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王一博出色的商业价值,也是乐华娱乐吸引资本投资的根本所在,这一点也早已人尽皆知。从招股书中透露的信息,仅王一博一人贡献的营收,已经占据了乐华娱乐的大半壁江山,也是其“艺人管理服务”的重要来源。具体来看,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4月30日,该艺人的收入增长占据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80%。好消息是,王一博合同已续至2026年。对于乐华娱乐,有网友调侃称,“上半生靠韩庚,下半生靠王一博”,一定程度上算是精准描绘了乐华娱乐的发展历程。乐华娱乐也在《招股书》中提到了这一风险:“我们的大部分收入来自艺人管理业务。倘未能维持与艺人及训练生的关系,或扩大签约的艺人及训练生的数目,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受重大不利影响。”在人们探寻柠萌影视破发原因的同时,即将登陆港交所的乐华娱乐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危机。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2021年累计营收超过2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3%。然而其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1)

8月10日,柠萌影业上市破发引发市场关注。而同为影视公司,还在排队的乐华娱乐也是喜忧参半。8月7日,乐华娱乐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将于9月正式在港主板挂牌上市,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征程终于有了确定答案。

但成立13年的乐华娱乐,虽然依靠王一博、吴宣仪、黄明昊等顶流明星斩获了大量流量红利,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上市关头,前脚王一博续签到2026年,后脚旗下练习生丁泽仁被曝绯闻塌房,也揭示出乐华娱乐这种与偶像个人深度绑定式的营收方式存在弊端。不过,对乐华来说,影视寒冬之下,还有别的选择么?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2)

与偶像深度绑定,“福兮,祸之所伏”

8月10日,同为影视公司的柠萌影视率先赴港上市,然而首日收盘价27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7%,遗憾破发。这也给一众冲击资本市场的影视公司敲响警钟,上市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新征程的开端。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3)

在人们探寻柠萌影视破发原因的同时,即将登陆港交所的乐华娱乐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危机。

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2021年累计营收超过2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3%。然而其中艺人管理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也越来越重,已有2019年的84%激增至2021年的91%。

招股书中披露的“艺人管理业务”,是乐华娱乐重要的营收来源,主要通过安排签约艺人参与商业活动和提供娱乐内容服务产生收入。前者主要是代言、商业宣传及商业表演,而后者主要包括出演电影、剧集及综艺节目的拍摄等。

对于乐华娱乐,有网友调侃称,“上半生靠韩庚,下半生靠王一博”,一定程度上算是精准描绘了乐华娱乐的发展历程。乐华娱乐也在《招股书》中提到了这一风险:“我们的大部分收入来自艺人管理业务。倘未能维持与艺人及训练生的关系,或扩大签约的艺人及训练生的数目,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受重大不利影响。”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4)

王一博出色的商业价值,也是乐华娱乐吸引资本投资的根本所在,这一点也早已人尽皆知。从招股书中透露的信息,仅王一博一人贡献的营收,已经占据了乐华娱乐的大半壁江山,也是其“艺人管理服务”的重要来源。具体来看,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4月30日,该艺人的收入增长占据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80%。好消息是,王一博合同已续至2026年。

但这对即将扣响港交所大门的乐华娱乐来说,究竟是福是祸还不好说。

首先,对娱乐经纪类公司来说,艺人声誉是重大风险隐患。过度依赖艺人管理业务,也就意味着艺人一旦“塌房”,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此前,孟美岐、黄明昊相继曝出负面新闻,随着文娱监管政策愈发收紧,负面新闻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也愈发严峻。就在最近的8月,公司旗下艺人丁泽仁又被曝出绯闻,乐华娱乐的公关能力再遭质疑,艺人声誉和品牌认知再度下滑。乐华娱乐在《招股书》中坦言,任何对签约艺人的负面宣传可能损害品牌形象,并可能对其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越是顶流的明星,其艺人分成比例也越高,乐华娱乐对此支付的宣发成本及相关费用也与日俱增,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毛利增长情况。此外,一旦合约到期,如果艺人不再选择续约,同样会对公司营收造成重创,而要从头培养一个顶流明星,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地利与人和。

