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口碑怎么样(18亿票房sorry刘若英)
刘若英口碑怎么样(18亿票房sorry刘若英)2007年,在北京返回老家过年的绿皮火车上,小镇青年林见清(井柏然 饰)遇见了老乡方小晓(周冬雨 饰)。简单介绍下影片的剧情。看了《后来的我们》后,我想说,虽然它算是一股小清流,但还是差点意思。《后来的我们》Us and Them
这个五一档,《后来的我们》是彻底的火了。
影片未上映时,想看人数就已高达85万,其首日预售票房超过8000万,打破国产爱情片影史预售票房新纪录,仅昨天一天的票房收入就已经达到了2.77亿。
老实说,我已经对国产片爱情片失去了兴趣,毕竟,现在的国产爱情片有烂俗三宝:堕胎、车祸、难到老。
对于这些拼纸巾的片子,毒药君早就不抱有希望了。
看了《后来的我们》后,我想说,虽然它算是一股小清流,但还是差点意思。
《后来的我们》
Us and Them
简单介绍下影片的剧情。
2007年,在北京返回老家过年的绿皮火车上,小镇青年林见清(井柏然 饰)遇见了老乡方小晓(周冬雨 饰)。
方小晓丢了的火车票,恰好被井柏然饰演的男主林见清捡到了,两人就此结缘,成为了朋友。
方小晓,不想过那种一眼看得见未来的生活,一心想着找个北京男朋友,在北京这座大都市扎根。
林见清,一心想离开生他养他的那个小镇,在北京读游戏专业,但毕业后始终没混出个名堂。
两个人相识后,最开始的关系有点纠缠不清。
小晓换男朋友跟换鞋一样,见清则作为她的“娘家人”身份为她把关。
在小晓与她的妈宝男分手后,她以失恋无处可去的名义,搬进了见清的合租屋。
在一次酒精的作用下,他们顺理成章地从朋友发展成恋人。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千年备胎上位的狗血经历。
就像罗勒·莎菲《一天》中的艾玛,她默默恋着花花公子德克斯特,在德克斯特经历了无数任女友后,一直作为德克斯特好友存在的艾玛终于走进了他心里。
▲《一天》剧照
小晓和见清俩人在一起后,虽然穷,但是真的开心。
即便住在没有光需要24小时开灯的分租房里,一起吃一份泡面,也是幸福的。
这个场景,跟陈可辛的《如果·爱》太像了,片中也是同为北漂的孙纳在林见东的小屋里吃泡面。
▲《如果·爱》剧照
像北漂们的爱情一样,短暂的炽烈之后,生活中的不堪重负慢慢让爱情变得面目全非。
林见清的游戏一直不成功,创业失败,做网游客服被人打骂,卖黄碟进了公安局。
和所有怀揣梦想的北漂一样,即使这样,他还是没选择离开。
“据说,在北京待够五年,就可以扎根了。”
他给自己五年期限,一定要成为有钱人,给方小晓买一间大房子。
后来,林见清变得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不再关心自己的人,开始说谎,圆滑,还在网上与其他女人暧昧。
有些东西在某一刻就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方小晓决定离开。
林见清没有挽留,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能买得起房子,给她一个家。
那时他还不知道,方小晓爱他,即使没有房子,也愿意跟他一辈子。
他还没懂方小晓。
直到林见清终于有钱了,买了房,叫了方小晓回老家和林见清老爸吃年夜饭。
他对老爸说:“我房子都装修好了,到时候你们一起搬过来。”
他老爸不想搬,俩人吵了起来。
方小晓也很生气地质问他:“你以为有了金钱就可以安排别人的生活吗?”
林见清反问:“我们当初分手,不就是因为我没房子吗?”
方小晓说他不懂,湿着眼眶,转身离开。
林见清还是不懂方小晓。
想要的他未曾给过你,不想要的,他却以为是你所渴望的。
2017年,林见清再次偶遇方小晓,他问小晓:
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那时你没有和我分手呢?
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呢?
如果我当时足够有钱,
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如果我们当时就是不管不顾,
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方小晓回他: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分手,
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如果当初我们冲动领证,
那现在已经离婚很久。
如果当初你一夜暴富,
那你已经有十个小三。
如果我们能坚持到最后,
那你就不会事业成功。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这世界哪来那么多如果呢?
