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策划独家解析什么意思(重磅策划独家解析)
重磅策划独家解析什么意思(重磅策划独家解析)片子质量自然平平,图个明星效应,热热闹闹,募捐善款。那一 年,华东水灾,为了赈灾筹款,大半最红的港星,紧赶慢赶,以奇迹般的速度,在四天内拍出了这部电影。最红:四大天王中国电影明星的1991年,从刘德华说起,总是没有错的。如果有错,也是先怪到《豪门夜宴》头上。
1991 大明星时代
1991年,是大明星们的传奇一年。那时候与今时今日的网络分众时代大大不同,如今的信息茧房里,各人抱团狂欢,圈地自萌。
1991年,打开电视,走进影院,你躲不开刘德华、周星驰……那些脸全民皆知,就算你远房的七舅姥爷,也认识他们。
真不负“明星”两个字。
最红:四大天王
中国电影明星的1991年,从刘德华说起,总是没有错的。
如果有错,也是先怪到《豪门夜宴》头上。
那一 年,华东水灾,为了赈灾筹款,大半最红的港星,紧赶慢赶,以奇迹般的速度,在四天内拍出了这部电影。
片子质量自然平平,图个明星效应,热热闹闹,募捐善款。
而在这部全明星的电影里,开场 “嘉宾”,就是刘德华。
这一年,还没有“四大天王”,但也差不离了,1992年,这个说法就横空出世。
刘德华的顶流位置,已经毋庸置疑。
一年13部戏上映,不想轧戏也得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比如竹联帮的大佬们, 想拍一部《火烧岛》记录他们的“监狱风云”,指明要最帅、最红的明星演他们自己。
“最帅、最红”, 刘德华又怎么逃得过?
刘德华也在这一年成立了 自己的制片公司“天幕”。
只是,这个时候,他还不是后来一眼相中《疯狂的石头》的刘德华。
光是1991 年,他就亏了几千万港币。
这一年,刘德华演雷洛探长,给他在新千年里演《追龙》,埋下了一个伏笔;也与梅艳芳在《九一神雕侠侣》里演那对侠侣,十来年后才知多唏嘘。
而只小刘德华四岁的郭富城,在《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里,演刘德华的儿子。
虽说“四大天王”是个歌坛的概念,但“天王” 们在1991年,已经是影坛最新锐的力量。
张学友就是在这一年,入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三个提名,一个最佳男主,两个最佳男配。其中,最佳男主的提名,来自《喋血街头》,吴宇森的代表作。
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来自《倩女幽魂2:人间道》和《笑傲江湖》。男主败给了张国荣(《阿飞正传》),男配败给了吴孟达(《天若有情》)。
在影坛前进速度最慢的,当属黎明。
1991年, 他经历的,或许是其职业生涯最大危机。
这年的赈灾晚会上,他临时被点歌,准备不足之下,走音成车祸现场,被怀疑到底会不会唱歌。或许因为这,他专心于音乐,戏就慢慢拍吧。
要到四年之后,他才是“堕落天使”,五年后,才唱那曲“甜蜜蜜”。
30年来,媒体的造星运动不止,名词的运用花样迭出,可是,再没有出现过“四大天王”这么有国民度的头衔。
最“多金”:双周一成
1991年的那场“豪门夜宴”里,还有个极无厘头的梗:来自科威特的“阿星”要请出他们的爷爷,音乐一响,隆重出场的,是周星驰—— “原来周星驰是星爷!”
