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1964年,市文化局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有座席700个,影院前厅和放映大厅之间的墙是一道“东北火墙”,用于冬日在火墙里生火取暖。在冬天,尽管外边天寒地冻,而影院内却是暖意融融。放映设备齐全,能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1966年“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80年又恢复为“台东电影院”。1991年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旅馆等。 台东电影院也是比较早的退出影院行列的电影院,记得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开始走向落寞。最初被改建成夜总会,后来又变成了星期八KTV。不过这家影院的隔壁倒是走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是后来著名的万和春排骨米饭。 台东电影院应该是我去的比较少的电影院,主要还是离着家远一些,到这里看电影,也多是因为大光明和遵义没赶上点的缘故,但记忆最深的一场电影却是在这里看的,那时八十年代末在这里排队抢到两张票,也是当时很火的一场催泪片《妈妈再爱

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就是当年的遵义剧院,时常会想起电影还未开场,就会从右边的大门洞进去,逛一逛台东市场楼,其实也就是沿着里面转一大圈,消磨一下时间。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1)

2003年,遵义剧院随着老台东市场楼一并消失,随着台东万达的崛起,这座曾经老青岛的第二大戏院就此消失了。

台东电影院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2)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3)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4)

1939年在台东镇一丁目(云门一路28号),慈光电影院建成开业,在有“大光明电影院”前,它一直是老台东区唯一的一家电影院。因资金有限,电影院设备落后陈旧,放映影片仅限于国产影片。抗战胜利后,电影院条件仍未得到改善,当时的座椅还不是每人一座,是大长椅子,并且下面也没固定,椅子经常是歪七斜八的放着,里面看电影还能看见外面的光,百姓们戏称其为“疵毛”电影院。电影院两边是些简陋的木质楼房,但是门口很热闹,各种小贩都有,买吃的,买玩具的,摆小人书的等等,是小孩子们愿意玩耍的地方。

1964年,市文化局拨专款对影院进行大修,改称台东电影院。有座席700个,影院前厅和放映大厅之间的墙是一道“东北火墙”,用于冬日在火墙里生火取暖。在冬天,尽管外边天寒地冻,而影院内却是暖意融融。放映设备齐全,能放映包括立体电影在内的各种规格影片。1966年“文革”时期曾改名为“反修电影院”,80年又恢复为“台东电影院”。1991年改造1个大厅、两个小厅及电子游戏、旅馆等。

台东电影院也是比较早的退出影院行列的电影院,记得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开始走向落寞。最初被改建成夜总会,后来又变成了星期八KTV。不过这家影院的隔壁倒是走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是后来著名的万和春排骨米饭。

台东电影院应该是我去的比较少的电影院,主要还是离着家远一些,到这里看电影,也多是因为大光明和遵义没赶上点的缘故,但记忆最深的一场电影却是在这里看的,那时八十年代末在这里排队抢到两张票,也是当时很火的一场催泪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因为难忘,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情节,还因为拉着好多年没再进过影院的母亲一起来看的,那也是和母亲一起看过的最后一次电影。

遵义南白电影院:遵义 台东 大光明(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