没有了原本那些遗憾,也会出现新的遗憾。
这部电影唯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对这些或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做了真实又细致入微的刻画。
虽然细节多而散,甚至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却也是这些细节,影片才更还原和接近普通人爱情的样子,它们真实地存在每一段恋情里,观众很难不被那些勾起自己过往记忆的画面打动。
就像刘若英所说的,她拍的是每个人的爱情故事,她希望观众会觉得拍的就是自己。
显然,比起目前大多数国产爱情片的烂俗三宝,这片已经好很多。
所以,《后来的我们》之所以这么火,就是因为打的情怀牌。
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下片方的营销能力,那出自各大情感号的无数篇10W 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是喜欢喝这碗汤的痴男怨女。
根据猫眼相关方面的预测,《后来的我们》最终票房有望接近18亿,极有可能成为华语爱情片No.1。
但讽刺的是,影片首映当日就爆出惊天大黑幕,看起来超高的预售,都是水分。
当晚8点,微博知名电影博主“电影票房”贴出影院工作群聊天记录,称《后来的我们》的片方在耍花样,大面积购入预售票,以预售票房数据架住院线排片后,再于上映当日通过猫眼系统大批退票。
之后,有影院经理在微信群以及微博上发声,声称《后来的我们》通过猫眼后台大面积退票,给影城造成了巨大损失。
实在是,太热闹了。
正当大家对猫眼平台产生质疑之时,29日凌晨,猫眼电影作出声明,其中显示4月28日猫眼平台退票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猫眼电影表示已将相关数据、证据提交主管部门并将协同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同时平台将关闭退票功能。
大规模退预售票是否是猫眼发行有意而为之,我们还不能下定结论。如若属实,对电影市场的破坏力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涉嫌商业欺诈。
猫眼的事我们暂时就不用瞎揣测了,还是回归到电影,说说本片的不足。
尽管刘若英此次身后有不少大人物坐镇,比如第五代导演田壮壮亲自出演,文艺女王张艾嘉《相爱相亲》提供制作班底。
刘若英还请来了摄影指导李屏宾,就是拍《花样年华》《太阳照常升起》《刺客聂隐娘》的“光影诗人”。
在这么豪华的阵容下,影片的整体缺点仍然明显。
如前文所说,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细致地描刻男女细腻的情绪,以感性入题,真实朴素,雕琢出了一点生活烟火气,这是比那些狗血造作的同类电影好出一截。
但仅靠气氛与情绪,并不能完成一部电影。在《后来的我们》中,男女间的互动缺乏足够多的“事件”,矛盾来得太突然,叙事逻辑磕磕碰碰,所有转折都显得生硬,情感冲突最后都简单地与功利化的“人生观”作了捆绑。
毒药君看到最后,两个人就是一种很作的状态,莫名其妙,针锋相对又互不谦让也互不理解。
最经典的就是男主咆哮的那一段:“你不是想要嫁给北京人吗?想要北京户口吗?喜欢有钱人吗?现在我有车有房,啥都不缺了,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你却说你不要我?我特么真的不懂你!”
毒药君被吼得真的是一脸懵逼。
为了大房子,为了更好的人生,为了曾经的豪言壮语,牺牲爱情是必然的,但这样的故事始终是偷懒的处理,编剧必须扣鸡腿。
实际上,人心变化的微妙,两人相处必然带来的退让与妥协,日常难以归纳的各种零碎的巧合,才是阻隔真心恋人的真正因素。
《后来的我们》似乎只是归咎于男主角林见清。明明相爱,却无法一起,两个人的遗憾,怎么说也有些在旁人看来唏嘘的误会,绝对不只是因为事业受阻而迁怒生活。
你要谈成长,谈理解和释怀,却又要用如此简单的逻辑去诠释爱情,这不仅作,而且轻浮。
不仅如此,田壮壮的父亲角色,连带起关于春运、过年、家庭、老人的话题,让电影主题进一步变得模糊。
最后中年的见清与小晓坦然告别,已是足够好的处理,偏偏又要搞出一封老爷子的信,这对于原来的剧情发展没什么用,只是作为影片最后的催泪弹而已,感人是感人,但离题万里。
有人流泪,更多的是被亲情打动,未必是被爱情。
电影想要表达的观点太多太散,整体节奏混乱还不紧凑。
这导致你看完电影后,没法明白导演真正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就像男主一样迷惑,不知道女主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嗯,影片没有明确和突出地输出一个价值观。
所以,如果你能从电影里悟出个什么人生道理,那只能归功于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你的想象力。
总的来说,作为刘若英处女作,我愿意出于情怀的原因勉强给它打个及格分。
我相信,它的口碑会继续下滑(豆瓣评分已经降到6.3),但票房不会太差,至于前面提到猫眼预测的18亿,抱歉,它真的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