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青春初体验(日本电影中的青春浪潮)
日本电影青春初体验(日本电影中的青春浪潮)以近4千万美元价格标得《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1987年泡沫顶峰,安田董事长后藤康男在伦敦拍卖会平成天皇登基旧图1989年昭和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同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股价达到3万日元,泡沫经济到达顶峰。但仅仅三年后,平成时代的第三年,房地产业的崩溃导致了泡沫经济溃败的连锁反应,至此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因此平成这三十年也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还有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这两起灾难在日本人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尤其是后者引发的核泄露事件,让整个日本再次陷入到核恐惧之中。与之相关的还有1995年奥姆真理教东京地铁投毒事件,一群寻求精神解脱的人却平民进行的无差别攻击。这一系列事件将日本人内心悲观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昭和时代的昂扬斗志被彻底摧毁。
“
日本是当今东亚国家中唯一仍在使用年号纪年法的国家,这是源于其君主立宪的政体和其“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度。虽然近代以后日本同样采用西历,但年号纪年法仍作为天皇制度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前段时间,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而新天皇的登基大典将在下个月举行,这意味着一个月后,沿用了30年的“平成”年号将彻底成为历史。年号不仅仅是一种纪年法,也是一种标志和象征,当我们提起“明治”、“昭和”的时候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属于那个时代的画面。如今平成年代已经落幕,那么属于这个时代的画面又会是怎样的呢?
”
平成天皇登基旧图
1989年昭和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同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股价达到3万日元,泡沫经济到达顶峰。但仅仅三年后,平成时代的第三年,房地产业的崩溃导致了泡沫经济溃败的连锁反应,至此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因此平成这三十年也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
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还有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这两起灾难在日本人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尤其是后者引发的核泄露事件,让整个日本再次陷入到核恐惧之中。与之相关的还有1995年奥姆真理教东京地铁投毒事件,一群寻求精神解脱的人却平民进行的无差别攻击。这一系列事件将日本人内心悲观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昭和时代的昂扬斗志被彻底摧毁。
1987年泡沫顶峰,安田董事长后藤康男在伦敦拍卖会
以近4千万美元价格标得《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仙台港口的航拍
人们常常能听到“昭和男儿,平成废宅”这样的论调。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源自于日本政府从1987年开始实施的“宽松教育”政策。宽松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校给学生宽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展,否定应试教育。在1987年到2004年之间出生并接受宽松教育的人被称作“宽松世代”。这些孩子成年走进社会后,却与成人世界格格不入,老一辈的日本人指责这代年轻人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感。在长辈看来这些孩子宁愿在家做废人也不愿意去社会上打拼吃苦。而“宽松世代”正好与“平成年代”在时间上吻合,因此这些孩子也被称作“平成世代”。
2016日本电视剧《宽松世代又如何》
回望过去的三十年,治愈和哀伤是日本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两个主题,表现在青春片当中也是如此。前者通过构建爱情和励志的神话来抚平人们的创伤,后者通过讲述青春残酷物语来挖掘人性更深邃的黑暗面。接下来作者就为大家分享平成三十年来那些不容错过的青春电影。
1.《五个相扑的少年》1992年 导演 周防正行
这部电影和它的前作《五个光头的少年》一起可以看作是90年代日本青春励志喜剧的开山之作。两部影片都将故事聚焦在青年人同传统文化的关系上,从排斥到磨合再到接受并喜爱。电影通过诙谐幽默的讲述方式讲述的实际上是世代断裂的残酷现实,大团圆的结局似乎是在抚慰人们心中对于未来的不安。
在经济崩溃的形式下,周防正行与同时代的许多导演一样,制作电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日本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在后来评价他的时候说到:“周防正行与后来积极地将戈达尔式的批判性导入自己作品中的黑泽清不同,他以恢复电影传统的娱乐功能为目标,从佛教、相扑等和日本人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中寻找创作源,创作出富有幽默感的青春电影。”
2.《情书》1995年 导演 岩井俊二
这部电影的诞生在整个东亚乃至东南亚地区掀起来了一阵纯爱旋风,无论是在后来的台式的校园爱情片还是泰式的小清新爱情片中,甚至在前几年大陆风靡一时的青春片当中都能找到这部电影的影子。故事通过一封机缘巧合的信件,引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关于暗恋的故事。可以说这部电影在当时奠定了许多青少年心中对于爱情的想象。
谈及青春电影,岩井俊二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一位导演,他始终将镜头对准青少年,用故事讲述他们的成长以及成长中的喜悦与痛苦。岩井俊二通过他的电影也为日本的电影艺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3.《坏孩子的天空》1996年 导演 北野武
