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改编的电影大全(1988年王朔的辉煌下)
王朔改编的电影大全(1988年王朔的辉煌下)就拿冯小刚来说吧,他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大腕》等,完全是满满的王朔style。这还不包括许多虽然不是直接改编自王朔作品、但受其小说影响的“类王朔电影”或“后王朔电影。现在有很多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什么大尺度网文之类的,改一本粉丝都要吹上天。但在真正的大神面前,这些都是小鱼小虾。王朔的书,光是直接被改编成电影的就有近二十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顽主》、《无人喝彩》、《永失我爱》、《阳光灿烂的日子》、《父子冤家》、《我爱你》、《甲方乙方》、《看上去很美》……
王子文晒娃一事,再度让一位男性作家的名字回到了公共视野——
王朔。
现在年轻人可能都没听过这名字,更别提看过他的书、和他的书改编的电影了。
从北京大院子弟,到高中辍学,进部队当兵、北京医药公司业务员、开川菜馆,再到写书、出书,和冯小刚、姜文、徐静蕾等人相识合作,王朔这一辈子,真是值了。
现在有很多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什么大尺度网文之类的,改一本粉丝都要吹上天。但在真正的大神面前,这些都是小鱼小虾。
王朔的书,光是直接被改编成电影的就有近二十部。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顽主》、《无人喝彩》、《永失我爱》、《阳光灿烂的日子》、《父子冤家》、《我爱你》、《甲方乙方》、《看上去很美》……
这还不包括许多虽然不是直接改编自王朔作品、但受其小说影响的“类王朔电影”或“后王朔电影。
就拿冯小刚来说吧,他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大腕》等,完全是满满的王朔style。
他本人也说过:“我到死都是王朔的学生。”
而1988年,干脆就被称为“王朔年”。
这一年,他的 《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水面》和《大喘气》 四部小说先后被拍成电影。
其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更是前后四次被翻拍成电影,创造了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中的一个神话。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个版本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以下简称《一半》)。
导演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的夏钢。
夏钢比较有趣,在张艺谋、陈凯歌等人都把目光投向“黄土地”之时,他始终“固守城市”,讲述关于城市的故事,而其中很多都改编自小说。
比如《大撒把》、《无人喝彩》、《玻璃是透明的》、《夜色撩人》等。
而他这一版的《一半》是四版中最忠实于原著的。
其他三个版本分别是凌奇伟导演改编成电影《天使与魔鬼》。
2001年德国导演彼得·泽尔改编的电影《爱得太辛苦》。
2008年刘奋斗导演改编的电影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由廖凡、莫小棋和任达华等主演。
夏钢版因为是王朔与叶大鹰共同编剧的,影片采取了“移植式”改编法,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可以说大体是小说立体化的视听呈现。看完令人不免惊讶于80年代中国电影尺度之大——
张明,一个小混混。
没什么追求,反正比较下流。
他靠什么维生呢?
反正什么事都做,包括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比如假扮警察坑蒙拐骗啦,比如组织年轻女性进行卖淫活动啦,走私倒卖啦之类的。
张明自言:
“所以我一发现要当一辈子小职员,我就不去上班了。”
“多一分远见,就少一分刺激。如果我知道下一步、每一步会碰到什么,产生什么结果,我立刻就没兴趣活了。”
王朔笔下的“顽主”们,游弋于社会的边缘,混迹在歌舞场所,声色犬马,浪费生命的同时又讥讽崇高,过着一种内心极度空虚的生活。
包括张明在内的这些人在城市里进行着精神流浪,却又不得不在现实里艰难地寻求名利,在夹缝中痛苦地狂欢着。
更令人不齿的是,张明不但自己游戏人生,还在毁掉他人的人生。
对于一个小混混来说,长得颇有几分姿色便可以持靓行凶,但对于旁人来说,这便是极大的威胁。
毕竟美貌是具有欺骗性的。
张明就长得不错,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帅。
这种人每天打扮得干干净净的,穿得人五人六的,梳着小油头,跟个姑娘搭讪那是分分钟的事,世上多得是颜控。
吴迪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吴迪年轻,漂亮,还是个大学生,单纯,有点年轻人那种不谙世事的装酷,但实际上傻傻的。
两人相遇的时候,吴迪正在看书。
