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演戏经验可以当演员吗(想说这样的业余演员)
没有任何演戏经验可以当演员吗(想说这样的业余演员)然而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对秦腔的热爱,这种爱并不需要衡量自身“配不配上台”,也不需要衡量表演的规范性,那是自出生起就在耳边回荡的旋律,留给自己的童年记忆,所以他们先天就热爱秦腔,而且不用理由。他们的演唱可能压根不搭调,他们的动作严重不规范,他们的服装显然不合身,他们忘词了、他们跑调了。唱戏的呜哩哇啦,拉琴的稀里哗啦,总而言之,这台戏质量确实不高,如果哪位观众打从心里觉得演得好,还真是品味出了问题。所以,对那些常常能看到专业剧团演出的观众来说,拿着手机发发牢骚也无可厚非。然而,这些显然来自民间的“业余演员”却让我相当感动。之前,我写过一篇《年戏》,就是在讲我的故乡甘肃,那些请不起或者请不到剧团的村寨,年节时候也要自己组织演戏的故事。虽然我从来没有在现场看过这样的演出,但完全能想得到,几十年前,一群几乎目不识丁的村民,在辛苦劳作一年之后,也是这样装扮起来,为自己和家族乃至村庄,提供年节的娱乐。
上一期咱们说了说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的“戏曲大师”,我在最后提出多给专业演员展示平台,让观众看到精品剧目和精彩表演,对艺术有更高的鉴赏力。长此以往,“拜过真佛、取过真经”的观众,就不会“误入小雷音”,对谁都言必称“大师”。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戏迷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还是“剧场演出票价贵”、“进入基层进入农村的名家少”。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民间诸多热爱戏曲却无戏可看的观众就常常参加自乐班过戏瘾,水平高一点的戏迷还会组织起来自己演戏。
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些票友演出的剧目,比如我就看过有人发布了甘肃民间剧团表演的《铡美案》,说实话,表演水平并不高,演员也常有忘词和嗓音不足的缺点,化妆更是粗糙。所以在视频下面,就有人评论说“秦香莲长成这样,难怪陈世美会变心”。
确实,从视频上看,“秦香莲”的扮相“具有很大提升空间”,嗓子明显也顶不上,身上也显得太凉;身边的冬哥春妹年龄咋也超过五六十岁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陈世美也没有一点驸马爷的状态。
唱戏的呜哩哇啦,拉琴的稀里哗啦,总而言之,这台戏质量确实不高,如果哪位观众打从心里觉得演得好,还真是品味出了问题。所以,对那些常常能看到专业剧团演出的观众来说,拿着手机发发牢骚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些显然来自民间的“业余演员”却让我相当感动。
之前,我写过一篇《年戏》,就是在讲我的故乡甘肃,那些请不起或者请不到剧团的村寨,年节时候也要自己组织演戏的故事。虽然我从来没有在现场看过这样的演出,但完全能想得到,几十年前,一群几乎目不识丁的村民,在辛苦劳作一年之后,也是这样装扮起来,为自己和家族乃至村庄,提供年节的娱乐。
他们的演唱可能压根不搭调,他们的动作严重不规范,他们的服装显然不合身,他们忘词了、他们跑调了。
然而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对秦腔的热爱,这种爱并不需要衡量自身“配不配上台”,也不需要衡量表演的规范性,那是自出生起就在耳边回荡的旋律,留给自己的童年记忆,所以他们先天就热爱秦腔,而且不用理由。
所以,即使是目不识丁也要背会大板唱词,即使是七尺大汉也要扮成扭捏少女,即使是嗓音嘶哑也要大声演唱,甚至穷到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饿着肚子仍然在台上演着帝王将相、金枝玉叶。
现在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这些看起来就很业余的演员,往往年龄很大、扮相不佳。与我写的《年戏》里戏迷演出的环境不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早都离开村庄,即便回来过年也没兴趣参加这种活动,所以现在还能演出的业余演员,我相信,他们更是打心里爱戏,所以才会不顾外形粗陋、嗓音不济而坚持上台。而那些为了听一场庙会戏驱车十几里地,即便寒冬腊月甚至刮风下雪还坐在台下看戏,看完戏过了半年还会跟邻居聊起盛况的戏迷,更是难得。
这些业余演员、这些铁杆戏迷,是戏曲特别是秦腔等地方剧种最广大、最坚实、最可靠的群众基础。所以,请尊重他们的演出,即便他们在艺术上毫无水平,也不该被嘲笑;也请尊重他们的爱好,因为他们从戏曲里获得的丰盈与满足,是不懂戏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快乐!
作者:李想
编辑/审核:妍薇
终审:王梅