父亲的剪报还是暴露了他真实的内心:他其实一直爱着父亲,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以及不知该如何去表达情感。罗柏教给他的方法是烹饪,因为味觉承载着回忆,一道简单的菜肴也许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影片结尾,阿米尔在罗柏的帮助下为父亲烹饪了一道美食,唤起了父亲心底最美好的记忆,父子俩终于冰释前嫌,达成和解。
与罗柏类似,导演也通过阿米尔听古典乐的前后变化来外化表现阿米尔的心绪变迁:影片前半段阿米尔听古典乐是出于自卑和对父亲的畏惧,影片后半段随着心灵创伤的疗愈,他主动关上了古典乐广播。
就这样,通过老与少,听与不听,直面孤独与回归家庭的对比,导演笔触细腻地为观众讲述了两个男人双向的心灵疗愈之旅。“与过往和解”也是电影《寻猪之旅》的第一层主题表达。
二
对旧时代的缅怀与告别
除个体层面的和解外,导演还通过罗柏这个人物表达了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对旧时代的缅怀与告别,这也是影片在宏观层面上的主题表意。
影片中的罗柏是一位迟暮英雄,他隐居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甚至连一部手机都没有,而当他以“旧日者”的身份再次进城时,却发现城中早已“日月换新天”。在“罗柏进城”的段落中,导演通过一系列城市霓虹灯牌的叠化,辅以现代感十足的电吉他配乐,来表现罗柏面对新世界时的躁动不安;而在“搏击俱乐部”的段落里,导演又通过一首老歌,搭配上罗柏眼窝深陷、胡子拉碴的特写镜头,营造出英雄迟暮的悲壮感。
尽管城市里依然流传着罗柏的传说,但不可否认的是,属于罗柏的黄金时代已然逝去。影片中为我们展现了两个细节:一是罗柏去找地头蛇埃德加,埃德加对他说“你毫无价值,你甚至都不存在了”;二是罗柏回到老房子,问小男孩以前的柿子树去哪里了,小男孩说不记得这里曾经有过柿子树。这都表明了这个城市里有关罗柏的记忆正在逐渐被抹去,罗柏所代表的旧时代也一去不复返。
但与此同时,导演又对当下的新时代有着强烈的批判与怀疑态度。
首先,他认为这个时代是物欲功利的。影片中,阿米尔是被金钱异化的典型代表,导演通过多处细节来展现他的傲慢功利、自私冷漠。比如他开着豪车来接罗柏,却提前在副驾驶上垫上一块布,因为他害怕罗柏会弄脏他的车;他看到罗柏满脸是伤,第一反应不是带他去医院,而是急于撇清自己的责任;罗柏反复强调猪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他却认为再买一只新的就好了。由此可见,在阿米尔心中,物质高于一切,金钱无所不能,价值已经取代情感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尺度。而社会上与他持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不在少数,如埃德加谈及罗柏,首先提到的也是“价值”,如果长此下去,恐怕整个世界都将沦为金钱的奴隶。
其次,他认为这个时代是空洞虚无的。当罗柏回到自己工作过的芬威餐厅,看到人们对“解构美食”趋之若鹜时,他深感可笑与悲凉。在他看来,这些自诩前卫的“网红美食”空洞且无聊,而厨师也在制作它们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如果深思罗柏对主厨德雷克语重心长的训斥,不正是对当下诸多社会乱象的警醒吗?
就拿我国影视行业来说,近年来唯流量至上的风向捧红了一大批“小鲜肉”,他们粉丝无数,能够为资本带来巨大利润。但如果去看他们的作品,却充斥着各种投机媚好、粗制滥造,不少人甚至做出了不背台词念数字、演戏全靠后期抠图等违背演员职业道德的行为,全然失去了自己的坚守和品格,更看不到他们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反观罗柏,他不仅能清楚记得自己为客人制作的每道菜,更不依靠花哨的噱头就能赋予食材震慑人心的力量,这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然而,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时间前进的脚步,正如阿米尔父亲所说:“你控制不住的。”在时代的新旧交替面前,导演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与其负隅顽抗,不如坦然告别。因为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经历过迷惘虚无的“阵痛期”后,人们终将会像阿米尔和德雷克一样幡然醒悟,找回初心,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三
一首具有东方意蕴的散文诗
目前许多针对《寻猪之旅》的批评之声都聚焦于故事情节平淡无味。的确,如果细观《寻猪之旅》的剧作,里面其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商业类型元素,如“下山寻猪”具有极强的情节驱动力,地头蛇、地下搏击俱乐部、上流权贵反派势力等也都囊括其中。可以说,从中拎出任何一个元素都能拍成夺人眼球的商业动作片,但导演却对它们的戏剧性进行了弱化处理,使影片叙事呈现出反高潮、反套路的特征。所谓“平淡无味”,正是源于导演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拿捏。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导演对观众情绪的把控。一个是阿米尔对罗柏袒露心扉,诉说自己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此时观众的悲伤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如果这时罗柏能以长者身份去劝慰阿米尔,不仅能够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顺便博取观众眼泪,这也是许多电影的惯常套路。然而,导演却让罗柏说了一堆虚无主义的废话,让阿米尔不知所措的同时也令观众哭笑不得,这体现出导演有意识的“反套路”。另一个是罗柏与大反派阿米尔父亲的最终决战,我们本以为会看到惊险刺激的打斗,结果他们俩只用一道菜便化干戈为玉帛,取代打斗段落的是两个老人的哭泣,这是导演有意识的“反高潮”。
导演这样做有何目的?如前文所述,影片的主题是和解与告别,这其实是在表达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罗柏下山也并非真的为了寻猪,而是为了摆脱心理枷锁,真正进入到享受孤独的隐士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寻猪之旅》的故事内核是颇具东方韵味的。而影片以食物名称作章节划分以及大量宁静悠远的自然风光画面,更暗示着导演其实是将《寻猪之旅》当作一首散文诗来拍摄,他希望人人都能从罗柏的故事中解读出自己的人生况味,而不是任由娱乐元素混淆视听。
进一步想,导演在剧作中置入了如此多商业类型元素,却将一切可能引起观众情感高潮的机会都按压下去,实则也是对当下好莱坞同质化、功利化、泛娱乐化创作倾向的反讽。正如影片中罗柏对德雷克的训斥,导演希望《寻猪之旅》是一部真正丰盈着作者灵魂的作品,它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存在,而是等待有耐心的观众去细细挖掘与品味。如果带着这样的想法再回看《寻猪之旅》的译名乌龙事件,则在文本之外更多了一层讽刺意味。
所以,无论凯奇叔能否凭借此片翻身,我都要说,他这次选对了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