1991年的周星驰,被叫一句星爷也是情理之中。已经连续两年,中国香港票房冠军,都是 周星驰主演的作品,1990年是《赌圣》,1991年是 《逃学威龙》。
之后两年,冠军宝座同样没有旁落。
那是传说中的“双周一成”时代,从1985年 到1997年的13年间,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轮 流占据了票房冠军之位。
而此时的周润发,正安慰失意的吴宇森。
他不计片酬,还出面邀请张国荣、钟楚红,力挺吴宇森执导新作《[纵横四海 》。投资方对吴宇森执导有异议、想换人?那要换,就连发哥一起换掉好了。
票房保证发哥,在资方面前有这个话语权。
成龙的1991年却没那么顺。
他这一年花了令人乍舌的1.15亿港元拍《飞鹰计划》,跑遍了亚非欧三大洲,可这部成本高昂的电影,在全年票房榜中,屈居于《逃学威龙》之下。
1991年的另一 部成龙电影,则是那部 "劫持 "了刘德华的《火烧岛》。可不止刘德华,还有梁家辉,他当时正好好地在越南拍《情人》,哪料到竹联帮的伙计们破门而入,劫了他去拍。
诺,“双周一成”,可 以说是当时全香港乃至全中国影坛最硬的牌子了,但面对有些势力,连他们也束手无策。
中国电影狂飙猛进,那些疯狂的幕后本身就像一场电影,但耀眼金钱背后,难免有阴影。 这种束手无策的时候,人们不免怀疑,一切是不是只是疯狂的幻影。
最美:香江名旦
少数没有在《豪门夜宴》里露脸的巨星,李连杰是一个。
事出有因,当时他正拍摄《黄飞鸿》,有一场戏,是从屋顶上跳下来,剧组都以为这个高 度,对于李连杰不算什么,哪知道一时大意,他的腿摔折了,接下来的戏只能用替身。
他本来担心的不是自己受伤,而是拳脚无眼,伤了大美女关之琳,甚至一度对徐克说,别让关之琳演十三姨,太过好看,怕伤了脸。
当年的香江,美女如过江之鲫,也不知道是谁,硬选出了“四大名旦”,关之琳就是其一。
另外三位,是钟楚红、张曼玉、王祖贤。
只是,1991年的钟楚红,已经决意隐退。
这是她拍电影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她推掉了许多片约,包括《九一神雕侠侣》。最后她只拍了两部片, 其中一部,是周润发力劝她才答应的《纵横四海》。
1991,也到了王祖贤演艺生涯的最后几年。
那一年她拍了《倩女幽魂3:道道道》,可又说,以后,除非是徐克来约,否则不再演女鬼了,“怕下辈子投不了胎”。
她计划减少片约已经好几年,到 1991年,手上总算只有两部戏。
两年后,她也渐渐淡出影坛。
硕果仅存的是张曼玉。她刚刚告别“花瓶” 的标签,还有好多电影,等着她去演。
这一年,她 情场失意,事业得意。
拍《双城故事》时,她和美术指导相恋,此时已经分手,前男友一怒之下,把她写的情书卖给媒体。
关锦鹏后来说,我猜她是把这份被出卖的愤怒,代入了《阮玲玉》中。
人言可畏,人言可畏。这种人戏合一,可一不可再。
那年底,张曼玉拿到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次年,又揽下柏林银熊。
只是那时候和张曼玉搭档的林青霞,也已经到演员生涯的尾声。
她们在1990年的《滚滚红尘》里合演,当时谁也都没料到,林青霞将在几年后嫁做人妇,不再做演员。
1990年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是林青霞。
她在获奖时说:“谢谢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他跟我演了十八年的戏,还没演完, 还不知道要演多少年呢。谢谢《滚滚红尘》男主角秦汉。”哪里知道,也没有几年好演了。随着和秦 汉的这一幕结束,林青霞也换了一折戏,在拍到第一百部作品时,她息影,嫁给邢李源。
现在想起来,这些花旦终结的,不光是她们 自己的电影路,好像也是一个时代。
此后也有此后的芳华绝代,倾国倾城,但始终好像那时候最明艳,明艳到睁不开眼。
最飒:大明星与大妞
说到旦角,《号外》杂志1991年12月刊,登了 好几张花旦造型照。但画中人,不是女娇娥,而是男儿郎。照片上的,正是张国荣。
也没过几天,张国荣出演《霸王别姬》的消息便公布了。
陈凯歌是看到他一张花旦造型照,才最终确定的。据说,那正是《号外》这一组名为“奇双会”的大片。
那年,张国荣已经凭借《阿飞正传》拿到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这是他拿到的第一个演技类大奖,看他一身难以掩饰又难以复刻的灵气,似乎还有很多很多奖项要拿。
张国荣要合作的,是巩俐,那是那几年你躲也躲不开的名字。
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霸王别姬》,巩俐像是“垄断”了那几年最重要的电影。
1991年,她正在拍摄的,是《秋菊打官司》。可编剧刘恒总觉得她不像秋菊,疑心是张艺 谋偏私。
他跟张艺谋抱怨,“我只要一想到是巩俐演秋菊,我就写不下去,出戏。”那是他还没见识过巩俐魔法般的变形能力。
那年头的女演员,是另一种时代审美。
前文说港星们是“明艳”,这种“明艳”一路向北遇上冷空气和脆生生的口音后,生出飒爽之气。当下如巩俐,往前数,是刘晓庆、潘虹,往后数,是徐帆。
