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看的韩综(竟是今年缺德综艺TOP1)
世界上最好看的韩综(竟是今年缺德综艺TOP1)可一看评论区,清一色打五星。幼不幼稚。高能喷射:温油千年杀:切,整蛊节目Sir从小看到大。
今年缺德综艺TOP1,被Sir找到。
缺德到“令人发指”。
来上几张动图感受下。
死亡星球:
高能喷射:
温油千年杀:
切,整蛊节目Sir从小看到大。
幼不幼稚。
可一看评论区,清一色打五星。
有的变着花样拔高——文化现象级作品
有的表示大为震撼——是我看了20多年电视都没受到的震撼
有的一边夸,一边骂,一边哭:
看得想哭啊T T神经病公司!
不就是一档缺德综艺?
到底有啥魅力?
目前豆瓣9.0,不到200人看过。
来来来,和Sir一起内场第一排围观——
ERROR自肥企画
(海报的玄机,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先卖个关子,放后面说。)
自肥係咩意思?
字面意思,自己让自己占便宜。
套用在节目里,就是自己吃自己公司资源,揩自己节目的油。
以唱跳组合出道的香港男团ERROR,作为节目嘉宾主持,借助游戏环节,去完成心愿。
(别怀疑,这高矮肥瘦真是偶像来的)
在此之前,几人就搭档做过另一档综艺《花姐Error游》。
当时在节目中,义正严词宣告:
自肥可耻!
现在呢?
初心不改,只是补充完后半句:
自肥可耻,但很有用!
疫情期间,做艺人也难啊,没工作时只能在家抠脚。
现在有一档节目。
用制作组预算,给自己谋福利。
有镜头,有游戏玩,还能拿奖品。
何乐而不为?
01
太污了
熟悉港综的观众都知道,港综历来敢说、敢做。
但《自肥》的大尺度,是刻在DNA里的。
节目每期执行一个策划,15期不重样。
每期致力于一件事:
突破尺度,突破限制。
第一期,上来就不正经:
Error四子扮成这样:
你猜他们扮的什么?
咳咳。
提示下:白色的,更快更强、最先抵达终点的那个,会是唯一赢家,扭转命运。
是了,你想到了。
以上只是热身。
接下来节目正式进入:先挑战,后惩罚环节。
污得Sir差点捂上眼睛
零基础的宝锜,挑战专业摇摇(即悠悠球),学习高难动作。
结果可想而知,到了菜鸟这,摇摇有自己的想法……
挑战失败。
挑战失败,就要受罚。
(以下有18禁画面,未成年慎入)
宝锜被五花大绑,化身人形标靶,接受悠悠球的劲力惩罚。
开始还比较温和。
看这刁钻的角度,力度,不愧是专业的高手啊。
画风逐渐变色。
被众人精准攻击,战况之激烈,不得不打上马赛克。
相比这类身心受煎熬的惩罚,还有纯物理刺激的惩罚体验:
痛到瞳孔地震,撕心裂肺;
痛到攥紧床单,鬼哭狼嚎。
别误会,别误会。
这是在做全身通淋巴理疗,舒筋活血,有益健康。
打通任督二脉。
节目惩罚环节因尺度过大,被港媒评论家批评为“低俗、不雅”。
你以为他们会有所收敛?
接下来,《自肥》用一期又一期企画,告诉观众什么叫:
越玩越大,越玩越飞。
02
就TM离谱
《自肥》策划之离谱,让Sir在观看过程中不断感慨:
节目莫不是有个大病?
到底是什么人,想出的这些游戏企画。
轻量级离谱:
借助望远镜,站在河边,猜桥上工作人员手里拿的盒子,哪个里面真有电子产品。
重点是,距离整整200米。
这能看到个鬼?
进阶级离谱:
挑战“任何人”游戏环节,主持人被自行车载着,绕场一圈。在一群黑衣人中,找到哪个是自己的好友。
黑衣人长这样:
哈哈哈哈哈,痴线节目。
让正常人绝望,让神经病疯狂。
(心疼阿Dee一秒钟)
另有重量级离谱操作:
这年头港综都缺钱,它呢?
斥重金整蛊。
导演骗阿Dee,借着拍“流忍者”短剧的名头,让阿Dee尽情展示忍者的帅气。
还为他的绝招赐名:
凤凰不死鸟。
阿Dee想象中的自己:
一个冷酷忍者。
极热血、霸气于一身,一招致胜。
现实中的阿Dee:
梦碎了。
大招没发出来,地塌了……
没错。
地。真。的。塌。了。
陷在整蛊机关里的阿Dee,还没忘他的“流忍者”梦。
生生把Sir笑出眼泪。
可奇怪的是,看着看着,确实会被出其不意地打动。
不用谈什么“信念”。
他们的动力,就是每个人的直觉:
不为别人,不为某种价值、口号,就为自己爽,全力干。
被惩罚的常客,宝锜。
有一期,宝锜挑战片石仔(俗称,打水漂)。
再次遇上操作稳如虎的“赛级”选手。
历史再次重演?
