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反映女性地位(印度的传统电影)
印度电影反映女性地位(印度的传统电影)这部影片也不例外,明明一开始是维杰的“死缠烂打”才让他们有了可能,却在结婚的前一天悔婚,丝毫不顾及彼此的家庭,不顾及被退婚的拉妮会面对怎样的指指点点。之前的她小鸟依人,听从父母安排的婚姻,在男主角维杰的爱情攻势下沦陷。宝莱坞爱情电影中几乎看不到男性被抛弃的情节,反倒是女性会因为各种莫名的原因被抛弃。通过对她们生存环境的揭示,在展现客观真实的矛盾下,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大都直面精神生活的空虚、精神上的焦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逐渐成为更强大的女性。她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面对家庭、爱情、工作的困境时,并不是一味的隐忍,而是选择突破自我认知和还原自我价值。所以我们在《女王旅途》中看到了一位羞怯保守的女人,在被未婚夫临时悔婚后,独自一人前往欧洲蜜月旅行。故事内核看起来有点俗套,就是展示一位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但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令人难忘的,除却拍摄手法和人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无法对自身的想法进行真切的表述,这主要是因为男性一直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从传统印度电影的发展历程来看,电影导演、编剧以及主要的角色大都是男性,电影作品创作的出发点也是男性。
伴随着印度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涌入,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印度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缓慢觉醒,投射到电影文本当中即表现为反叛独立的女性形象有所增加。
这类女性的身上具有向往自由、追求平等、乐观自信等现代性特质,创作者通过描述她们对习俗、命运、歧视、偏见的抗争,争取幸福、自主的生活过程,表现印度女性对独立自主的诉求,以此希冀她们可以找寻到在社会和生活中的新价值。
通过对她们生存环境的揭示,在展现客观真实的矛盾下,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她们大都直面精神生活的空虚、精神上的焦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逐渐成为更强大的女性。
她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面对家庭、爱情、工作的困境时,并不是一味的隐忍,而是选择突破自我认知和还原自我价值。所以我们在《女王旅途》中看到了一位羞怯保守的女人,在被未婚夫临时悔婚后,独自一人前往欧洲蜜月旅行。
故事内核看起来有点俗套,就是展示一位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但这部电影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令人难忘的,除却拍摄手法和人物心情的贴合,旅途中所选取的故事段落不断促使女主角拉妮开始自省和自我探索,帮助她成长为独立的自我。
之前的她小鸟依人,听从父母安排的婚姻,在男主角维杰的爱情攻势下沦陷。宝莱坞爱情电影中几乎看不到男性被抛弃的情节,反倒是女性会因为各种莫名的原因被抛弃。
这部影片也不例外,明明一开始是维杰的“死缠烂打”才让他们有了可能,却在结婚的前一天悔婚,丝毫不顾及彼此的家庭,不顾及被退婚的拉妮会面对怎样的指指点点。
被退婚前的拉妮整个人生都是在父母的安排和维杰的陪伴下度过,从未有过独属于自己的回忆,而去往欧洲的旅行不仅让她收获了人生也使她烂漫成长。她遇到过语言不通的窘境,闹出过在舞厅喝醉的笑话,尤有意思的是导演在这里插入了一段回忆,一段类似的跳舞回忆。
拉妮曾因为练习舞蹈而遭到维杰的训斥,他认为会跳舞不是一个好女孩该有的样子,所以拉妮放弃了。
当她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回忆起这段过往时,她的面部表情不再是悲伤的,反而是一种释然的微笑,特写于脸部的镜头让我们明白拉妮开始了转变。
她拉开绑着头发的丝带,融入到舞厅当中和众人一起跳舞,飘逸的卷发,传统的民族服饰和独特的动人舞姿使她很快就成为了热闹的中心。所有开心狂欢的身躯都在围绕着她而跳动,这一切都使她感到新奇讶异,而这也是她之前的人生所不曾有过的。
接着导演更加大胆巧妙地安排拉妮和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个性迥异的男生一起合租,这对于依旧保守的拉妮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仍旧闹出很多的乌龙,但在渐渐的相处中她也逐渐懂得女性不该是被束缚的,她的生活重心也不该仅仅只围绕着维杰而转动。尤其是当她在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经历更使她明白女性为自己而活才是最快乐的。
在旅途中拉妮见识了不同的人和事,而受伤的感情也在旅途中逐渐释怀。当她经历过旅途的美景,见识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不会继续停留在从前,从而开始不停地寻找自我。
这部影片把女性的失意通过一场欧洲的旅行串联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又感同身受,让观者对拉妮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又似乎是在告诉每一位女性,我们也可以为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未来,独立自信的去拥抱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拉妮最后鼓起勇气参加厨师大赛并通过自己的甜品手艺赚到钱时,当她微笑着归还结婚戒指时,她就已经明白未来应该由自己掌握。
之前他是维杰的“女王”,而现在她是自己的“女王”!“影片最后,拉妮拒绝了回来请求的未婚夫,他想让焕然一新的‘现代’拉妮回归他的生活。由此,早先的拉妮成为了传统印度女人的化身,她们服从于低下的地位,因为被她们身边的有害的、不安全的男人剥夺了发声的权力。
之后的拉妮则完全掌控了她的人生,由此在性别机制里,成为了改变之可能性的代表人物。”拉妮从之前的唯唯诺诺开始转变为主动拒绝,为自己发声的觉醒女性。