张明死不要脸地过去问:“你怎么看这么快。”
吴迪大大方方地回答:“看不懂就看得快呗。”
张明如果不是个小混混的话,两个人看上去还是特别相配的,俊男靓女,天生一对。
一开始,吴迪还傻傻的以为,对面这个人是个没有谈过恋爱的小男孩,还特别骄傲地告诉张明,自己谈恋爱已经一年多了。
张明听到这,不屑地哼了一声,表示跟自己的傻帽同学谈恋爱有啥值得骄傲的。要是他,就敢跟吴迪睡觉。
他后来的确跟吴迪睡觉了,而且吴迪还是第一次。
吴迪陷进去了,她爱得轻易,但也爱得执著,这一陷,就是深渊。
张明在得知吴迪是第一次后,第一反应是惊慌,他害怕被吴迪缠住,害怕要为这个小姑娘负责。
毕竟,他是一个能够同时跟几个女孩纠缠不清,还能在吃个刨冰时跟姑娘搭讪的绝世渣男。
上完了床,他就开始想要摆脱吴迪,因为吴迪阻碍了他“拼命吃拼命玩拼命乐,活着总要什么都尝尝,每道菜都夹一筷子”的生活态度。
而吴迪这个傻姑娘呢,甩开了自己有着大好前程、踏实肯干的男朋友,试图用爱感化渣男。这种行为说好听的是傻,说难听点就是圣母行为。
她劝告张明一伙人不要再干违法的事、不要再当诈骗犯了,并对旁人说他们两个快要结婚了。
结果当然是没用啦。
在撞见张明和一个妓女睡在一张床上之后,吴迪彻底黑化了。
她不再是那个单纯痴情的女大学生,而是转而去和各种男人睡觉鬼混,试图用这种扭曲的方式来实施报复,却最终毁灭了自己。
张明的法外生活终于以入狱十五年告终。
而因为严重的肝炎,和在监狱中表现良好,他被改判为监外执行,保外就医。
就在他回到家的那一天,一个年轻的民警和他说起了吴迪的结局。
就是在张明正躺着的床上,吴迪用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臂,血流了一地,录音机里还不停循环播放着当时两人一起唱得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如果影片到这里结束,那就是一个可悲的爱情故事,彻底绝望,没有丝毫的曙光。
不过还有故事在继续。
张明无法继续待在那个房子,睡在那张床上了。
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登上了一艘灯火通明的豪华客轮,前往东海里一个以“海天佛国”著称的小岛。
在那个小岛上,张明遇上了胡亦,一个酷似吴迪的女孩。
甚至就连两个人的对话,也像极了他和吴迪相遇时的对白。
只是这一次,张明沉默着躲避,他内心巨大的愧疚要将他压垮,他无法再对那种爱情身临其境。
胡亦却格外主动,对旁人说两人是新婚夫妇,不停地纠缠着张明。
直到那天晚上,张明拒绝和她出去游夜泳,并提醒她不要和陌生男生出去。
胡亦不听,偏要和那两个自称是“作家”的人(哈哈哈哈,王朔的恶趣味)出去游泳,结果被那两人强奸了。
张明赶到了时候,对她说了当时他和吴迪说过的同样的话:
“你像中学生一样浪漫,我告诉你,本来无一物……不要意气用事,你这样报复不了谁,只会毁了自己……想开点,现在刻骨铭心的惨痛,过个几十年再回头看看,你就会觉得无足轻重。那就这样吧,别悲天悯人,自叹命薄了。你还年轻,依旧漂亮。”
这段话,吴迪没有听进去,她太傻,太执着,妄想从一个小混混那里得到持久坚固的爱。
不过胡亦听进去了。
这一次,张明成了拯救者。
他拯救了胡亦,还把那两个禽兽送进了监狱。
海边,张明撕碎了胡亦留给他的地址和号码。
爱情这种东西,早就在他把吴迪推向深渊时,就已经烟消云散了。他不配,而今后他的人生,就是在不停地赎罪。
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不再有“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现实。
即便最后张明“英雄救美”,这英雄也是个冒牌货。
改编自王朔作品的电影,或者是那些受到王朔风格影响的作品,往往会有一种颠覆、解构和插科打诨式的语言狂欢。
荒诞、滑稽、戏仿更是家常便饭。而这表层之下的,则是一种彻底的虚无主义。
上世纪的80年代,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旧神已死,新神未降,“痞子”王朔腾空而出,在国内掀起一阵喧嚣。
这种喧嚣更多是那个大步迈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喧嚣,而王朔作品中对于生存的反思、对人物无归宿的渲染,对虚无宿命的强调,就是那个时代的表征。
王朔的作品风格经常被人称为“痞子”文学,但他的“痞”主要来自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和插科打诨的语言,绝不是“下半身”的“痞”。
所以在相对忠实于原著的夏钢版《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我们见不到直露的性场面。
而之后的电影改编,出于商业和票房的考虑,往往会放大猎奇场面,比如01年和08年的改编版,都有着大量的性爱场面。
不过这种改编有了噱头,但失了灵魂。
王朔说:“我作品中的人物是精神流浪者,这种人的精神也需要一个立足点,他可以一天到晚胡说八道,但总有一个时刻是真的。我选择了爱情作为这个时刻……这是本能的选择。”
张明与吴迪的爱情悲剧,更多是一种“浪荡子”和“传统价值观”注定的碰撞和摩擦。
而吴迪的死,胡亦的生,张明的改邪归正,也给了影片一个光明的、有希望的结尾。
只是,害死一个姑娘这种事,无论如何是不可原谅的。这不是所谓的赎罪、拯救、改邪归正能够弥补的。
只能说一句:愿天堂没有渣男。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