宝锜这次要挑战20下,为此特意花一个月时间练习。
最终是否获胜?Sir不剧透。
但宝锜的努力,你绝对能看到。
没办法,为了不挨罚,拼了命也要赢。
于节目组来说。
疫情期间,一档小成本综艺,预算自然有限。
整蛊阿Dee那个地陷计划,导演Mike透露,想做这个项目很久了,一直没动工。
因为在郊外挖一个洞,需要花一大笔钱。
类似的整蛊游戏他在日本节目中看过,如今亲身去策划,预算却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拍之前,团队花了两天去构思。
洞怎么做?
护具用什么材料?
洞挖好后。
还得先亲身试验一番,掉下去会不会受伤。
这些还是基本的。
还有一个细节:
坑内用来防护的填充物,用的都是赞助商提供的薯片包。
钱用在刀刃上,其它能省就省。
穷,但纯粹。
团队很享受整个策划的过程。
大家经常一起留在公司做道具,大半夜也不困,全员兴致冲冲。
在导演Mike看来,做节目这件事,做成的秘诀其实很老套,贵在两个字:
坚持。
拍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预算压力,规矩、道义……
但只要坚持下来,总会有所收获。
在主题曲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荷兰番茄怎样变出叉鸡饭?
谁成想,荷兰番茄真的变出了叉鸡饭。
竟然也很好味。
03
去战斗吧
节目叫《ERROR自肥企画》。
所谓自肥,揩公司的油,满足自己。
那么Error的几个人,各自的愿望是什么呢?
都再“朴实”不过了。
Dee哥想去咸湿荒岛野外求生,193想穿自己设计的潮牌拍一支MV,肥仔想一改乖乖形象,在短剧中演一把坏男孩。
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诉求——
和美女合作。
预算可以降低,奖品可以不拿。
漂亮女生,必须有。
人间真实。
几个衰仔的一致心愿,在这里已经显而易见了。
但他们一定要这么赤裸地说出来吗?
没必要。
那为什么要说?
Sir觉得,这行为是幼稚,但也贵在这帮年轻人的偏执。
这档节目因题材、尺度的不受限,注定备受争议。
可隐藏在这娱乐性背后的,是一个逐渐被漠视的现象:
泛娱乐时代,综艺越做越俗,视频越做越短……
我们还有必要削皮去骨地做一档娱乐节目吗?
《自肥》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借助致敬知名日本动漫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完成的。
△ 上图:《自肥》下图:《EVA》
服装、构图、剪辑上的致敬,还只是表层。
更深一层是,它致敬了神作的内核。
主角碇真嗣,14岁的倒霉男孩。
他就像ERROR团队一样,就是个不起眼的普通人。
甚至性格懦弱,害怕与人接触,却被选为EVA驾驶员,送上前线对抗怪物。
结果并不励志。
战况越严峻,他越想逃,越爱幻想。
这种自我挣扎与撕裂,才让《EVA》成为无数成年人珍藏的动画作品。
不要逃避
不要逃避
不要逃避
《自肥》致敬的正是这一顿悟片段。
它当然不及《EVA》命题的严肃,可他们在尝试。
节目中有这样一幕:
阿Dee坐在黑暗中,被一束光照亮。
他正欲拿起手机,画外音响起:
只要你现在一拿起手机
电视播出的所有节目就会了无意义
隐喻互联网侵蚀了电视时代,也侵占了人们关掉电视机后的全部时间。
那就不做电视节目了吗?
不知道。
没人知道。
但,做了再说。
别用嘴说,用脑子想,用情绪埋怨,凡人只能亲自扑到泥潭里找答案。
无论被分享,被认同,被称赞,还是被骂被损被嘲……
节目里,Error不再是一个唱跳组合。
而是更复杂,更混沌的“符号”。
一方面,他们是被围观的娱乐:
蛇虫鼠蚁屎尿屁。
整蛊挑战大惩罚。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反思“娱乐”。
△ 上图:《自肥》下图:《EVA》
节目中的各种游戏、企画,给观众带来欢笑。
看上去呈现了一个没有痛楚的世界。
可现实呢?
痛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娱乐的意义,类似酒精,类似某种麻醉剂。
片段化的娱乐,更是让大众的快感在几分钟、几秒钟内爆发,进而淡化。
渐渐让所有人变得无法专注。
做时长更长的电视节目,反倒成了对抗碎片化娱乐的武器。
虽然娱乐本身是电视存在的目的
但现在反而变成对抗零碎娱乐的武器
当然讽刺。
还是那句话:
做了再说,思考留给屏幕外的人。
说白了。
“自肥”除了自私,还是一种落水狗般的自我偏执:
在世界对你报以温柔之前。
我先对我自己“缺德”。
Sir当然不认为这档节目能称上“文化现象级作品”。
不过。
在这个一切都过于顺滑的年代。
看到几个带刺的年轻人,很高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