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当然,抛开不足后,《逆鳞》还是有诸多可取之处,华丽的服饰道具以及玄彬帅气的古装扮相还是很养眼的。《逆鳞》片尾引用《中庸》第二十三章: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结尾, 虽然和“逆鳞”的主题不是那么搭,但也算提升了电影的人文底蕴。《逆鳞》以1777年7月28日发生的“丁酉叛乱”为背景。1762年“壬午祸变”,思悼世子李愃被赐死。14年后,年仅25岁的世孙李祘登基即位,一直视李祘为逆贼之子的“僻派”遂派出顶级杀手欲除之后快。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描写了一天24小时之内,发生在李祘和欲置其于死地的杀手,以及誓死护主的人们身上的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玄彬退役后的首部复出之作,为拍好电影,他事先进行了大量的瘦身和准备工作,也很成功的演绎出了气质儒雅、性格温和、颇具领袖风范的正祖,但剧情上的不足还是制约了影片的影响力。虽然故事对思悼世子之死、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1)

李愃(1735年-1762年),李氏朝鲜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次子,谥号“思悼绥德敦庆弘仁景祉章伦隆范基命彰休赞元宪诚启祥显熙庄献世子”,多被后世称之为“思悼世子”。关于思悼世子的死因,学术界流传两种说法:思悼世子是荡平政策的牺牲品;思悼世子的精神问题已经达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英祖为了王室的命脉和世孙李祘的声誉而忍痛杀死了儿子。但无论是哪一种,不争的事实就是思悼世子被英祖命人关进米柜,八天后活活饿死,这便是公元1762年的“壬午祸变”。

思悼世子是典型的悲剧人物,作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帝王家的世子,本应走上权力之巅,奈何造化弄人,被自己的父亲活活饿死,这样极为罕见的人伦悲剧本就很值得后人深究原因,也很容易博得后世同情,所以韩国本土涉及思悼世子的影视作品很多,电视剧方面有《帝王之路》《李祘》《秘密之门》,电影方面有《思悼》和《逆鳞》。就上映顺序而言,《逆鳞》上映在前,《思悼》紧随其后,从历史进程上却调个位置,所以要想了解思悼世子,要先看《思悼》接着看《逆鳞》。看完两部电影后,基本上可以掌握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能对“父亲饿死儿子”这一家庭伦理惨剧有自己的认识,对“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沦丧”有自己的判断。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2)

《思悼》由李俊益执导,宋康昊、刘亚仁、文瑾莹主演,该片被选为代表韩国电影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部门的候补提名,刘亚仁凭借该片获得第36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截至当前,6万多人在上豆瓣评分8.4分。应该说这是一部质量极高的历史古装片。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3)

《思悼》电影倒叙、穿插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思悼世子悲剧的一生,展示了父权文化影响之下,被权力异化、裹挟的父子之间的对抗,深刻揭示了悲剧背后人在与环境生死斗争时的无奈与悲凄。饰演英祖的宋康昊演技自不必赘述,而2015年时,即将年满30岁的刘亚仁用精湛的演技成功诠释了思悼世子如何从一个有抱负的英气少年,一步步变成一个疯癫顽劣的病人,一步步被权力、被父亲逼成“大逆不道”之人,最后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彻底的宿命的历悲剧,演技也是可圈可点。

电影结尾,世孙李祘(苏志燮“零片酬”客串演出)拿起父亲生前的遗物,来了一段惊艳的扇子舞,在泪目中将整个悲剧推向了高潮,也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思考。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4)

如今吾欲求去 独留悲伤于世 纵有千言 未能与君诉 托付浮云 就此别去 难了却 君之所愿 雨如泪 潸然落 空留歉疚 孑然离 如花开花谢 虚空飘荡浮游 委身清风别过 曾空虚凌晨时分 与星做伴 如今吾亦别过 纵彼此念念不忘 纵然相对 仍难触碰 缘何未能相见 兴许君心深处一隅 吾之体温仍残留 清风吹 消散前 就此一次 轻抚吾之脸庞

《思悼》自2015年上映以来,观众对电影的解读有很多,有权力方面的、历史视角的、文化理念的、父子人伦关系的,也由此看出电影确实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龙斗逆鳞,伤痕累累”。相比较《思悼》的成功和引发的极大反响,玄彬复出后主演的首部古装电影《逆鳞》就逊色一些,如果没有事先观看《思悼》,估计观众还会被这部有点韩版《24小时》意思的电影绕晕,因为电影对故事背景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电影思悼讲的是什么(想了解思悼世子)(5)

《逆鳞》以1777年7月28日发生的“丁酉叛乱”为背景。1762年“壬午祸变”,思悼世子李愃被赐死。14年后,年仅25岁的世孙李祘登基即位,一直视李祘为逆贼之子的“僻派”遂派出顶级杀手欲除之后快。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描写了一天24小时之内,发生在李祘和欲置其于死地的杀手,以及誓死护主的人们身上的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玄彬退役后的首部复出之作,为拍好电影,他事先进行了大量的瘦身和准备工作,也很成功的演绎出了气质儒雅、性格温和、颇具领袖风范的正祖,但剧情上的不足还是制约了影片的影响力。虽然故事对思悼世子之死、英祖遗训、“老论、少论、南人、北人”四色之争也有所交代,但因为没有《思悼》那样权力裹挟下的父子对抗,所以戏剧张力和人物性格、冲突刻画不足,注定了这部电影只能算是温情脉脉的历史正剧,不能取得和《思悼》一样的社会反响。

当然,抛开不足后,《逆鳞》还是有诸多可取之处,华丽的服饰道具以及玄彬帅气的古装扮相还是很养眼的。《逆鳞》片尾引用《中庸》第二十三章: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结尾, 虽然和“逆鳞”的主题不是那么搭,但也算提升了电影的人文底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