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之战电影全集播放(四平之战打出了电视剧大决战的水平)
四平之战电影全集播放(四平之战打出了电视剧大决战的水平)因为这是一场敌胜我败的战役。电影《大决战》由于篇幅所限,直接从我军取胜的“锦州战役”切入,对“四平之战”一笔带过,其他同题材的影视剧也很少涉猎。电视剧《大决战》剧照电视剧《大决战》是表现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史诗大剧。这场战争的序幕从“四平之战”拉开。
电视剧《大决战》播出后,因为前两集的剧情是全剧的铺垫,节奏较慢,文戏颇多。有些观众难免担忧,担忧它不及同名电影。
但从昨天播出的第三集来看,这个担忧可以打消了。
电视剧对以我军败退为结局的“四平之战”的正面描述,对战争惨烈的精彩表现,对我军将士英勇不屈的真实刻画,都显示出史诗大片的品质和气度。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决战》将超越同名电影。
电视剧《大决战》剧照
1.全景表现“四平之战”的态势与惨烈。电视剧《大决战》是表现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史诗大剧。
这场战争的序幕从“四平之战”拉开。
电影《大决战》由于篇幅所限,直接从我军取胜的“锦州战役”切入,对“四平之战”一笔带过,其他同题材的影视剧也很少涉猎。
因为这是一场敌胜我败的战役。
电视剧《大决战》以实事求是的制作理念,直面了这一历史的真实。
于和伟在《大决战》中饰演的林彪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都把注意力投向地理条件特殊、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
电视剧第二集展现了急令驻守山东的林彪率部挺进东北、派大量干部进驻东北,就是当时毛泽东先人一步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不顾“重庆谈判”签署的和平协议,用美国飞机运送大量国军进入东北,也是蒋介石夺取东北这一战略要地的重要举措。
四平在东北的重要位置图
地处东北咽喉的“四平”成为战略要地的“重中之重”。
尽管,四平只是一座小县城,但它是两大铁路的交汇处,是衔接东北的交通要塞,也是东北粮油的重要集散地。
谁占据四平,谁就夺取了在东北的优势,也占据了全国战场的优势。
林彪依据中央和主席的命令,很快从东北各地区抽调八万精兵齐聚四平。
国民党调遣四个美式装备精锐军,赶赴四平城外,指挥官由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杜聿明担任。
《大决战》中敌军进攻小视频
关乎中国命运的“四平之战”由此爆发。
《大决战》全景式地表现了这场战役的态势与惨烈。
担任主攻是国民党的新一军。
这是一支在入缅作战中令日军胆寒心惊的“中国远征军”,曾歼灭日军16100多人,并在危难之际,解救了被日军击溃的英军,从此有了“丛林作战之王”的美称。
新一军全部美式装备,接受严格的美式训练,步炮比例高达三分之二,擅长步兵与火炮的协调进攻。
四平之战全景
“四平之战”开始后,新一军先用美式重炮进行猛烈轰炸,然后步兵随坦克开始集团冲锋,趁我方守军不注意,立马拿下前沿阵地。
我军首次进行城市保卫战,缺乏防御经验。在火力配备中,不懂得如何组织交叉火力网,也不知道如何相互掩护。因此在敌人蜂拥而至时,没有兼顾左邻右舍的来犯之敌,指战员也不懂得统一指挥,统一射击。这样就在我军遭受巨大伤亡的情况下,敌军很快就到了四平城前。
电视剧《大决战》剧照
剧中真实展现了我军伤亡的惨状。
城里布满了伤员和尸体,担架队、救护队川流不息;医院应接不暇,不得不让轻伤员提前出院,给重伤员腾出床位;大夫、护士忙得不得喘息,药品严重缺乏.....
《大决战》中敌机轰炸
还未待我军喘息,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这次担任主攻的是敌新六军。它与上述的新一军都是在缅甸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军,全部美式装备,还擅长机械化作战。
军长廖耀湘此时士气正盛,他率领5个师、600多辆汽车、100辆坦克、200门美式火炮,势如破竹地向四平冲来。
《大决战》剧照
剧中全景式了再现了敌军对我阵地所进行的“地毯式轰炸”。坚固的碉堡顷刻被炸得粉碎,成片的战壕一片火海。战士一个个倒下,有的体无完肤,有的血肉模糊。
据战后统计,我军四平一战死亡8000余人,他们多是抗战幸存下来的骨干。
曾经命令林彪死守四平的毛泽东不得不改变计划,让我军撤离四平......
《大决战》剧照
2.重在刻画人物及他们内涵的深意。可贵的是,《大决战》没有一味地表现战争的场面和残酷,而是把镜头对准惊心动魄的人物。
这就是对武雄关等人物的精心刻画。
《大决战》拍摄现场
武雄关是从山东解放区奔赴东北的我军下级指战员,因为作战英勇被提拔为排长。为了陪衬他,剧中还专门给他设计了一个叫王翠云的未婚妻,并给了一定的篇幅。
到了东北后,武雄关所在部队立即投入“秀水河”战役,枪林弹雨中,他们全连战士牺牲,仅留他一人负伤。
四平之战开始后,他所在医院一下子涌进众多伤员,为了给重伤员腾病床,他提前出院,并要求参加四平保卫战。
一位首长把安排在九连。
《大决战》中的武雄关
这是一个由被俘虏的国军组成的连队,纪律涣散,战士贪生怕死。在武雄关命令冲锋时,竟无人响应。他带头杀入敌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多处负伤,一条腿被炮弹炸断。
《大决战》中被武雄关震惊的敌军
他挣扎地站起来,举起布满弹孔的军旗一步步向前。前方的敌人见此情景,震惊地不敢开枪,身后的战士看到一个共产党军人的模样,愧疚无比。
这种镜头重复出现,着实彰显了电视剧的用意与深度。
《大决战》中未婚妻王翠云搀起牺牲的武雄关
就在武雄关准备扔出手榴弹的一瞬间,敌人射来纷飞的子弹,他彻底地倒下了。
寻找他的未婚妻王翠云看了这一幕,她无所畏惧冲到跟前,背起体无完肤的武雄关,坚韧地走向我军阵地。
敌人不敢开枪,天地被这一幕震撼,深情的沂蒙小调委婉地响起,催人泪下......
《大决战》剧照
看到这里,我们理解了一部史诗大剧中,为什么要塑造一对这样的未婚夫妇,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么多的镜头。
它是在宣扬毛泽东“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争理念!
正因为有了这一理念,中国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也正因为这一理念,即使我军在“四平之战”失败了,也一定能转败为胜,并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取得全中国的解放。
《大决战》剧照
《大决战》此后的剧情自然会延续这一理念,为我们上演更为精彩的大戏,也必然能超越同名电影,为观众奉献经典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