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三块广告牌(经典电影三块广告牌)
经典电影三块广告牌(经典电影三块广告牌)马丁麦克唐纳是一个非常会写故事的导演。而他在写剧本的时候,心目中母亲的扮演者就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她是科恩兄弟之一乔尔科恩的老婆,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美国南方的一次旅行。马丁麦克唐纳发现有人用竖起广告牌,表达对警方没有破获的案件进行控诉。当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一个愤怒的母亲的形象。
“愤怒会导致更大的愤怒”
2017年,由马丁麦克唐纳编剧并指导的剧情长片《三块广告牌》
电影无论是剧本的戏剧张力、电影感、表演力度都无可挑剔。
故事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跳转幅度极大,同时又让观众无比的信服。
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在美国南方的一次旅行。
马丁麦克唐纳发现有人用竖起广告牌,表达对警方没有破获的案件进行控诉。
当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一个愤怒的母亲的形象。
而他在写剧本的时候,心目中母亲的扮演者就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她是科恩兄弟之一乔尔科恩的老婆,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马丁麦克唐纳是一个非常会写故事的导演。
在他之前的作品《杀手没有假期》、《七个神经病》中不难看出他善于写出既有文学性,又充满娱乐性的故事。
《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之所以好,是因为其中的每一场戏,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都蕴含着强烈的戏剧张力。
影片故事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艾宾镇,电影开始给出的镜头是一片萧瑟的景象。野草浓雾之中,伫立着几块破败的广告牌。
这时,背景里响起了托马斯摩尔演唱的《夏日最后的玫瑰》。
接下来女主出场了,就如同歌里唱得“孤独的怒放,有孤独的凋谢”。女主人公名叫米尔德丽德,以下简称米女士。
她有一天开车经过这条伫立着三块广告牌的公路。自从高速公路建好后,这条路就没有什么人走了,自然也没有人租这些广告牌。
她停下车,若有所思仿佛想好了怎么计划,米女士来到负责广告牌租赁的广告公司。
公司老板正在看一本叫《好人难寻》的小说。
这是美国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其风格和这个故事很像,都是充满了对现实残酷的荒诞感。
米女士说,她要租下那三块破的广告牌。
老板没想到竟然可以废物利用,虽然很诧异,但还是租给了米女士。
当他看到米女士写在广告牌上的字之后,他意识到米女士想搞一个大事情。
他们聊天时,米女士作出了一个翻窗台小虫子的动作,这个细节暗示了这将是一个小人物战斗的故事。
然后镜头转向了马路对面的警察局,这说明她的事和警察有关。
这时观众们并不知道米女士想在广告牌上写什么,所以此时米女士的形象还是很中性的。
周六的晚上,警察迪克森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人在装广告牌,还在其中一块广告牌上看到了威洛比警长的名字。
他便下车和一个拉丁裔小伙跟一个黑人小伙聊了几句,问他们广告牌是什么意思?黑人小伙让他去看第三块广告牌,迪克森一下就懵了。
这时,他马上打电话给威洛比警长。警长上来就是一句脏话,迪克森说:“警长,我们也许有麻烦了。”
天亮了,三块广告牌的内容终于展示在大家面前,上面写着:“女孩惨遭劫杀,为什么威洛比警长,还没抓到凶手。”
原来这是一个母亲告状的故事,米女士正是被奸杀女孩的母亲。
在这个屁大点的小镇上,广告牌的事很快就传开了。米女士投下了石子,下面就要等待涟漪的出现。
事情发生后,威洛比警长带着自己的手下,杀到了对面的广告公司,质问公司老板为什么要登那样的广告,警长问:“是米女士吧?”广告公司的老板说,他无权透露客户的信息。
到此为止,两个警察都是很负面的形象。迪克森是一个满嘴脏话,有暴力倾向的种族主义者,威洛比警长像个趾高气扬的地头蛇,而米女士是一个受到冤屈的母亲。
米女士很快受到了电视台的采访,她向大众控诉着警方不作为,这引起了小镇民众巨大的舆论。
在舆论压力下的威洛比警长,不得不出马了。他上门来找米女士谈判,这时候他的形象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他向米女士解释,为什么她女儿的案子迟迟找不到凶手时,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学生。
他说的理由也很让人信服。警方做了可能做的一切,但有些案子,它就是破不了。此时的米女士,却显得有些胡搅蛮缠。
接着,威洛比警长告诉米女士一件事,他希望通过此事,能获得米女士的理解。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事已经不是一个秘密。
威洛比警长告诉她:“我得癌症了。”可是米女士却说:“我知道,并且全镇上的人几乎都知道了。”威洛比警长愣了一下:“那你还立那个广告牌?”