这部电影是北野武唯一的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电影,但和导演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部电影充满了英雄般的宿命感和悲剧性。在北野武看来青春只是一场稍纵即逝的梦,而他在这部电影中要捕捉的就是梦醒时分的幻灭。电影的主角小马和新志是人们眼中的坏学生,他们决定离开校园去闯出一番天地,然而多年后两人拖着残破的躯体再次回到操场,才真正感受到青春的残酷。
北野武是一个富有悲观气质的人。有学者在分析他的作品时谈到:“他电影中的主人公对这个世界透出一股绝望而蔑视的冷漠态度,从骨子里渗出一种不屑于同流合污的超然感和悲剧性。”
4.《大逃杀》 2000年 导演 深作欣二
这部电影几乎可以看作是日后这个类型青春片的一个原型。它的故事模式与《饥饿游戏》十分类似,在近未来的日本,社会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之中,成年人为了震慑青年人,于是政府决定每年选派一个班级的孩子来到荒岛互相厮杀,只有最后的幸存者才能活着回到人类社会。这部带有寓言性质的电影一方面延续了日本社会中对于末世的恐惧,另一方面利用具像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展现的实际上是残酷的社会现实。
5.《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2001年 导演 岩井俊二
这部电影虽然同样是岩井俊二的作品,却跟《情书》有着完全相反的基调。这是属于岩井俊二的青春残酷物语,在那个BBS年代,岩井俊二就敏锐的察觉到网络暴力和校园霸凌对青少年所带来的伤害。这部电影对于艺术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它独特的影像风格,这种充斥着逆光、过度曝光等摄影技术的影像风格在那个年代绝对是独树一帜。即便它在后来由于过于泛滥而被观众冠以“无病呻吟”的头衔。
6.《摇摆少女》 2004年 导演 矢口史靖
这部电影延续着周防正行开创的青春励志喜剧的路线。一群热血少女在受到打击后决心组建属于自己的交响乐队,故事便是讲述这些高中女生如何通过努力一步步达到最终目的——站在比赛舞台上。这个类型的电影在剧情上略显单薄,着重将笔墨用来表现青春少女的激情与活力。
矢口史靖是这一类型的高手,他相同类型的影片还有《五个扑水的少年》、《哪啊!哪啊!神去村!》等。
7.《秒速五厘米》 2007年 导演 新海诚
动画导演新海诚的出现使得岩井俊二开创的纯爱风格有了新的发展。新海诚以精细逼真、美轮美奂的画面被人所推崇。他的作品重心理描写而轻情节,充斥着散文式的独白和空镜头,将东方式的含蓄美贯彻其中。
通过对爱情的神话描写,让沉浸在电影中的人们相信,爱情是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生命的。正是秉承着这种信念,治愈系电影才能够在拥有如此广泛的受众。
8.《蛇舌》2008年 导演 蜷川幸雄
电影借少女路易的视角展现了东京地下生活的一部分,这里充斥着亚文化元素。原本对生活充满绝望的路易在阿玛的影响下开始对打孔、纹身、分舌等行为着迷,通过身体的疼痛从而体会活着的感觉。以《蛇舌》为代表的青春电影将视野置于亚文化领域,通过构造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来衬托现实生活的压抑。
9. 《听说桐岛要退部》2012年 导演 吉田八大
电影以校园的一则流言开始,据说排球部的校园红人桐岛要退部。流言像一粒被扔进水中的石子,而电影的主体内容则是展现这粒石子所激起的涟漪。围绕着桐岛退部的消息,电影将校园做了一次群像式的展现。普通的校园却几乎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这里有阶层,有领袖,也有组织和团体,丛林法则在这里同样适用。我们的主人公是整个校园社会中最底层的电影部的一员,他万万没有想到校园上层的流言居然也能波及到自己。而电影最有趣的是故事里的核心人物桐岛却从始自终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
10.《不求上进的玉子》 2013年 导演 山下敦弘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标准的“平成废宅”。玉子毕业以后蜗居在乡下家中,和父亲相依为命,没有工作更没有理想。还遭遇在路上碰到老同学唯恐避之不及却正好被逮住的尴尬局面。像玉子这样的年轻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低靡的经济以及宽松教育使得这些“宽松世代”缺少父辈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整个社会陷入一种低欲望的状态,有调查显示在日本,年轻人不仅不想结婚,甚至连性生活都不想有了。
11.《错乱的一代》2016年 导演 真利子哲也
电影用一种十分极端的方式表现青少年内心因空虚而生的怒火。柳乐优弥饰演的主人公在街头无端找人挑衅斗殴,不顾自己遍体凌伤,并且他还要挑战比自己强壮的人。而中途加入的北原则不一样,他只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比如老人和女人。由此两人开始了他们的无差别攻击。电影几乎没有台词,而是用拳拳到肉的暴力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而日本社会的现状是人们普遍压抑自我,尽可能的减少同其他人的交流。电影与现实反差而形成的反讽效果不言而喻。
12.《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2017年 导演 汤浅政明
这是一部风格鬼马的动画电影,导演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表现力,使得电影在画面表现上极其富有张力。故事将热血少女的形象贯彻到底,展现主人公在京都一个夜晚的奇妙经历。
在青春电影中,过去积极向上的“昭和男儿”逐渐被励志少女所替代。如果仔细观察平成年代以来的日本电影,成年人往往是疲惫和绝望的,小孩和少年则是充满朝气的;男性普遍是沉闷而抑郁的,而女性则是坚韧与乐观的。
平成年代已经落幕,在接下来的令和年代,日本青春电影以及日本电影又会有什么样变化和发展?实在令人期待!相信就像“令和”二字出典的那句话“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一样,日本电影的下一个世代一定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
青春是一段易逝的航程,一部电影,便是一叶扁舟:
它载着匠人们溯流而上,抽刀断水。
热文回顾:
骆新说 | 对话真的能够解决分歧和纷争吗?
骆新说 |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骆新说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骆新说 | 现今“文创”的误区
骆新说 | 可口不可乐?
骆新说 | 我们到底还缺少什么?
骆新说 | 读之,即得一切读书之法也
骆新说 | 天真的人才会追问关于世界、自然、社会的道理
骆新说 | 既是享受也是对自我的反思
骆新说 | 只有彰显价值,才能改变世界
骆新说 | 他居然把国家运营成一个企业?
骆新说 | 行不难,重要的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