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桥和狙击手哪个评分高(水门桥和狙击手大年初一同一天上映)
水门桥和狙击手哪个评分高(水门桥和狙击手大年初一同一天上映)在真正的长津湖战役中,水门桥这个节点上,并没有发生过战斗,因为水门桥地形太狭窄,根本摆不开部队,所以只有三次炸桥。只有在距离水门桥约一公里的山头上,曾发生过战斗,因为这个山头上的志愿军可以用火力封锁水门桥,美军是在强大空中掩护下夺取了山头,这才保证架设桥梁顺利进行。 所以,水门桥就成了截断美军撤退成功的最后一道闸门。不过水门桥跨度只有8.8米,还没有大城市里一条马路宽,而且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则是变电站,根本就没有可以展开部队进行防御的地方,志愿军也就只能用炸桥的办法来截断这个关键节点。第一次炸掉,美军修复;第二次再炸,美军再修复;第三次炸得更彻底,连桥基都炸掉了,炸桥的志愿军认为这次没有三五天根本不可能修好,因此志愿军九兵团认为围歼美军陆战1师的机会来了,命令各部火速赶往水门桥、真兴里一线,可是万万没想到,美军竟然空投了桥梁预制件迅速修复了水门桥! 显然,《水门桥》就是商业运作的产物,
老周
摘要:最近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火,仅去年下半年就有《1950他们正年轻》、《长津湖》和《跨过鸭绿江》三部,而且《长津湖》累计票房达57.75亿,成为史上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冠军。今年春节档,又有《水门桥》和《狙击手》两部在大年初一同一天上映,对于这两部影片,哪一部会更好看?
最近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火,仅去年下半年就有《1950他们正年轻》、《长津湖》和《跨过鸭绿江》三部,而且《长津湖》累计票房达57.75亿,成为史上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冠军。今年春节档,又有《水门桥》和《狙击手》两部在大年初一同一天上映,对于这两部影片,哪一部会更好看?
先来说说《水门桥》,这是《长津湖》的续篇,演职人员也是《长津湖》的原班人马。老周觉得《水门桥》商业化气息太浓。因为在《长津湖》上映时并没有说是上下两部,而且《长津湖》结尾虽然有些虎头蛇尾,男主一号、二号以及七连的最终命运都没有交代清楚,但基本上是终结了,最后还出现了志愿军在兴南港挥舞红旗欢呼胜利的场景。直到《长津湖》上映已经两个月,票房连创佳绩才宣布还有续篇《水门桥》。
显然,《水门桥》就是商业运作的产物,在拍摄《长津湖》的时候,最后剪辑由于受到片长的限制,《长津湖》片长已经180分钟,基本达到了单部电影的时长极限,但还有很多镜头素材没有用上,就是准备看看市场反响,如果市场表现平平,那就算了。现在《长津湖》这么火爆,票房跃居中国电影票房魁首,这么大好的形势,自然是乘胜追击趁热打铁的绝佳时机,而且大部分素材都已经拍好了,如今只要再补拍一小部分镜头,使得剧情更加连贯完整,需要新的投入很少,拍摄、后期制作的工作量也不多,至于宣传推广,已经有了《长津湖》这么理想的东风,自然也不用再花费太多,所以《水门桥》的投资远比正常拍摄一部电影要小得多,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成本已经算在《长津湖》的成本里了。《长津湖》的票房高达57亿,即便包括了《水门桥》的部分成本,依然是赚得盆满钵满。现在《水门桥》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就是净赚了。所以,《水门桥》不能说完全,也起码是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出于资本运作的考量,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原因。
至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老周在之前《长津湖》的影评里就已经提到有不少史实上的硬伤。有人说电影是艺术作品,不是纪录片,没必要这么较真。但是老周认为,大部分观众对这段历史是不了解的,或者说只是知道一点皮毛而已,都会把电影所表现出的场景就当作了历史,这样一来,像《长津湖》这种有着明确历史原型的影片,就在无形中成了历史的讲解员,如果严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节,就很可能会严重误导观众,毕竟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不仅是有娱乐性,也有一定的教育性。因此,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幌子下,天马行空任意编造,显然就不太合适。
而这次《水门桥》在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中,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约5.6公里处,过了水门桥再往南约10公里就是真兴里。而真兴里是长津湖地区山区与平原的分界,从真兴里向北是连绵的山地,从真兴里向南直到兴南港大约70公里的路程,全是平原。而且水门桥还是长津湖地区从兴南港到柳潭里全长125公里公路沿线唯一的一座桥梁,尽管水门桥是一座旱桥,桥下没有水,而是四个巨大的钢筋水泥管——这是长津湖水库的水通过隧道被引流到这里,再经过这四个钢筋水泥水管,沿着陡峭的山势一直通到山下的发电厂的水轮机,水泥水管与公路交错处依山势建有一座变电站,水门桥就在变电站下方的悬崖之上。即便炸毁了水门桥,人员还是可以从水泥管上通过,但车辆肯定就过不去了。没有车辆,之后到兴南港80公里路程,同样靠两条腿,美军肯定是跑不过志愿军的。要是美军有车辆,那志愿军就肯定追不上了。
所以,水门桥就成了截断美军撤退成功的最后一道闸门。不过水门桥跨度只有8.8米,还没有大城市里一条马路宽,而且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则是变电站,根本就没有可以展开部队进行防御的地方,志愿军也就只能用炸桥的办法来截断这个关键节点。第一次炸掉,美军修复;第二次再炸,美军再修复;第三次炸得更彻底,连桥基都炸掉了,炸桥的志愿军认为这次没有三五天根本不可能修好,因此志愿军九兵团认为围歼美军陆战1师的机会来了,命令各部火速赶往水门桥、真兴里一线,可是万万没想到,美军竟然空投了桥梁预制件迅速修复了水门桥!