米女士面无表情道:“难道要等你翘辫子后再立?那还有什么用?”说完米女士开始摇晃秋千,这个动作暗示米女士是有愧疚和不安的。
她也知道这样是胡搅蛮缠,可是为了给女儿复仇,管不了那么多了。威洛比警长没有再多说一句,安静地离开了。
米女士的行为激起了全镇人的不满,威洛比警长在小镇上有着很不错的口碑,镇上的神父来到米女士家为警长打抱不平,却被米女士臭骂一顿走了。
米女士去牙医那看牙,胖牙医很明显想整她,米女士果断地反击,将钻牙齿的机器钻进了牙医的指甲里,让人看着就疼。
米女士也因为这个举动被捕进了警察局,威洛比警长负责审问她。
两人的对话夹枪带炮,但突然从威洛比警长的口中喷出一口血,喷在米女士脸上。
这个突发状况,顿时让米女士惊慌失措,米女士不由自主喊了一声baby,其实在米女士心中对警长一直都有一丝亏欠。
这场戏虽然没有什么剧烈的动作,但是却有着静水流深般的巨大张力,还能有比这更精彩的设计吗?
米女士落寞地回到家,这时米女士开始回忆女儿死亡当天和她发生的争执,她对女儿也心怀愧疚,所以才会执意要给女儿复仇,这也是她救赎自己的方式。
威洛比警长去医院恢复了一段时间,但是他的生命已到尽头。
在过完美好的一天后,他与妻子女儿告别,独自来到马厩,自杀了。
他留下了三封遗书,此时电影中响起了他给妻儿的遗言,即深情又质朴的一段临别表白。
第二天,迪克森得知威洛比警长的死讯,哭得像个孩子。
他拿起警棍,跑到对面的广告公司,对广告公司老板一顿血怼,这场很暴力的戏,音乐配的却是一段民谣。
当然他这样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他被信任的警长开除。
随后,威洛比警长的妻子给米女士送来了威洛比警长临死前写的第二封信。
威洛比警长告诉米女士很欣赏她不认命的个性,米女士在看到这封信后,受到鼓舞。
她知道她此时只有不断向前,没有回头路。
一天晚上,米女士发现广告牌被烧了,以她的性格必定是要复仇的。
她给警局打了电话,发现警局里没人,于是她向警局丢了煤气瓶。
而警局白天收到了一封给迪克森的信,同事让他晚上自己来取。
但此时,他带着耳机,看着威洛比警长给他的信,没注意到外面燃起的大火。
信中,威洛比警长说,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好的警察。
火势蔓延,迪克森发现不好,他拿起米女士女儿的案卷冲了出去。这封威洛比警长给他的信,让他有了使命感,他发誓要继承威洛比的遗志,找出凶手。
某天晚上,他在酒馆喝酒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白人青年在炫耀自己奸杀过一个女孩。
迪克森故意走过去,用指甲划了那男人一下,对方把他暴揍了一顿。
然后,他不顾疼痛跑回家,从指甲缝里取出那男人的一小块皮肤。
DNA检查结果出来,男人不是凶手。
迪克森给米女士打电话,除了表示遗憾外,他还说,这个男人虽然没有犯这起奸杀案,但他一定犯了另一件,并叫了米女士一起去收拾他。
故事的结局极具开放性,两个人拿着猎枪上路去抓强奸犯,影片就结束了。
其实他们心中都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又对又错的事情。他们也许会成为为民除害的英雄,也可能会是僭越法律的狂徒。
喜欢的可以点击右上方关注来关注我哦!我将为您带来更多好看的影视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