招股书显示,乐华娱乐训练生的录取率不足1%,而海选人数有近6万名之多,在这种“万里挑一”的情况下,即使成为“天选之子”,也要经历数年的培训才有可能正式“登台”。公司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来维持艺人的曝光率和热度,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旦艺人被曝出负面新闻,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乐华娱乐在招股书中坦承,我们的业务十分依赖签约艺人的声誉及公众对我们品牌的认知。任何对签约艺人、本公司及本公司管理层、商业伙伴或行业的负面报道可能损害我们的品牌形象,并可能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当然,乐华娱乐也在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招股书,乐华娱乐的另一重点营收来源,是泛娱乐业务。尽管其占据总营收比重不高,但是增长速度却一日千里。2020-2021年,泛娱乐业务收入由2108万元增长至3786万,同比暴涨79.6%。

而乐华娱乐正是依靠此前在艺人管理行业的领先地位,积极扩展泛娱乐市场,包括虚拟艺人商业发展、综艺节目形式授权及艺人相关衍生品销售。其中虚拟艺人组合A-SOUL已于2020年11月正式出道,并在当年12月发行了第一首单曲《Quiet》。

但目前来看,新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仅不到3%,想挑起利润大梁还需时间考验。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5)

影视公司逐鹿IPO,行业寒冬暂未结束

除了自身发展问题,身在影视行业,受到文娱监管政策收紧、疫情发散等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乐华娱乐在内的娱乐、影视类也接连遭受重创。

乐华娱乐分成(乐华娱乐将圆梦港交所)(6)

细究耐看娱乐、博纳影业、柠檬影视、乐华娱乐等几家公司的财务数据,除了竞争日益激烈,寒冬的影响仍在持续。8月10日赴港上市的柠萌影视,旗下拥有众多爆款剧集,高收视出品率达到75%,远超同行业竞争对手45.9%的平均值。同时,版权剧授权收入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柠萌影视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7.9亿元、14.3亿元和12.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达到8040万元、6255万元和6091万元。可以看出,三年来除了营收水平不稳定外,公司净利润水平也呈现逐年下滑态势,爆款剧集也未能拯救柠萌影视于水火。这一点在公司上市当日股价破发也可见一斑,资本市场并未对其未来发展持有乐观预期。

而处在电影公司头部梯队的博纳影业,从营收水平来看要处在四家影视公司首位,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1.16亿元、16.1亿元和31.2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各大影院纷纷闭馆停业,导致公司营收腰斩,直到2021年才刚刚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作为行业老大哥,博纳影业并不好过。2010年登陆美股,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股价从此一路跌宕沉浮,最终在2016年完成私有化退市。一心转战A股后,从2017年10月首次递交上市申请资料至今,足足历时五年时间,这个老牌影业巨头才堪堪摸到A股市场的门槛。未来上市后股价走势如何,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

同属电影公司,耐看娱乐则专注于制作、发行及或共同投资网剧及网络电影,以及院线电影进行共同投资。公司规模相较博纳影业稍逊一筹,营收水平也处在四家公司末端。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35亿元、2.6亿元和3.46亿元。但其整体规模和体量都不能与其他三家相提并论,未来发展趋势仍然不容乐观。

乐华娱乐的发展水平则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环节,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6.31亿元、9.22亿元和1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2.91亿元和3.35亿元。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1年艺人管理收入计算,乐华娱乐位于中国艺人管理公司排名第一位,市场份额达到1.9%。

尽管乐华娱乐受疫情影响较小,但营收来源过于单一的经营风险始终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整个行业的“寒冬”也并未终结,站在IPO的新起点上,各家公司究竟何去何从,未来还要多加斟酌。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