在真正的长津湖战役中,水门桥这个节点上,并没有发生过战斗,因为水门桥地形太狭窄,根本摆不开部队,所以只有三次炸桥。只有在距离水门桥约一公里的山头上,曾发生过战斗,因为这个山头上的志愿军可以用火力封锁水门桥,美军是在强大空中掩护下夺取了山头,这才保证架设桥梁顺利进行。
而在最近公布的《水门桥》预告片里,水门桥周围的战斗相当激烈——看得老周瞠目结舌,这种完全有悖于历史的场景,算不算是胡编瞎扯?
再来说说《狙击手》,这部影片的导演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相比《长津湖》和《水门桥》的三位大导演,一位是拍文艺片的,一位是拍武打片的,还有一位则是拍枪战片,都没有拍战争片的经验,张艺谋还多少有点战争片经验,他第一次“触电”就是战争片《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后来2011年拍摄的《金陵十三钗》片头一段在南京城巷战的桥段,也是可圈可点。不过,张艺谋的古装片都是场面非常大,战争片相比而言,场面就要小多了,都是十来个人的小战斗,这次《狙击手》也是如此,据说主要是反映志愿军一个班的战斗。因此,还是张艺谋比较熟悉的路数。
从片名《狙击手》就可以知道,肯定是狙击题材,相比《长津湖》这种有着明确历史原型的战役,一个班的狙击战斗,完全对得上号的原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艺术化的空间就大得多,只要符合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军事常识,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不过,抗美援朝时,可没有“狙击”这个说法,“狙击”是西方军队的术语,志愿军只有“打冷枪”。从1951年底到1953年7月的阵地战阶段,志愿军迅速在整个战线推广“冷枪冷炮”运动,也就是狙击战术。没有“狙击”,自然也没有“狙击手”,志愿军当时只有“特等射手”的叫法,所以片名叫“狙击手”,明显和历史有些偏差。当然,现在狙击手的说法已经家喻户晓,这么取名也可以理解。
随着“冷枪冷炮”运动的开展,狙击战术逐渐成为志愿军阵地战的重要战术。一开始,狙击作战取得了不小战果,但很快对手就吸取了教训,再要取得战果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拥有完备防御工事的阵地,只要足够小心,不暴露在狙击视线里,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没有谁会拿自己性命开玩笑,在对方狙击视线里大摇大摆。不过,即便战果不大,但对于美军的心理威慑还是非常巨大的,不管做什么,都得小心加小心。在志愿军狙击比较活跃的地段,更是满心恐惧。例如,在上甘岭的两个阵地之一的537.7高地,由于志愿军狙击开展地有声有色,因此被美军敬畏地称为“狙击兵岭”。
应该说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到底取得了多少战果,现在确实很难精确统计,但是这一战术对于志愿军阵地战阶段巩固战线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
“狙击”这个相对很专业的军事术语,逐渐被军迷甚至是普通民众所熟悉,自然要归功于影视剧的强大传播力。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出现了很多狙击题材的影视剧,其中不乏经典的佳作,如《美国狙击手》、《双狙手》、《生死狙击》和《兵临城下》,随着这些狙击影片的影响,国内影视圈也逐渐兴起了狙击热,《我的兄弟顺溜》、《夺命狙击》、《狩猎人》,甚至还有一部和现在电影《狙击手》同名的电视剧,还有一些并不是以狙击为主要题材的战争片里,也会出现狙击手的身影,例如《士兵突击》里的成才、《集结号》里九连就有狙击手,由王宝强饰演的姜茂财。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上,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采用狙击作战,真的不多,而配备专业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那就更稀奇了。当年能有一支射击精确度较高的三八大盖或者美制M1加兰德步枪作为狙击枪,就很不错了。
狙击,场景不用大,气氛又紧张,更便于影视剧的角度来表现,受到影视圈的青睐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这些狙击影视剧里的一些经典桥段,也为狙击战术增添了令人惊叹的传奇,例如《兵临城下》中苏军老兵跳过断墙的空隙时被德军狙击手精确狙杀,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狙击因为影视剧而广为人知,影视剧也因为狙击而精彩纷呈。
只是不知道在张艺谋镜头下,会有怎样的狙击桥段,期待中。
至于,《水门桥》和《狙击手》的这番血拼,到底哪部影片会更胜一筹?
比票房,很可能是《水门桥》胜出,借着《长津湖》的火爆热度,《水门桥》无疑会占有不小的优势;
比场面,也会是《水门桥》更惊爆,毕竟狙击作战本来就是讲究沉寂许久为了致命一枪,不会有太多火爆炫目的场景;
但是比剧情,《狙击手》会技高一头,因为老谋子编故事还是有点功力的,何况《狙击手》也有更多的创作、想象空间。
如果比较整体效果,老周更看好《狙击手》。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那么到底哪一部更对你的喜好口味,那就等大年初一看过影片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老周说得有没有道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