30年后,人们爱评选“小花”,而那时候,个个都是大妞,是拍板要姜文做导演的大姐头,是 烈性女子杜十娘,是张艺谋一定要她演一次女皇的巩俐。
甚至大咧咧的样子如徐帆,在一干“大” 妞前辈面前也显“小”。
冯小刚在看完《大撒把》后点评道:“片子不错,女主角差点。”
1991年,“喜剧三剑客”正式组队成功,葛优、梁天、谢园整整齐齐的,《编辑部的故事》 还没播,但也快了。
1991年,《焦裕禄》以130万的成本,得了1.3亿的票房,李雪健一下拿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但他在获奖感言里说:“苦和累都让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1991年,贾宏声是一颗冉冉新星,还没毕业,就演了李少红和黄建新的片。
1991年,张震才15岁,被杨德昌叫去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了让他演出震惊的表情,杨德昌臭骂他一顿,又把他关在小黑屋里半个小时,激出他最天真、 最破碎的表演。
30年后回头望,1991年真是大明星们最疯狂、最张扬的一年,他们绽放得像朵栀子花,就 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香得你掸都掸不开。
导演进行时
1991年,一个也不是整数年的年份,看似平平无奇。
但许多现在看来最重要的导演,1991年对他们来说,正是艺术生命的关键时刻。
他们有的在这时遇见了贵人,有人拍出了自己最重要的电影,有的人刚向电影踏出第一步,有的人在彻底转变。
诸神黄昏
1991年,有一位“家庭煮夫”终于脱下了围裙。
这位家庭煮夫已经在家里蹲了六年,以为再也没机会拍电影,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剧 本获得了大奖。
接到消息时,他口袋里只有43美元,连坐飞机回台湾的钱也没有。
1991年4月10 日,这个剧本,《推手》开机。
1991年,第一次有人叫李安“导演”。
1991年,蔡明亮已经在电视台拍了好几年单元剧。
这天,他要拍摄一集叫《孩子》的单元 剧,到一个电玩店取景,在那里工作的一位青年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位青年完全没学过演戏,动作还总慢半拍,谁想到,蔡明亮第二年就拍摄了处女作《[青少年哪吒》,男主角,正是这个青年。
对,他就是小康,李康生,以后蔡明亮每一部电影的男主角。
1991年,蔡明亮遇见了李康生。
1991年,杨德昌拍出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 件》。再往前推两年,侯孝贤凭《悲情城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到了金狮奖。
单看影片水准和获得奖项,1991年真是个好时候。
可是,他们也忧心忡忡。中国台湾电影的年 产量断崖式下跌。
1989年,103部;1990年,82 部;到1991年,一年仅生产出33部电影。
侯孝贤后来说得明白:“台湾现在连商业片都拍不出来了,大家还拼命拍参展片。”只是,哪 怕同样是拍参展片,那两年也再没出来另一个杨德昌或侯孝贤。
1991对中国台湾电影来说,已经是诸神黄昏。
正午阳光
那时候,宝岛上的观众更欢迎港片。
1991 年,港片导演正值好时候,正癫狂,正过火。 火到恶人都眼红。
1991年底高志森用13天拍完了《家有喜事》,可没过几天,黄百鸣刚洗完澡,就接到冲印厂的电话,说刚才高志森刚走, 就有几个蒙面人来打劫,不是劫钱,而是劫电影底片。
连劫匪都知道,这底片铁定值钱。
高志森和黄百鸣拍的片子,从《开心鬼》到《富贵逼人》系列,哪个不是轻轻松松就挣个几千万?
这回的《家有喜事》,就是两人合计着,要延续《富贵逼人》的成功。所幸这伙歹人灯下黑,他们把剪片师绑了个结结实实,却愣是没看见,底片就在剪片师脚边。
成本低,拍得快,赚得还多,这个时候,中国香港商业片导演们,是天之骄子。
王晶光是1991年一年,就有五部电影上映,名副其实的港片速度。
动作片导演们没王晶产量那么高,但对类型的掌控快准狠:林岭东《一触即发》,唐季礼《魔域飞龙》,陈木胜《带子洪郎》……刘镇伟也是高产挣钱小能手,毕竟孔子曰过,“拿奖找王家卫,赚钱找刘镇伟。”
但这一 年,刘镇伟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执导了《[赌霸》,不是为《九一神雕侠侣》编剧,不是筹备《九二黑玫瑰对黑玫瑰》,不是他挣了多少钱,而是他正在帮王家卫找钱。
1991年的王家卫,做了很多年编剧,但导演作品刚有两部,《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阿飞正传》,把投资人亏惨了。好友刘镇伟正想办法帮他找投资。
谈生意要有个名头,有个公司,像点样子。刘镇伟的妻子提议,公司名字就叫 “Jet Tone”。念着念着,就音译成了“泽东”电影公司。
有些潜力股,甚至被好莱坞盯上了。
吴宇森的《喋血街头》扑得惨,1991年,他想拍点轻松的片子调剂心情,便请来周润发、钟楚红、张国荣,到法国拍《纵横四海》解闷子。