虽然宝莱坞电影通常以爱情元素为主,但这部摄制于 2013 年的影片却可以让我们从中窥探出爱情元素下女性角色的更多可能性。
除却《女王旅途》《炙热》《我罩袍下的口红》等关乎女性觉醒意识题材且评分较高的影片。
《午餐盒》这部电影也不应该被忽视,虽然这并不是一部完全以女性为中心的影片,也没有以往宝莱坞电影必备的华丽绚烂的歌舞场面,冗长的电影篇幅,但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抉择却给予了处于婚姻困境中的印度女性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一开始的女主角还是我们所熟知的印度传统女性,勤劳持家,不停地为家人操持忙碌着。她渴望着丈夫给予她的温情,哪怕是一句夸奖也好。于她而言每天最重要的事便是如何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让自己的丈夫开心,即使身处鸽笼一般拥挤的公寓也觉得异常满足。
当她错误的以为自己的午餐得到了丈夫的青睐,面对想象中即将来临的夸赞,她换上了整洁的衣服,欣喜地等待着丈夫。伊拉渴望自己的厨艺能够得到丈夫的认同,以此来证明自己在整个家庭中的作用与价值。
为了改善他们之间日渐疏远的感情,伊拉穿着新婚时的衣服去取悦丈夫,甚至提出重新孕育一个孩子的想法。
导演特意安排了这样一场戏去凸显人物之间的关系,伊拉穿上新婚时的衣服,希望能够借此让丈夫联想起他们曾经的甜蜜。
她在镜中一边不断地抚弄着衣服,一边和丈夫对话,但画面中只出现了重复说话和抚弄衣服的伊拉,丈夫只有一两句偶尔搭腔的画外音。
整个画面中伊拉占据了中心,而丈夫却在镜头之外,这样的距离不止是物理呈现上的距离,也是人物彼此心灵的距离。
当被丈夫拒绝后伊拉停止了动作,而是去看镜中的自己,她仔细地观看着镜中的自己。“玻璃内外两个天地,阻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样玻璃也印证出女性人物的内心的空虚。在这个玻璃反射的世界中,女性开始直视自己内心孤独的世界。”
伊拉从镜中欣赏被丈夫忽视的自己,被自己忽视的自己,而这个对镜像的自我观察成为了她主体意识觉醒的开始。直到从丈夫衬衫中闻到了不属于她的香水味,她才渐渐明白无论怎样做都挽回不了丈夫的心。
当伊拉直面丈夫出轨的情况,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质问去揭露,而是选择替丈夫隐瞒。她将那件沾上香水味的衬衫迅速地丢到了洗衣机清洗,将香味抹除,神色如常的安排接下来的生活。
伊拉的反应跟《印度有嘻哈》里的母亲、《炙热》里的谢丽一样,面对同样出轨的丈夫,选择隐瞒继续顺从,因为她们都没有能够摊牌的筹码,伊拉父亲看病的医药费都需要从丈夫那里获得,而谢丽虽然能够偷偷地赚钱但却不能被发现,否则不仅会被丈夫毒打还会被限制无法出门。
因为印度社会男权制度的压迫,传统文化的规训,再加上经济与性别的附属地位使女性成为被边缘化的人。
女性从出生开始就被束缚在家庭之中,被迫斩断与外界的联系,没有机会尝试去依靠自己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没有社会关系,无法获得维持自身的资源。她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而丈夫或者原生家庭则是拥有钥匙的人,命运被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伊拉就是一个简单的女人,丈夫饭盒的空与不空都会让她感到开心,她就是想给丈夫做好吃的午饭,让他感激她,注意她,爱她。
在家庭中她的职责被限定在了照顾好女儿和丈夫的日常,让他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即是她最大的任务,她的职业就是家庭主妇,而丈夫则是家庭的经济来源。
导演在这里设定丈夫有外遇以及伊拉在家庭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不管从现实层面还是影像层面而言都是对印度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
枯燥单调的家庭生活造成伊拉精神上的空虚,丈夫的忽视更是让她处于精神压抑之中。伊拉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丈夫出轨她没有质问,而是选择了逃避。
在巧合的与费尔南德斯接触后,通过连续的书信往来,双方都互相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而这种与人倾诉得到的欢愉是伊拉在婚姻中从未体验到的。
丈夫现在对她是冷淡的,她们之间仅有的联系就是唯一的女儿。在家的丈夫不会跟伊拉主动交流,手机就是他的一切,周围仿佛都是空气,妻子则是处在边缘的。尽管她与丈夫是生活在同一空间之中,但彼此身体的接近却更加突显出心灵的疏远。
伊拉的处境可见一斑,在婚姻里她得不到温情,婚姻于她而言就是一座城,一座仅仅困住她一人的城。而她所面临的恰恰也是印度社会中众多女性的真实境况。
但她最后的选择或许会给同样被困在婚姻中的女性一点希望,当她渐渐对外面世界和心中憧憬的生活有了期待时,伊拉选择了逃离,选择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幸福度最高的地区不丹。
她主动约费尔南德斯见面,当她赴约却未等到想等的人时,她失望过但仍相信心中的美好,一封最后会寄出或不会寄出的信,让观者明白结局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就像那句台词“错误的火车,往往能送我们到正确的车站”。她们能不能相遇,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都对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又有了憧憬和斗志,不管怎样,她们都会去追求不一样的人生。
在婚姻中,伊拉最终明白不再相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而彼此相爱又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以前的生活是压抑与灰暗的,而现在她飞出了如死水一般的家庭,勇敢地寻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踏出自己不敢踏出的第一步。
她在面对爱情的困境时,经历了从对男性的心理依赖到跳出束缚、进行自我拯救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映证了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女性变得独立,拥有了自主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