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别忘了白骨精那里叫老虎岭。2,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如果山中有老虎呢?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石匣,难道仅仅是石头匣子吗?在尸横遍野的白骨精的地盘,唐僧唯一一次警告孙悟空被装石匣之中,是什么意思?

《西游记》解读之202

一开始无父无母,无知无畏,无法无天的孙悟空,后来无情无义,无家无立,无成无错。

取经结束后,孙悟空必死无疑,而其它四人,可得永生。

一,孙悟空最后的下场:死!

1,孙悟空的下场,在白骨累累的老虎岭,被唐僧一语点破:

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

石匣,难道仅仅是石头匣子吗?

在尸横遍野的白骨精的地盘,唐僧唯一一次警告孙悟空被装石匣之中,是什么意思?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1)

2,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如果山中有老虎呢?

别忘了白骨精那里叫老虎岭。

更别忘了,唐僧被黄袍怪点化,现原形,成了老虎。

我在前面文章《唐僧居然是王母以前的坐骑老虎,白骨精玉兔唐僧均来自月亮》中,已经证明过:

唐僧的本相是老虎。

所以,白骨精一回,原著作者其实已经暗示了:

孙悟空这只猴子,必早晚死于唐僧这只老虎手里。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2)

3,孙悟空出道以来没有靠山,日子艰难。

所以,在真假美猴王那里,孙悟空趁着见玉帝,干脆无底线的表达了自己臣服玉帝的态度。

原著:

大圣口称: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

这段话你细品:

这是孙悟空第一次叫玉帝万岁,以前都是叫玉帝老儿或玉帝老倌;

这也是孙悟空第一次对玉帝自称臣;

注意最后一句,再不敢欺心诳上,这是赤裸裸的向玉帝表达臣服之意!

为什么孙悟空突然在真假美猴王那里明确表达自己归顺玉帝的意思?

因为唐僧讨厌它要开除它,佛门不待见它迟迟不给它编制,孙悟空走投无路,只能找玉帝这个靠山。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3)

4,问题是,孙悟空做齐天大圣时,不是交了很多朋友吗?

它有锤子的朋友!

取经早把老君和他所代表的道教神仙得罪光了。

在小雷音寺一回,孙悟空明确向观音姐姐的心腹功曹表示:

自己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著:

行者……不觉对功曹滴泪道:我如今愧上天宫,羞临海藏……教我再无方求救,奈何?

看清楚了吧,你以为正义化身的孙悟空,其实得罪了所有人,再也没有人愿意帮它了!

可孙悟空不是还有玉帝这个最后的靠山嘛?

远水解不了近渴。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4)

5,要干掉孙悟空的势力太多,玉帝也救不过来。

在原著最后一难,风雷电雾都想杀掉孙悟空。

原著:

一阵风,乾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闪,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

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那么多势力都想干掉孙悟空?

孙悟空说:

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

这是什么意思?

好处不能全都是你的,你一个人啥都想要,凭什么?

所以,取经结束要不了多久,孙悟空必死于唐僧之手,并被安葬于两界山石匣之中,终极它可耻的一生。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5)

二,唐僧最后的下场:在无人照顾的地方孤独的永生

1,别以为唐僧的身份高,它其实就是佛门的一把夜壶。

2,唐僧的身份,在人参果那里被镇元子首次点破:如来的二徒弟,一个压根就对如来的佛经没有丝毫兴趣的徒弟。

唐僧不仅在前世不喜欢如来的佛经,就是取经结束后,在大唐讲经的唐僧,一听金刚召唤,原著唐僧的动作是:

把佛经一扔!

这有一丝一毫的喜欢佛经嘛。

3,唐僧唯一的价值,就是它身上的肉,吃了可以保命。

在老虎岭,白骨精自言自语:

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这句话撕开,有重大秘密:

一是十世修行,不断转世。

二是原体,就是十辈子都没有丢过元阳的人。

三是唐僧肉不是传说,而是真有人吃过唐僧肉!

注意原话:

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有人吃他一块肉!!!

不是如果吃他一块肉。

啥意思?唐僧肉就是被人真正吃过。

谁吃的?

除了道貌岸然的佛门高层,还有谁……

难道一般人有资格享用吗?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6)

4,由此推断,唐僧就是佛门在没有蟠桃保命或者没有其它办法长生不老的情况下,佛门吃他的肉用来应急。

可在取经结束后,如来的盂兰盆已经进化出了可以长生不老的花草,所以唐僧的价值,被无限贬低。

但他的肉毕竟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唐僧不会死,但必须一个人孤独终老,因为佛门要保住吃肉的秘密。

三,八戒最后的下场:在阴阳两界之间徘徊

1,八戒其实是心智最成熟的明白人。

因为它无论受到玉帝的严厉惩罚,还是在取经结束后被如来破口大骂,它始终坚定自己是老君的人,从不学习佛经。

只要八戒坚定一颗道心,不做佛门的真正弟子,它就会永生,否则,它的下场就会和孙悟空一样,被安葬于石匣之中。

2,在通天河,观音姐姐其实已经严厉警告过八戒:必须坚定道心,身在佛门心在道。

因为观音在西游记原著,也是身在佛门心在道的高尚人士。

原著在通天河一回,八戒刚到达通天河,就说了一句骇人的话:

罢了,来到尽头路了。

这既是八戒回到自己老家的暗示,也是喻示一不小心,这里就是八戒的葬身之处。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7)

3,因为,这通天河低,有一处诡异的石匣:

有一个石匣,却象人家槽房里的猪槽,又似人间一口石棺材之样。

就是这么神奇!

通天河居然是八戒的老家。

这一描述,可死可生,就看你八戒如何选择。

所以八戒在阴阳两界之间徘徊。

四,沙僧最后的下场:在漂浮之中摇摆不定的永生

沙僧口紧。

它以前其实是和尚。

被东华帝君收为弟子后,从和尚变为道人,并被王母安排到玉帝面前当卷帘大将。

可它毕竟曾经做个间谍,而且得罪的是玉帝,这以后的日子,不论谁罩着它,都不会好过。

但它不会轻易死,因为整个三界,只有八戒沙僧能在流沙河这弱水中生存。

如果类似流沙河这种充满弱水的地方出现妖怪,只有八戒沙僧能处理。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8)

可怜的八戒沙僧宝宝,居然靠妖怪而生。

五,小白龙最后的下场:和唐僧一样孤独永生

小白龙和唐僧的价值一样,就是长生不老。

在朱紫国一回,小白龙说了一段令人目瞪口呆的话:

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

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队伍的原因(取经五人组结局推断)(9)

这才是观音从玉帝那里救小白龙命的最大原因,原来这小白龙的尿,阿猫阿狗喝了变龙,花花草草喝了变灵芝,都可以长生不老。

如此宝贝疙瘩,如来当然不会杀掉,只会深藏于化龙池,但也绝不会让它见人,只好和唐僧一样,孤独而可耻的永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