他哪里知道,福斯的高管,这时候正看《喋血双雄》看得心潮澎湃,就要把好莱坞的导筒递到他手上。(他拒绝了福斯,但未来,环球还会给他递橄榄枝。)
此时距离袁和平去好莱坞做《黑客帝国》的武术指导,也不到10年了。
后来大放异彩的导演,这时候初出茅庐。
1991年,陈可辛刚刚拍出处女作《双城故事》。杜琪峯倒是已经拍了不少,有《吉星拱照》、《开心鬼撞鬼》、《阿郎的故事》……1991的两部是《沙滩仔与周师奶》和《至尊无上II之永霸天下》]。
左拍拍, 右拍拍,只是他还不是杜琪峯。
中国香港新浪潮的那批导演,到这时趋于稳定。
倒是当年给许鞍华、严浩、谭家明做副手的关锦鹏,在1991年拍出了《阮玲玉》,加上之前 的《胭脂扣》,可谓独当一面。
新浪潮的这批人,在1991年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徐克。
那时候港片还热热闹闹,没人想过有朝一日,会有人痛心 疾首地喊出“港片已死”这种口号。
刘镇伟、王 晶都还没把目光投向中国内地市场。
而徐克在 1991年拉上严浩,去中国台湾拍《棋王》,只是严浩和他谈不拢,拍了28天就跑路了。
往前推两年,他和程小东一起去北京,拍《古今大战秦俑情》。
全中国他跑了个遍,联合拍摄必须得数他一马当先。
英雄黎明
在《古今大战秦俑情》里出演男主角的,正是导演张艺谋。
1991年,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和三年前的《红高粱》相比,一样浓烈的红色, 但《红高粱》是狂野不羁,《大红灯笼高高挂》讲究的是构图规规矩矩。
张艺谋的老朋友陈凯歌,正在给1991年上映的《边走边唱》做后期。他请来编剧芦苇和作家 李碧华看初剪的片子。
芦苇看罢,给陈凯歌提了一个要求:我正在写的那个剧本,你就别动了, 要改什么你提,但你别当编剧。
那个剧本,就是《霸王别姬》。
而这时候给张艺谋掌镜的,是顾长卫,离他拍出《孔雀》,还早得很。他也给田壮壮当摄影。
田壮壮1991年的作品,是《大太监李莲英》。
演李莲英的是姜文,姜文在片场想法特别多,田壮壮半开玩笑地说,你来导吧,我给你当演员。
对姜文说过类似话的,可不止田壮壮一个。
不过,在1991年,导筒离姜文前所未有得近。
因为,在这一年,他家的马路对面搬来了一个新邻居,叫王朔。来年这个邻居会丢给他一本《收获》,上面登着邻居刚写的小说《动物凶猛》,也就是后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时候,王朔的作品早被众多导演追捧,其中最欣赏他的导演,当属夏钢,他根据王朔的原著,拍摄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后, 还有《大撒把》。
1991年,夏钢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导演,不过,让他获得提名的这部电影,编剧不是王朔,而是王朔为他引荐的冯小刚。
前一年, 王朔拿着冯小刚写的《遭遇激情》给夏钢。夏钢看了,只保留了最后50行。
冯小刚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夏钢家改剧本,足足改了七遍。
那个时候,这些大导演,还都是各大电影制片厂出身。张艺谋在广西电影制片厂,陈凯歌在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田壮壮在北京电影制片厂, 黄建新在西安电影制片厂。
他们经历了制片厂制度的改革,但变化也在发生,下一代导演,决定自己出来单干了。
张元毕业后,就没进制片厂,而是在1990年 自己拍摄了《妈妈》。
王小帅倒是在1991年去了福建电影制片厂,但他发现,在这里要做成导演, 得论资排辈熬上好多年,1992年,他回到北京, 找上三五好友,拍摄《冬春的日子》。
其中一位出镜好友,是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上下铺娄烨。
娄烨的1991,因为长期不去上班而被上海电视台算作“自动辞职”。他在北京拍广告,对长片也动 了心思。
两年前,他还在宿舍里,一个男孩跑进来借火,朋友告诉娄烨,那个男孩就是已经演了 好几部电影的贾宏声。
娄烨当时正在为毕业短片找演员,就相中了他。
那个时候,娄烨或许还以为,是可以拍贾宏声拍一辈子的。
只有一个人,还没上路。
1991年,贾樟柯还在山西大学美术班。那一年,他无意中看到了《黄土地]》,只看了几分钟便痛哭流涕,决定转行搞电影。
只是,他还得考三次,才能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回回都是专业课前几,文化课败北。
但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当时中国有16个国家级的电影制片厂,它们都在大城市,对于一个小地方的年轻人来说,真的不知道怎么能变成一个导演。”
但他,已经是变化的一部分了。
一个更有活力的电影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